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嫉妒与魔鬼(2/2)
【4.一只从霍尔曼商队逃跑的骡子,踢坏了“野马”酒馆的后门。】
【5.小镇的传教士彼得神父,对近期赌场和酒馆日益增加的暴力事件感到忧心忡忡。他正在筹备一次布道会,希望能净化镇民的心灵,宣扬秩序与和平。】
陈默看著这些情报,眼神深邃。
他知道,他用“新式淘金盘”这颗石子,终於在平静的湖面下,激起了一场真正的风暴。
这场风暴,远比与爱尔兰人的衝突更危险,因为它不再是帮派间的火併,而是由嫉妒和贪婪煽动起来的、针对所有华人的群体性排挤。
陈默的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他开始逐条分析刚刚到手的情报,在脑海中迅速构建起一张应对危机的计策。
核心敌人:“红鬍子”汉克,一个在白人矿工中颇有声望的工头。
敌人的武器:用“巫术”和“魔鬼符咒”的谣言,煽动所有白人的排外情绪。
决战地点:三天后的镇民集会。
敌人的目的:將所有华人驱逐,抢占他们的矿区和財產。
陈默明白,这是一场绝对不能使用常规武力解决的战爭。
如果他现在派李阿虎去暗杀汉克,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坐实“华人是残暴的异教徒”这个罪名,让所有白人同仇敌愾。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条看似无关的情报上,嘴角缓缓勾起了一丝冷酷的弧度。
破局的关键,就在这里。
他脑中的计划,迅速分成了三步,环环相扣。
第一步:釜底抽薪,瓦解敌首。
危机的核心,在於汉克的煽动。
只要让汉克这个“领头人”闭嘴,甚至让他无法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指责华人,这场风暴的威力就会减弱大半。
而第三条情报【汉克的妻子患有严重的肺病】,就是插向汉克心臟最锋利的一把刀,但这把刀,不能由自己亲自去捅。
他想到了那个迈尔斯医生。
第二步:爭夺舆论,抢占道德高地。
汉克用“巫术”和“魔鬼”来攻击华人,这是在爭夺舆论的制高点。
而要对抗这种愚昧的煽动,最好的武器,就是用另一种更高尚的“道德”去覆盖它。
第五条情报【彼得神父对镇上的暴力事件感到忧心】,就是送上门的最佳盟友。
在19世纪的美国,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父,其言论在社区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只要能爭取到他的支持,就能在道义上立於不败之地。
第三步:掌控秩序,锁定胜局。
当敌人的领袖被瓦解,舆论的高地被抢占后,最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角色,来为这场“审判”盖上最终的官印。
这个人,就是早已被驯服的副警长麦克林,他要做的,不是去偏袒华人,而是在镇民集会上,以官方的名义,去强调“法律”、“秩序”和“证据”,彻底堵死汉克用谣言煽动暴力的所有可能。
一个三管齐下,分別针对敌人核心、中间民眾和官方力量的天罗地网,在陈默的脑中,清晰地成型了。
他缓缓站起身,眼中没有了刚才的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一切的绝对自信。
他推开门,对守在门外的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
“去请王管事和李老板过来,另外,帮我备一份体面些的礼物,我要亲自去拜访两个人。”
“一个,是医生。”
“另一个,是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