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帝君问道(1/2)
帝君问:“闻真人修三五合一之道,此道最重根基。不知真人金丹几转?”
李宽执礼恭答:“贫道愚钝,蹉跎百年,方才三转。”言罢垂眸而立,袖中隱隱有紫气流转。
帝君頷首,顶上九云冠垂下十二道玉旒轻响:
“金丹三转,已是不易。吾观你根基浑厚如不周山立,神光內蕴似沧海含珠,他日九转可期。”
即命仙官捧来紫檀云纹匣,內盛《东华先天道论》,帛书金篆粲然生辉:
“此乃吾参悟混沌初开时所得,或可助真人窥探先天妙旨。”
李宽忙行礼道:“贫道山野之人,何劳帝君掛齿。前日之事,不过恰逢其会,略尽绵力而已。”
“无妨,令师与我乃是至交,权且收下,吾之弟子昔年去方寸山,令师亦赐下法宝……”
李宽再拜欲辞,帝君已命仙童看座。
但见云母屏风后转出眾仙,霞帔星冠映得殿宇通明。帝君笑指曰:“此乃菩提祖师嫡传,证得三五合一道果的觉正真人。”
眾仙皆起身见礼。
內中一位赤发虬髯的老仙踏火云而出,声若洪钟:“老夫乃瀛洲九老之首,號赤霞老人。前闻真人以金丹化剑,破奎木狼星辰煞阵,救唐僧出波月洞,端的令人击节!”
旁有白衣仙子执崑崙玉杖施礼:“妾身乃崑崙瑶池白素真君。闻真人金丹初成,便有如此神通,菩提祖师门下果非凡品。”
李宽一一还礼,谦逊不已。
东华帝君道:“今请真人来,一则为论道说法,二则有一事相询。”即命摆上仙筵。
七十二对金童玉女捧出龙肝盛於冰髓盏,凤髓置於火精盘,熊掌猩唇列於八宝案,玉液琼浆倾入琉璃钟。
殿中氤氳之气凝成百鸟朝凤之形,绕樑三匝方散。
玉液琼浆,异果佳肴。
儘是仙家珍品,世间罕有。
酒过三巡,帝君执夜光杯问道:“真人修那三五合一之道,不知与老君金丹大道有何异同?”
李宽置玉箸於珊瑚架,答曰:“稟帝君,老君金丹大道,乃太极无极之妙;自无极而太极,炼虚合道,贫道所修,乃师尊所传性命双修之法。自性命而金丹,虽路径不同,终归同源。皆是炼精化气,链气化神,炼神还虚,復归无极。使三聚於顶,五气朝於元,与道合真。”
言毕顶上现亩大庆云,中有三朵金莲摇曳,五道白浪托金丹旋转,照得殿內三十六根蟠龙柱尽显紫金之色。
帝君頷首:“闻真人言,果得真传。
今有一事请教:近日天象有异,荧惑守心,恐三界有变。
真人既修得金丹大道,可能推演天机否?”
李宽闭目凝神,运转金丹,顶门现出亩田大小的庆云,庆云中托著一枚金灿灿、圆坨坨的无漏金丹,照耀殿宇。
片刻后,李宽睁眼道:“贫道推演,此非天灾,乃人祸。似有魔头欲借西行之事,搅乱三界。然具体如何,天机晦涩,难以尽察。”
帝君嘆道:“真人所见,与吾等相同。今唐僧西行,关係三界十方。望真人多加留意,若有变故,还望援手。”
李宽道:“贫道自当尽力。”
他又在方丈盘桓数日,与诸仙论道说法,交流心得。
这日正与赤霞老人对弈,忽心有所感,掐指一算,道:“贫道该去了。”
眾仙知留不住,齐来相送。
帝君道:“真人游歷三岛,尚缺崑崙未至。崑崙乃西王母所居,万山之祖,不可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