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狐媚乱朝(1/2)
洛阳城的牡丹开得泼天富贵,却掩不住皇城根下的戾气。张易之的紫袍马车碾过吏部侍郎的朝服时,车轮在青石板上硌出一声脆响——那是侍郎怀里的玉笏被碾碎了。老臣趴在地上,白的鬍鬚沾著泥,手里的弹劾奏章被马蹄踩成烂纸,墨跡晕开的“构陷忠良“四个字,像淌在地上的血。
“王大人倒是有风骨。“张易之倚在车輦的软榻上,玉指把玩著颗鸽卵大的东珠,声音比殿里的歌姬还柔媚。他身后的张昌宗正用金剪修理枝,剪下的牡丹瓣落在侍郎的乌纱帽上,层层叠叠,像给死人戴的纸。
金吾卫校尉想上前搀扶,却被张易之的贴身太监拦住。那太监尖著嗓子笑:“李校尉莫不是忘了?昨儿个御史台的陈大人,就因为多看了五郎一眼,此刻还在丽景门地牢里学狗叫呢。“
校尉的手僵在半空,眼睁睁看著马车碾过奏章残片。围观的朝臣们垂著头,靴底碾著落瓣,谁都不敢抬头——张易之袖口的龙涎香还没散尽,那是陛下昨夜赏的西域贡品,如今却成了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
紫宸殿內,武后斜倚在铺著白狐裘的龙椅上,看张易之跳《霓裳羽衣舞》。他的舞衣用鮫綃织就,月光透过雕窗欞洒在衣上,泛出粼粼波光,衬得腰间的玉带越发莹润——那是本该赐给太子李显的“镇圭“,却被陛下转赠给了宠臣。
“五郎这腰肢,比当年的公孙大娘还软。“武后的玉如意轻敲扶手,眼角的皱纹里盛著笑意,“只是这舞跳得太急,倒像是怕什么似的。“
张易之的舞步骤然停下,顺势跪在地上,膝行至龙椅前:“陛下明鑑,臣是怕......怕临淄王的势力太大,將来会威胁到陛下。“他的指尖划过武后垂下的衣袖,“昨儿个臣看见,他与羽林卫的校尉在天津桥密谈,怀里还揣著秘云卫的令牌。“
张昌宗適时递上份奏摺,金粉写就的字跡在阳光下闪著刺目的光:“陛下,臣弟还查到,李隆基私藏了三百副甲冑,就藏在邙山的道观里。温小七那叛贼余孽,如今就在他府中当差。“
武后的目光落在奏摺上的硃砂印上——那是二张私刻的“內卫司“印信,本是用来监察百官的,如今却成了构陷皇孙的利器。她望著窗外开得疯魔的牡丹,突然想起年轻时斩钉截铁的自己,只是如今,这把老骨头更想守著眼前的安稳。
“去看看吧。“她挥了挥手,玉如意上的翡翠坠子轻轻晃动,“別闹得太大。“
张易之兄弟领旨出宫时,正撞见李隆基带著羽林卫在宫门口候著。临淄王的锦袍沾著晨露,显然是刚从邙山回来,腰间的横刀还在滴水,刀鞘上的“李“字被雨水浸得发乌。
“哟,这不是临淄王吗?“张易之的摺扇轻敲掌心,扇面上的“醉仙图“画得妖气,“刚从哪回来?怀里揣的,该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吧?“
李隆基的酒葫芦往腰间一撞,酒液溅在张易之的紫袍前襟:“本王去祭拜苏慕遮前辈,倒是二位公公,不去伺候陛下,堵在宫门口嚼舌根,就不怕烂了舌头?“
张昌宗的脸瞬间沉了,挥手示意金吾卫上前:“陛下有旨,怀疑临淄王私藏甲冑,咱家要去府中搜查!“他身后的五十名金吾卫同时拔刀,刀光在雨幕里织成密网。
李隆基的羽林卫立刻举戟相迎,长戟的寒光与刀影撞在一起,宫门口的石狮子被震得簌簌落灰。他的酒葫芦突然砸在地上,碎瓷片溅起的瞬间,羽林卫的长戟已经抵住了金吾卫的咽喉:“想搜本王的府?先问问我手里的刀!“
就在这时,相王李旦匆匆赶来,玉笏在掌心攥得发白:“昌儿不得无礼!还不退下!“他转向二张,拱手道,“小儿不懂事,还请公公海涵。王府任凭搜查,只是別惊了內眷。“
李隆基还想爭辩,却被李旦用眼神按住。他看著金吾卫踹开王府大门的背影,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那些人哪里是搜查,分明是趁火打劫,母亲最爱的那盆墨兰被掀翻在地,父亲珍藏的《兰亭集序》摹本被踩得稀烂。
张易之的摺扇突然指向西跨院:“那边有动静,去看看!“
金吾卫闯进跨院时,温小七正在劈柴。少年的斧头还沾著木屑,怀里的紫藤种子撒了一地,其中一粒滚到张昌宗脚边,被他用靴底碾成了泥。
“这是什么?“张昌宗从少年怀里搜出块腰牌,上面的“秘云卫“三个字被摩挲得发亮,“好啊!果然藏著叛党余孽!“
温小七的斧头劈向张昌宗,却被金吾卫的盾牌挡住。少年被按在地上时,嘴里还在嘶吼:“你们这群阉贼!不得好死!华统领会回来收拾你们的!“
张易之的摺扇轻拍温小七的脸,扇骨敲得少年嘴角淌血:“带回去!丽景门的地牢,正好缺个劈柴的。“他转向李隆基,笑得越发得意,“临淄王,人赃並获,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隆基的横刀突然出鞘半寸,刀光映著张易之妖冶的脸:“放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