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习惯(2/2)
从不寒暄,也不延伸。
那些评价就像课堂上的註脚,只出现在需要的位置,既不多,也不缺。
江临舟並不排斥这种交流。
他们之间的关係,就维持在这样一种清晰的逻辑里——安静、有序,有限,却不隔阂。
晚上回到宿舍,李锐常在。
他有时边啃辣条边嚷嚷:“曙光杯群里那个谁谁又开始放风,说今年会有国际评委啦!”
有时则八卦哪个组的女生偷偷向管乐团送了,说是想换个『温柔点』的伴奏。
“你怎么每次都这么稳?”他一边翻著手机一边问,眼角余光瞥见江临舟练完手部拉伸后,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地抄著笔记。
江临舟没抬头:“你是说什么?”
“你都不急。就好像无论谁在赶路,你都按自己节奏走。”
江临舟这才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不轻不重地说:“跑得快,不一定跑得久。”
李锐咂了下舌,笑:“你这话可以写进访谈金句了。”
江临舟也笑,但没再多说。
他知道,他的节奏不是慢,而是从头来过一次后,终於学会了什么叫“稳”。
李锐最近也开始忙了些。
有几次他一回来就往电脑前一坐,说是社团那边要写宣传稿,还接了几份比赛报名材料的打字任务;
有时则一边对著手机做表格,一边嘟囔“钢琴组的人太多,谁是谁都快记混了”。
他话还是多,但回得晚的天数也渐渐多起来。
有时候江临舟练完琴回来,宿舍空著。只桌上放著李锐写到一半的稿子,和一瓶喝了一半的脉动。
节奏不一样了,但气氛没变。
日子一天天推移,秋意渐浓。
教学楼外的香樟树开始掉叶子,风一吹,树下就多了一层细细碎碎的黄。
江临舟依旧走那条长廊,依旧在下午一点半进琴房,把谱子一页一页翻过,把指尖在琴键上来回压出密集的迴响。
那些音,最开始像散落的沙,零碎不成形,如今渐渐有了厚度,也有了走向。
他没去刻意求变。只是每天多一毫米地磨合,一处一处地推敲。
有些是结构的微调,有些是动態的压缩,有些是纯粹的手指路径优化。
他不急於完成,更在意“沉下去”的感受。
让一段旋律,从技巧的框架里走出来,变成自己能呼吸的语言。
十月的最后一周,他开始尝试整段连奏。从初赛的舒伯特,到复赛的斯克里亚宾的《第五钢琴奏鸣曲》,再到压轴的勃拉姆斯协奏曲。
他试著用不同的顺序排列,模擬现场切换时的情绪跨度;有时一天只练一首,有时会把三个段落连起来跑完一遍,然后默默记下哪里断了,哪里脱节。
那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所谓曲目准备,不仅是把每首歌练熟,而是把它们放进自己身体的节奏里。
是的,节奏。
不是拍號意义上的节奏,而是一个人一天的速度感,以及这个人如何让音乐成为这一天的一部分。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演奏和生活,竟也能並行。
上午上课、午后练琴、晚上復盘,每一段时间都不挤不乱,就像谱面上正確的呼吸標记,一切自然而然。
某天傍晚,唐屿在课后叫住了他。
没有多说,只淡淡问了一句:“你最近练得怎么样?”
江临舟顿了顿,说:“越来越听得见自己了。”
唐屿点头,也没点评,只留下一句:“行,维持这个状態。”
他知道,那是认可。
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风格层面的,而是一种更深的节律。
那个能够持续、稳定地往前推进的习惯力。
再往后几天,林筱依旧在走廊尽头和他擦肩而过。
他们会说几句话,大多无关音乐。
有时说今天食堂竟然有醋排骨,有时说隔壁琴房下午好像有人试琴。
偶尔她也会提起妹妹的事,说又闹著要换乐器,想改吹单簧管。
江临舟听著,偶尔接话,有时只是笑笑。
这段时间他们几乎天天见面,话题却始终轻巧。
林筱从不问“你准备得怎么样”,
他也从未问“你为什么总这么准时出现”。
两人之间,既没有深交的热络,也没有刻意的疏离。
虽不合流,却始终不远。
十月底的某一天晚上,江临舟抄完当天的练习记录,在纸张下方空了一行,写了四个字。
“顺流而下”。
他不確定自己是何时有了这种心態的。
或许是某个午后唐屿没再插手他的练;
或许是林筱聊起“妹妹被送去外婆家”的时候;
也或许是那一次他弹完舒伯特的《即兴曲》,意识到自己在那个句尾的內声衔接上;
没有像往常那样刻意调整重音位置,而是顺势弹了出去,音句自然地落下,像水流拐过石头,既不突兀,也不设计。
而是直接弹了,手指毫不犹豫,像那就该是属於他的版本。
那种判断,不是对或错的问题,而是熟练度与自我认知同步的瞬间。
是某种內化完成的信號。
那晚宿舍灯光偏暗,李锐没在。
他练完琴回来,把热水壶灌满,倒了一杯,坐在书桌前发了几分钟呆。
窗外楼道的灯忽明忽暗,隱约传来隔壁宿舍打游戏的叫喊声。他没有戴耳机,也没觉得吵。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並不怕这一切日常性的事物。甚至,有点喜欢这种规律。
是的,不是忍受,而是喜欢。
因为他终於找回了那种感觉。
不是从前世拐来的技巧,也不是他人期望里投射出的期待,而是一种最贴近他此刻状態的东西:
安静地、扎实地,往前走的確定感。
他一直想著一定要“贏”,却也不急著“贏”。
可这一整个月的积累,像是悄悄在他身体里种下了什么。
那些他每天弹过的音、改过的句、思考过的结构……
在某一个夜晚忽然沉到底部,成了一块根基。
无声,却能托得起他接下来要站上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