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罗剎女(1/2)
七宝镜射出七彩光华,不仅反射千目金光,更融入七宝妙用。魔君只觉双目刺痛,惨叫一声,千目竟被自家金光反噬,顿时失明。
李宽趁机祭紫金葫芦,將魔君收入其中。
余下小妖四散奔逃。李宽救出被擒行人,焚毁千洞,方欲离去。
忽见一道金光自东方而来,落地现出太白金星。金星道:“天尊留步!陛下有旨,因天尊降魔有功,特请赴蟠桃盛会。”
李宽笑道:“前番已赴过蟠桃会,今又何会?”
金星道:“今岁乃王母娘娘八万四千岁圣诞,故特开盛会,较往年更盛。三界仙真、十洲仙翁皆至,天尊岂可缺席?”
李宽遂与金星同往瑶池。
至瑶池,果见祥光万道,瑞靄千条。仙娥执扇,玉女捧巾。龙肝凤髓,火枣交梨,珍饈百味,异果千般,不可尽数。
眾仙见李宽至,纷纷见礼。玉帝、王母降阶相迎,赐坐上位。
宴至酣处,王母命仙女献舞。但见仙姿曼妙,天音悠扬,眾仙皆醉。
忽有巡天灵官急报:“陛下!不好了!北天门外有混沌魔神降临,破开天门,杀奔凌霄殿而来!”
眾仙大惊。玉帝急命查看,但见殿外黑气瀰漫,魔焰滔天,一个万丈魔神手持巨斧,劈开南天门,直入天庭。
那魔神: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日月,口似血池。周身混沌之气繚绕,所过之处,天兵天將尽化飞灰。
李宽观之,暗惊:“此乃混沌魔神真身,非前番化身可比!”
魔神直入凌霄殿,巨斧一指:“昊天!今日当换新天!”声如雷霆,震得殿宇摇晃。
玉帝怒道:“魔头安敢如此!”命眾仙齐上。
然那魔神厉害,巨斧一挥,罡风四起,眾仙皆不能近。
李宽挺身而出,现出三头六臂,各持法宝,迎战魔神。悟空、杨戩、哪吒等亦各显神通,上前助战。
一场好杀:
魔神怒吼震天庭,眾仙奋勇展神通。巨斧劈开混沌气,金棒扫荡魔氛浓。三尖刀放光华现,火尖枪喷真火红。李宽拂尘化万象,老君金刚琢玄功。直杀得星辰暗淡,日月无光,天河倒卷,瑶台崩摧。
然魔神乃混沌所生,不死不灭,眾仙虽勇,难以取胜。
正当危急,忽闻天外钟声悠扬,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齐至。
老君祭太极图,定住魔神;天尊拋三宝玉如意,打中魔神顶门;教主布诛仙剑阵,困住魔神。
三位圣人合力,方將魔神镇压。
老君道:“此獠乃混沌魔神本源所化,难以彻底消灭。当以八卦炉炼化,或可消其凶焰。”
遂將魔神投入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链。
玉帝大宴群仙,论功行赏。特赐李宽“清玄妙道天尊”封號,赏金丹百粒,御酒千瓶。
宴毕,李宽辞別玉帝眾仙,径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见菩提祖师。
洞中依旧清幽,祖师跌坐蒲团,慧眼如炬,早已洞悉一切。
“师尊,”李宽躬身道,“混沌魔神虽暂伏,然天地煞气未消,反生暗流。弟子观北斗星域似有异动,恐非吉兆。”
祖师頷首:“汝之所感不差。那混沌魔神並非孤例,其乃上古『浊阴』之显化。自盘古开天,清轻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然亦有极阴浊气,沉积於万界缝隙,归墟底层,乃至人心幽暗之处,歷经万劫而不散,反生灵智,是为混沌魔神。
彼等视这清明世界为寇讎,欲重归混沌。日前来袭者,不过其一缕分神借力显化。其本源,早已与三界孽障、眾生恶念纠缠难分,故难以根除。”
李宽凛然:“如此说来,岂非永无寧日?”
祖师道:“非也。浊阴生则清阳长,此乃天道循环。
魔神显化,亦是大劫亦是磨礪。恰如金石遭锻,乃成利器。汝近日功行精进,已窥大罗门径,然欲证真正混元道果,非止法力神通,更需明心见性,歷劫不磨。
今有一事,需汝下界一行。”
“请师尊示下。”
“有一山名曰『翠云』,山中有一洞,曰『芭蕉』。洞中原住著铁扇仙,乃得道女仙,持一柄先天灵宝『芭蕉扇』,能扇熄火焰山万年不灭之火,惠及一方生灵。
然近日,有外魔侵其心志,诱其妄念,致使灵宝蒙尘,心性大变,不仅不再扇熄山火,反以神通加剧火势,更欲以芭蕉扇之威,强改一地风水气运,致使生灵涂炭。汝当下界,化解此厄,点醒铁扇仙,亦是涤盪自身心魔之机。”
李宽领命,又问:“弟子听闻,那铁扇仙似与牛魔王有旧,其子红孩儿曾为患,后得观音菩萨点化,收为善財童子。此番变故,是否与此因果有关?”
祖师微微一笑:“因果纠缠,如环无端。其中曲折,需汝亲往体悟。切记,降魔之道,非尽在雷霆,亦存慈悲。
有时一味刚强,反墮下乘。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水利万物而不爭,此乃上善若水之真諦,汝身负共工传承,当深悟此理。”
李宽谨记师言,拜別祖师,驾起云头,离了灵台方寸山,逕往东胜神洲傲来国而去。
行至翠云山地界,果觉热浪扑面,远胜往常。但见那八百里火焰山,赤焰熊熊,冲天而起,將周遭天空映得一片血红。
山脚下原本几处绿洲,此刻已焦枯大半,百姓村落十室九空,偶见倖存者,亦是面黄肌瘦,哀鸿遍野。
李宽按下云头,化作一游方道人,见一老丈於枯井边嘆息,上前问道:“老丈请了,贫道见此地炎热异常,民生困苦,不知何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