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稚嫩(1/2)
曙光杯决赛,第三位选手:秦致远。
听到名字时,他微微愣了下,下意识在裤腿上擦了擦掌心,才站起身。
他走得不快,鞋底几次踩在地毯边缘,险些绊住。
他抬头望了一眼聚光灯的方向,又很快低下头。
袖口松松垮垮,领结歪得轻微。
直到站到舞台前,他才停下、整理了一下衣襟。
这一刻,他的手指仍在微颤。
他没有天赋型选手那种上场前的平静,也不如体系內培养的学生那样沉著自如。
他的眼里有一种过於真切的紧张感,甚至显得有些狼狈。
可就在他落座的那一瞬,这份狼狈忽然静止了。
指挥举手。
他轻轻点头。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op. 54,第一乐章。
乐团以深沉的低音群开场,像是心跳初响的背景.
缓慢却有节制,情绪埋得极深。
秦致远在第一段华彩乐句进入时,几乎是將整个人向琴盖倾了过去。
他的第一击有些轻,稍稍退缩了一分,但下一秒,他找回了重心。
没有炫技。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解无聊,??????????????????.??????超靠谱 】
他只是把音符按部就班地弹出,每一个音都带著原始的呼吸感。
琴键在他手下不是利刃,也不是飘带,而是某种可以握住的、沉稳的东西。
评委席上,有人微微挑了下眉。
节奏偏慢了半拍。
可这並不是错,而是某种刻意选择。
他没有追赶时间,也没有硬把旋律推进,而是在听
听管弦乐的气息,听小提琴织体下的和声走向。
他在等待一个稳定的节拍,仿佛唯有那种稳定,他才敢將自己的声音嵌进去。
——
他第一次听到这首协奏曲,是在十四岁那年。
那时他刚转进市少年宫钢琴班,每天只能摸一个小时琴。
那天放学晚了,他没赶上课,等別人走后才悄悄打开门。
一个年纪比他大三四岁的女生正在弹这首曲子。
他站在琴房门口,一动不动。
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钢琴也可以发出那样的声音。
不是为了展现技巧的弱奏,而像是在对谁低声说话,语气温柔,克制,却带著真实的情感。
他当时站得太久,直到那女生发现他。他嚇得逃走了。
但从那天起,他偷偷记下了那曲子的旋律。
第一乐章的主部再现段。
他弹得小心翼翼,但每一个呼吸点都拿得准。他像是在走悬崖边缘,却始终没有失足。
评委席上,有人停了笔。
他不是技术型选手,这很明显。
他的跑句不够利索,几个上行琶音甚至在高音区略微模糊。
但他没有刻意掩盖那些瑕疵,而是顺势以一种近似歌唱的方式,將旋律从最薄弱的片段中缓缓托起,拉回到正轨上。
他在表达。
不是大段意识流式的情绪宣泄,也不是铺陈式的结构建构,而是纯粹地,在表达。
表达他心里某种东西的形状。
它不漂亮,不复杂,也没有特別的修辞。但是真实。
第二乐章:intermezzo。
他在第一小节前轻轻吸了一口气。
那不是为了准备弹奏,更像是“要说话”之前的自然呼吸。
钢琴声落下,如流水倒映月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