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 第45章 日常

第45章 日常(1/2)

目录
好书推荐: 偏宠小青梅:病娇竹马狠凶猛 太初 重生之最强剑神 开局穿越顶流,黑子被我怼破防了 最强反套路系统 前任无双 娱乐:进狱顶流,我绝不踩缝纫机 军阀:黑帮教父?我独裁元首! 大泼猴 藏于昼夜

复赛名单公布后的几天,江临舟的生活仿佛重新被按下了“训练”键。

上午照常上课,下午一结束,他便准时走进那间隔音最好的琴房。

琴盖、谱架、节拍器,都是手边最熟悉的伙伴。

这次,他为复赛选定了斯克里亚宾的《第五钢琴奏鸣曲》。

这首曲子,是作曲家最知名、也最具挑战性的钢琴独奏之一。

全曲没有分乐章,结构自由、情感跨度极大,既有近乎癲狂的爆发力,也有梦囈般的迷离细节。

对於演奏者来说,难度不仅在於手指的快速跑动和超大跨度,更在於对音色层次和音乐流动的把控。

每一处动態变化、节奏推进,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很容易陷入混乱,失去整体的逻辑和方向。

江临舟刚选定这首曲子时,其实犹豫过。他喜欢那种近乎“漂浮”的自由感和无拘无束的能量,却也清楚,这首曲子像极了自己最近的状態.

明明在往前走,却总在情绪的边界上徘徊。

但越练,他越明白,所谓“难”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跳跃。

不断跳脱框架,在极限中找平衡,这个过程本身就令人著迷。

他没有急於整曲反覆,而是拆分成段落、句法,一句句抠细节。

有时一段主题会练十几遍,只为了找到理想的发力点;有时乾脆放慢节奏,让每个音都儘量贴合心中预想的色彩和张力。

偶尔,他会把手机支在琴盖上,录下一小段最不满意的片段。

练完后反覆回放,甚至调成极低的音量,试图听出平时忽略的破绽。

有时,会突然在谱子旁写下几个感嘆號,提醒自己某处要“更开阔”,某句要“收住”,甚至偶尔画个小问號,提醒自己“这段还不对劲”。

这段时间,唐屿偶尔会推门进来,听他弹几个乐句,有时只淡淡一句点评:

“这里,线条要像水流,不要像台阶。”

江临舟点点头,累了就在窗台边坐一会儿,看外头树影晃动,手指在膝盖上轻敲,慢慢缓解肌肉的紧张。

有时林筱也会在琴房门口遇见他,两人交换一句日常的问候,聊聊琴房的温度或者下午的课业。

晚上回到宿舍,他会把当天录音再听一遍,然后在本子上写下练习总结。

练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安静的自我雕刻,每一遍重复都带来新的细节和体悟。

他发现自己对这首奏鸣曲的理解,比最初翻谱时又深了一层。

不再只关注技术和速度,更多地琢磨音乐里的呼吸、张力,甚至那种“不能言说”的內在节奏。

也会有卡壳。

一两个小节反覆试探,都找不到满意的感觉。

江临舟不再像过去那样焦躁,而是耐心地一遍遍拆解。

直到手感和脑海里的声音逐渐贴合。

有时候练完,他会静静坐在琴凳上,从头到尾慢慢翻一遍谱子,再轻轻合上。

房间里余音未散,他却觉得比白天还安静。

-----------------

终於到了第一次与乐团的排练日。

江临舟提前半小时来到音乐厅的排练室,手里抱著乐谱,心跳比平时练琴时快了一点。

他不是第一次站在管弦乐队身边,但要在这里和三十多位乐手一起推进一首大型协奏曲,依然带著某种陌生感。

乐团的指挥是一位中年男老师,排练开始前专门和江临舟简短交流,询问他习惯的速度和几个重点段落的处理。

等到大家各自调音完毕,正式合上第一遍,江临舟再次意识到,排练和独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钢琴的声音不再是唯一的重心,周围的乐器线条此起彼伏,管乐和弦乐的呼吸有时甚至会把节奏往外拖拽。

他起初本能地想稳住自己,但很快发现有些乐句要主动往前带,有些则必须退后配合。

第一遍合下来的时候,有几个段落被指挥叫停。

“这里慢了一点,钢琴注意和小提琴对齐。”

“第三乐段,木管和钢琴对话要再清晰。”

江临舟一边听指挥的反馈,一边在谱子上做小记號。

有一段钢琴和乐队之间的“追问”反覆几次都没合好,他能感觉到自己和长笛手的呼吸总差半拍。

休息的时候,长笛手主动过来和他低声討论了几句,两人约定下次谁来先“给拍”,这样下次就不会抢节奏。

后半场排练时,江临舟渐渐放鬆下来,不再死盯著自己的谱子,而是努力把注意力放到整个乐队的呼吸和整体推进上。

他学会用余光观察指挥的动作,试著听见不同声部之间的细小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雪域往事 东京:我向坏女人发起复仇 折剑 霍格沃茨:从水滸归来的哈利 开局一个大红,快四十了打职业? 南洋:吴宋崛起 斗罗:武魂建木,我是丰饶孽物? 刚暴富,和三个空姐合租了 诸神乐园 诱捕之下[g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