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一首消愁,唱哭顶级天后 > 第四十三章 封神之夜!一场来自东方的文化降维打击

第四十三章 封神之夜!一场来自东方的文化降维打击(2/2)

目录
好书推荐: 星际机甲:病弱指挥官单挑一穿七 灵笼:国术凶猛,武道通天 替夫上朝,听我心声吃瓜笑哈哈 恶毒女配觉醒弹幕后,好孕连连了 从女子监狱开始龙啸九州 新月生晕(强制NP) 强取已为人妻的皇妹后(《春夜猎宴》古言骨科1v1) 娇妻系列短篇合集 并轨(校园1v1) 酸糖【兄妹骨】

这歌词,美得像一首宋词。

这曲调,婉转得像一段崑曲。

那种古典、含蓄、细腻的东方美,通过陈墨的演唱,被詮释得淋漓尽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裊裊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副歌部分,陈墨的声调,微微上扬,情感也变得更加浓郁。

那是一种穿越了时空,深沉而又內敛的爱恋与等待。

直播间里,所有的观眾,都听痴了。

他们仿佛看到,在江南的烟雨中,一位痴情的书生,正凭栏远望,等待著他心上的姑娘。

那份情意,被封印在了一只精美的青瓷瓶里,歷经千年,依旧温润如初。

“色白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隱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针落地。”

这已经不是一首歌了。

这是一件用音符和辞藻,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陈墨手持摺扇,对著镜头,再次深深一揖。

整个直播间,在经歷了长达十几秒的“失语”后,被一句话,彻底刷屏。

“封神!今夜,陈墨封神!”

“我哭了!我一个大男人,听一首情歌,竟然听哭了!太美了!美到让人心碎!”

“这才是真正的华流!这才是我们华夏,应该有的音乐!把文化的底蕴,写进歌里!顾辰那首《c-pop king》,跟这首《青瓷》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堆工业垃圾!”

“我已经单曲循环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跪著听歌!因为我怕站起来,会惊扰了画里的仙人!”

而与此同时,顾辰的粉丝们,也懵了。

她们中的许多人,出於好奇,也点进了陈墨的直播间。

然后,她们就再也出不去了。

她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作降维打击。

她们引以为傲的、用金钱堆砌出来的“一亿销量”,在《青瓷》这首堪称“艺术品”的歌曲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可笑,甚至有些可悲。

她们之前用来攻击陈墨的那些话术——“口水歌”、“没內涵”、“模式化”。

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抽在自己脸上的、响亮的耳光。

“我……我好像,有点脱粉了……”

“我也是……听完《青瓷》,再回去听我们家哥哥那首『oh baby baby i love you』,我感觉我的耳朵被强暴了。”

“姐妹们,我……我先去给《青瓷》捐一块钱了……对不起,辰辰,但这首歌,我真的拒绝不了。”

军心,开始动摇。

而陈墨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他没有急於演唱下一首歌。

舞檯灯光流转,聚焦在一位一直静坐於亭台中的白髮琵琶大师身上。

大师指尖轻拢慢捻,一段《春江月夜》的经典旋律如清泉流淌而出,並非炫技,而是带著岁月沉淀的温润。

镜头给到大师沉静的面容和布满皱纹的手,那双手仿佛诉说著千年的故事。

陈墨的声音轻轻响起,不是歌唱,而是如同画外音般的低语:“小时候,爷爷总说,这些老调子,是刻在我们骨头里的声音…”

背景大屏上,適时浮现出泛黄的老照片:一位纯真的孩童,好奇地趴在一架古旧的琵琶旁,一旁慈祥的老人正含笑看著他。

弹幕瞬间被“泪目”、“想爷爷了”、“这就是传承啊”刷屏。

紧接著,旋律无缝转承。

陈墨坐在一树虚擬的灼灼桃下,木吉他清亮的音色加入,与琵琶的余韵交织。

他唱起了《江南》,歌声里不仅有吴儂软语的柔情,更添了一份对时光、对传承的眷恋。

他时而站在“烽火台”上,在万马奔腾的背景下,高歌著气势恢宏的《霍元甲》。

时而又化身一位孤独的侠客,在竹林里,用古箏与大鼓,演绎著江湖豪情的《沧海一声笑》。

从《青瓷》的清雅婉转,到《霍元甲》的慷慨激昂,再到《兰亭序》的书卷气息,每一首都仿佛一次不同文化意象的巡礼。

陈墨用节奏的起承转合,让整场首唱会如同一部章法严谨的乐章,而非简单的歌曲堆砌。

这场首唱会,变成了一场华夏古典文化的“满汉全席”!

书法、国画、茶道、武术、戏曲……

各种东方美学的元素,被他天衣无缝地,融入到了他的音乐里。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从最初的五千万,一路飆升,最终,突破了一个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的恐怖数字——

三亿!

全球,有超过三亿人,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观看了这场来自东方的、极致的视听盛宴!

甚至,连许多外国的网友,都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了直播间。

“oh my god! what is this music? it's amazing! it's like poetry!”

(天啊!这是什么音乐?太神奇了!简直像诗一样!)

“i don't understand the lyrics, but i can feel the emotion! it's so beautiful!”

(我听不懂歌词,但我能感受到那种情感!太美了!)

正当首唱会即將进入尾声,一段採访画面,忽然在直播画面一角悄然亮起。

那是几天前,媒体试图抢先预热时,对陈墨的专访片段。

“你觉得,一首歌,能承载文化的重量吗?”记者问。

陈墨坐在后台,身后是一幅刚刚调试完的舞台布景。

他思索片刻,缓缓道:

“我不敢说一首歌能承载全部文化,但我相信,音乐,是人心与记忆之间最短的距离。”

他望向镜头:“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把那些快被尘封的声音和画面,用新的方式唱出来。让年轻人觉得,它们不是古董,而是潮流。”

此刻,镜头切回主舞台。

一名书法家缓步登场,身披黑袍,手执狼毫,现场书写“本草纲目”四字,笔走龙蛇,劲气如流。

书法笔跡,实时投映在屏风之上,字跡如海浪拍岸,伴隨著节奏明快的鼓点,书写、鼓声与音乐完美同步。

与此同时,一群崑曲演员缓缓登场。

他们以水袖为墨,以身姿为笔,与武者们交错而舞。

传统戏曲的婉转与太极的遒劲,於一曲《本草纲目》中交融,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东方律动!

一句“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如针落静室,震响整个网络。

他用音符提笔,以文化为墨,写下了一种无需高声的自信。

那是深入骨血、无需宣讲的底气。

这便是文化的自信!是民族的骄傲!

演出结束,陈墨带著所有的音乐家和表演者,再次向镜头致谢。

而此时,再也没有人,去关心销量,去关心数据了。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场世纪对决,早已分出了胜负。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

这是一场,来自更高维度的、彻彻底底的、文化的降维打击!

陈墨,用一张名为《青瓷》的专辑,不仅击溃了一个顶流的虚假繁荣。

他更是以一己之力,为整个浮躁、迷茫的华语乐坛,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真正的——

“华流”!

目录
新书推荐: 光影绘心 娱乐:一首消愁,唱哭顶级天后 少主先別弯,云护卫她是女的! 隐婚六年不公开,商总手抄佛经求复合 华娱:顶流从跑男开始 星际机甲:病弱指挥官单挑一穿七 我创造了超凡与神秘 恶毒女配觉醒弹幕后,好孕连连了 再近点,就失控了 藏于昼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