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祖师传法(2/2)
李宽將拂尘一拋,化作千朵青莲,护住周身。火龙与青莲相撞,迸出万点火星。
二人斗法多时,不分胜负。红孩儿见难以取胜,虚晃一枪,化作一道火光望山中遁去。李宽也不追赶,收起法宝。
悟空赶来道:“师弟为何放他走了?”
李宽道:“这红孩儿乃是牛魔王之子,与我有些渊源。且他虽为妖,却无大恶,只是孩童心性,喜好玩闹。待我明日去寻他父母,好生管教便是。”
当下师徒们在山麓歇息。李宽自去寻牛魔王与铁扇公主。
却说红孩儿败回洞中,闷闷不乐。
忽有小妖来报:“门外有个道人来访,自称是大王旧识。”
红孩儿出洞观看,见是李宽,怒道:“你这泼道,还敢来我洞府!”
李宽笑道:“特来与大王讲和。令尊牛魔王与我有旧,看在他的面上,不如化干戈为玉帛。”
红孩儿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假意道:“既如此,请道长入內奉茶。”暗地里却吩咐小妖准备陷坑。
李宽慧眼如炬,早看破机关,却只作不知,隨他入洞。果然行不数步,地面忽陷,露出个深坑,坑中布满尖刀。李宽轻轻一步踏在空中,笑道:“大王待客之道,颇为特別。”
红孩儿见计不成,恼羞成怒,又喷出三昧真火。李宽袖中飞出一面小旗,望空一展,化作丈二大小,旗面绣著八卦图案,转动不休,將真火尽数挡住。
“大王且住手!”李宽喝道,“你可知你父母现在何处?”
红孩儿一怔:“我父母在翠云山芭蕉洞修行,你待如何?”
李宽嘆道:“令尊令母为你之事,日夜忧心。你在此为妖,终非长久之计。不若隨我去见父母,一家团聚,共享天伦,岂不美哉?”
红孩儿怒道:“休要言巧语!看我神通!”又从口中喷出浓烟,洞中顿时伸手不见五指。李宽將旗一展,放出万道毫光,驱散烟雾。却见红孩儿已不见踪影。
原来红孩儿使个遁法,逕往唐僧歇息处来。
悟空正在打盹,忽听得风声,急睁眼时,只见红孩儿已掳了唐僧,化作火光而去。八戒、沙僧急追,哪里追赶得上?
悟空大怒,来找李宽:“师弟!那娃娃掳了师父去了!”
李宽掐指一算,道:“师兄莫急,师父暂无性命之忧。这红孩儿掳了师父,必是去请牛魔王来共享。我等正好前去,一会故人。”
二人驾云逕往翠云山。到得芭蕉洞前,果见红孩儿正在洞外与牛魔王、铁扇公主说话。那牛魔王见悟空、李宽来了,怒道:
“孙悟空!你保唐僧西去也就罢了,为何欺我孩儿?”
悟空笑道:“牛大哥说哪里话?是你这孩儿先掳了我师父,还要蒸了吃哩!”
铁扇公主垂泪道:“我儿虽顽皮,却从不伤生害命。定是你等欺他年幼,反来诬赖!”
李宽上前施礼道:“嫂嫂息怒。红孩儿確实掳了唐僧,现就在洞中。不如叫他出来,当面对质。”
红孩儿跳出来道:“是我掳的又怎样?那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正好孝敬父母!”
牛魔王闻言大惊:“孩儿怎起这等恶念!我虽为妖,却从不吃人。你快將唐僧放了!”
红孩儿跺脚道:“爹爹好不晓事!这等机缘,千载难逢!”
正爭执间,忽听得半空中佛號声声,祥光万丈。观音菩萨驾莲台而至,手持净瓶杨柳,宝相庄严。
红孩儿见了菩萨,怒道:“你是何处善人,敢来管我閒事!”从口中喷出三昧真火,烧向菩萨。
菩萨將杨柳枝蘸取甘露,轻轻一洒,顿时大雨滂沱,浇灭真火。红孩儿又要喷烟,菩萨取出个金箍儿,望空一拋,化作三个圈儿,分別套在红孩儿头、颈、足上。
菩萨念动真言,那金箍儿顿时收紧。红孩儿疼得满地打滚,连连求饶。
菩萨道:“红孩儿,你可知罪?”
红孩儿泣道:“弟子知罪!求菩萨饶恕!”
菩萨点头,对牛魔王夫妇道:“此子与我有缘,当收为善財童子,你等可愿意?”
牛魔王与铁扇公主见菩萨慈悲,忙叩首道:“但凭菩萨做主。”
菩萨又对李宽道:“李道长近来功德圆满,可喜可贺。”李宽忙稽首称谢。
悟空急道:“菩萨,我师父还在洞中!”
菩萨笑道:“我已知之。”对红孩儿道:“还不快去请出唐长老?”
红孩儿此时已被金箍降服,不敢违拗,忙入洞请出唐僧。唐僧见了菩萨,连忙拜谢。
菩萨道:“此间事了,你好生西去。”又对红孩儿道:“你既入我门,当皈依三宝,勤修善果。”红孩儿合掌称是。
菩萨驾云而去。
牛魔王夫妇谢过李宽说情之恩,自回洞府。红孩儿隨菩萨往南海去了。
师徒们整顿行李,继续西行。李宽作別而去。
心有所感,驾云行至东海之滨,见一座仙山霞光万道,瑞靄千条。
按下云头。
山崖下立一石碑,上书“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原是回了师门。
李宽整衣入洞,见菩提祖师端坐瑶台,慌忙下拜:“弟子李宽,拜见师尊。”
祖师微笑:“你且起来。此番下界,功德圆满,颇显我门手段。”
李宽再拜:“皆赖师尊教诲。”
祖师道:“你既归来,当静心参玄,以备將来大劫。”遂讲混元道果,说造化玄机。正是:
李宽听讲,如醉方醒,似梦初觉。
周身道韵流转,顶现三,胸涌五气,功行大进。
忽一日,祖师唤至座前:“如今天地杀劫將起,混沌魔神意图再临。你当往北俱芦洲一行,那处有上古共工氏遗蹟,或可得证机缘。”
李宽领命,拜別师尊,往北俱芦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