第73章 宝象国前缘(2/2)
今日见唐僧亦来自大唐,虽只师徒四人,然那“虎精”竟能得徒弟如此维护,又思及昔日丧子之痛。
恶向胆边生,竟顺水推舟,欲借这“护国大师”之手,除了唐僧,稍泄积怨。
故对这“虎精”之说,半推半就,心中实有几分明白。
话分两头。
李宽自得菩提祖师赐法號“觉正”,日夜勤修,终至功行圆满,龙虎交泰,金丹成就!顶门中衝出一粒金灿灿、圆坨坨的无漏金丹,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照彻洞府。
游歷大千之时,忽觉心潮翻涌,掐指一算,惊道:
“不好!师兄悟空有难缠身,唐三藏更有血光之灾!”
他乃重情之人,想起昔日五行山下初见猴王,五庄观內共尝人参果,同门之谊,岂能坐视?当即拜別菩提祖师。
李宽出了洞府,纵起金光。
行至半途,正遇猪八戒驾云急匆匆往东去,满面愁容。
李宽认得是二师兄,忙按住云头叫道:“八戒师兄,何故慌张?”
八戒抬头,见是李宽,如见救星,一把扯住道:
“哎呀!觉正师弟!祸事了!唐三藏被个甚么黄袍怪变作猛虎,锁在宝象国金鑾殿上!国王老儿信了妖言,要害那唐三藏性命!俺老猪敌那不过,正要赶往果山请大师兄!”
李宽道:“师兄莫急,既如此,你速去请大师兄。贫道先行一步,去那宝象国周旋,护持唐僧周全!”
八戒连连称善:“好师弟!好师弟!千万护住那和尚!”
言罢,二人各驾云光,分头而去。
李宽心急,催动金丹法力,金光如电,霎时已至宝象国上空。
拨开云头向下观瞧,但见皇城之中,一股妖气混合怨气,冲腾而上,笼罩金殿。
运神目细看,果见殿前铁笼中锁一猛虎,哀鸣不止,正是那唐三藏!
殿內笙歌聒耳,国王正与一妖气瀰漫之俊朗男子对饮,百官作陪。
李宽按下云头,落在殿前广场,仍变作个游方道士模样,月白道袍,水云星冠,手持拂尘,飘然出尘。
有侍卫上前拦阻:“咄!那道士,休得近前!此乃朝廷禁地!”
李宽打个稽首,声如清玉:
“无量天尊。贫道远观此地妖气衝天,特来降妖救人。烦请通报陛下,言山野之人,愿献微力。”
侍卫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入內稟报。
国王正与黄袍怪饮至酣处,闻报皱眉:
“何处道士,胡言乱语?”
黄袍怪却眼中精光一闪,笑道:
“陛下,可唤他进来。或许是哪路散仙,来投陛下,正好让臣试其深浅,若真有本事,陛下岂不多一臂助?”
他却心下却暗思:正好一併除了,免生后患。
国王即传旨宣入。
李宽步入金殿,目不斜视,对那冲天妖气与笼中悲虎恍若未见,只对国王施礼:
“贫道参见陛下。”
国王喝醉了酒,本就看不真切,再加上李宽成就金丹,形神气轻,容貌多有变化,一时间认不出来他正是那大唐藩王李宽!
国王醉眼朦朧,问道:
“道长从何而来?言说降妖,妖在何处?”
李宽拂尘一指铁笼:
“妖便在此处,却非笼中虎,乃殿上人!”言罢,目射精光,直逼那黄袍怪:
“你这孽畜,私逃下界,强占公主,陷害圣僧,今日还敢在此蛊惑君王!还不现出原形,更待何时!”
黄袍怪被喝破根脚,大吃一惊,旋即大怒:
“好个野道,满口胡柴!陛下,此乃妖道同党,特来惑乱视听!待臣拿他!”
他推开酒席,便要动手。
国王闻李宽提及“强占公主”,心中一动,又见“护国大师”如此急躁,疑云顿起,摆手道:
“仙卿且慢。”转向李宽:“道长,你言他是妖,有何凭证?又言笼中非虎,乃是圣僧,又如何说?”
李宽不慌不忙,对国王道:
“陛下,真假易辨。贫道若施法让这猛虎復还僧相,可能取信於陛下?”
国王尚未答言,黄袍怪厉声道:
“陛下不可!此乃妖道幻术!”
李宽冷笑:“你怕了?”黄袍怪怒极:“我怕甚!”
他对国王道:“陛下,便让他试!若真是幻术,臣一眼便知,届时再诛此妖道不迟!”
他自负妖法高深,不信这道士能破他神通。
国王点头:“便请道长施为。”
李宽走至铁笼前,见那猛虎眼中流泪,呜咽声声,暗道:
“三藏法师莫慌,贫道来也。”
当下屏息凝神,运转丹田中那枚无漏金丹。
但见他周身泛起淡淡清光,手掐祖师所传解咒法印,口中真言默诵,忽地睁目,喝一声:
“先天无极,破邪显正!疾!”
一指指出,正中笼中猛虎额心“王”字!
一道清冽醇和、蕴含无限生机的金丹道力,如春风化雨,透入虎躯!
那虎浑身剧震,发出一声痛苦又解脱的长啸,周身黑气如沸汤泼雪,迅速消散褪去!
斑斕虎皮如水纹般波动,骨骼脆响,身形收缩……
在满殿文武惊骇目光中,那猛虎竟真箇褪去毛尾,缩回利爪,眨眼间復还成一个白面和尚,正是唐僧!
只是袈裟破碎,昏迷於笼中。
“唐三藏!”
李宽轻呼,拂尘再挥,那铁锁“咔噠”一声自行开启。
他扶出唐僧,度一口真气过去。
三藏悠悠醒转,见是李宽,泪如雨下:“觉正尊者…贫僧…贫僧…”
满殿譁然!
国王惊得酒醒大半,手指黄袍怪:
“你…你…”黄袍怪见事已败露,凶性大发,暴喝一声:
“坏我好事!今日尔等皆休想活命!”他现出青面獠牙本相,掣出宝刀,恶狠狠望李宽劈来!
刀风凌厉,带著腥臭黑气。
李宽將唐三藏护在身后,嘆道:
“孽障,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