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沈家平反回京城(2/2)
苏若雪亲昵地拉著父亲的手,调侃道:“我还以为要挨顿骂呢!”
“换个人,你就得挨骂了。”
“若是换的是和涂庆东一样的坏人呢?”
苏父笑著摸了摸女儿的脑袋。
“那你就是在做好事,不仅不会挨骂,还会被表扬。”
“爸,涂庆东最近肯定会很老实,等过上两三个月再行动。”
“明白。”
说著,公车来了。
半个小时后,一家三口回了军区医院。
中午。
顾青书来送汤药和药膳。
当他知道苏若雪收了巨额补偿金,还想“钓鱼执法”后,竖起大拇指。
“干得好,就该让那些人渣偷鸡不成蚀把米。”
苏若雪俏皮地眨眨眼。
“我还以为顾大哥是那种一板一眼,只会按章办事的人呢。”
顾青书总是冷著一张脸,让人觉得他死脑筋,不好相处。
可若他不懂得变通,就当不了管理一两千人的团长。
他笑著道:“挖坑不犯法,但跳坑会。”
说完,他提起了归队的事。
“若雪,我的假期快要结束了,过完元宵就走。我明天得去军区处理一些公事,不能来看你,你多休息,照顾好自己。”
这话一出,苏若雪脸上的笑容就浅了几分。
她若无其事地点了点头。
“好,我会好好养身体的。顾大哥,等你下次回来,我请你吃饭。”
“那就这么说定了。”
顾青书等苏若雪喝完药,吃完药膳,拿著保温桶走了。
他离开没多久。
涂班主就送来了剩余的两千块钱,拿走了欠条。
苏若雪將这笔钱交给父亲。
“爸,你拿去捐给救助基金会吧。”
“好,我明天抽空去一趟救助基金会。”
次日。
苏父以女儿的名义,给基金会捐款一万两千块。
这是基金会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为了表示感谢,基金会以政府的名义,给苏若雪发了一块“助人为乐”的奖章。
同一天。
她的专访在电视里播出。
沈思玥在专访播出前,播音的戏曲,用的都是苏若雪的戏。
每次戏曲结束,都会给电视节目引流。
庭审出结果的时候,央视的法治栏目还拿了这事当案例。
所以,专访的播出效果非常好。
让观眾看到了戏曲界的真实內幕,並呼吁改善戏曲演员的生態环境。
当然,也给戏曲界带来了弊端。
不少人因戏曲界的恶性竞爭,对戏曲失了兴趣,不再买票观看。
原本一票难求的盛况,变成了剧院空荡荡。
所以,几乎整个戏曲界的人,都在骂苏若雪。
说她心思歹毒,自己因伤再也唱不了戏,就断了所有同行的財路。
这个结果,苏若雪並不意外。
但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不破不立。
恶性循环会导致戏曲走向灭亡。
只有改善戏曲界的生態环境,让其良性发展,才能熬过黑暗,看见曙光!
当戏曲界的生態悄然发生变化时。
查沈家的公安,针对沈家往海外转移资產一事,有了確切结果。
纯属子虚乌有!
二月末。
沈家平反的文件,送到了兴国农场。
当公社的书记来农场送文件时,沈家人上山砍柴去了。
二月底的北方,依旧很冷。
但正午的温度还不错,背风的地方,还能找到野菜。
张曼丽没有上山,抱著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如今,孩子已经过了两个月。
因是早產儿,不如普通孩子那么白胖,但看起来也很健康。
她的身体也养好了不少,不再是皮包骨。
书记见沈家人不在,就將平反的文件交给了张曼丽。
“张曼丽,等沈家人回来,让他们去公社办手续,三天之內离开。”
“好的,书记。”
张曼丽看著盖著政府印章的文件,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她和沈柏彦离婚了,回不去沈家。
娘家人也不会让她带著女儿住进去。
虽说纺厂有职工宿舍。
但工厂和农场不一样,她没办法带著孩子一起干活。
所以,回京城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书记离开前,又叮嘱了一句。
“下午两点过后就能去公社办手续了。”
张曼丽点点头。
“书记放心,我们两点就去公社。”
书记一走,农场的人纷纷恭喜张曼丽。
“曼丽,你终於苦尽甘来了,城里有工作,养孩子更容易些。”
“也不知道哪个杀千刀的瞎举报,害你受了这么多苦,还把婚给离了。”
“就是说啊,若是没被下放,在京城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
“听说平反之后会补发下放这段时间的工资,这苦也算没白吃。”
补发工资这件事,让张曼丽有些许安慰。
虽然她一个月才三十多的工资。
但从七月份到现在,过去了將近八个月,能补不少。
至於回城之后要如何过日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张曼丽抬头看了眼天空。
马上就中午了,今天回城肯定是来不及的。
想到这段日子大家对她的照顾。
她说道:“我明天就要走了,我没什么能感谢大家的,只能做一桌晚饭聊表心意,请你们一定要赏脸。”
农场的人知道,张曼丽这一走,以后肯定就不会再见了。
“行,我们一定来。”
大家散开,各自去做午饭。
张曼丽如今自己带孩子,自己做饭。
她想著下午要做顿丰盛的饭菜,中午就煮了点麵疙瘩汤。
为了保证营养,她加了肉臊子,还打了个鸡蛋。
刚端起碗,沈家人就回来了。
张曼丽大声喊道:“沈柏彦,沈家平反的通知来了,书记让我们一会去公社办手续,三天內离开。”
这话一出,沈家三父子都傻眼了。
沈建忠第一个反应过来,用力踢了大儿子一脚。
“还傻愣著干什么?赶紧去问问。”
沈柏彦吃痛回神,快步跑到厨房,看向抱著孩子吃饭的张曼丽。
他背著枯柴,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额头满是汗水。
“你刚才说,沈家平反了?办完手续就能回京城?”
张曼丽朝自己的柴房努了努嘴。
“平反的盖章文件,就在我房间的桌上,自己去拿。”
沈柏彦听到这话,確定自己没做梦。
他抹了把头上的汗,哈哈大笑。
“终於能回城了!”
一边笑,一边跑去柴房,拿走了平反的文件。
“爸,我们赶紧去公社办手续,赶今天的长途汽车回京城。”
这破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呆。
沈建忠逐字逐句地看文件,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
他也想立刻就回京城。
但这会已经中午了,公社那边只有值班的人。
而回城的手续只有书记能办,得下午两点之后过去。
那时候,去京城的长途汽车已经走了。
沈建忠將文件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裤兜,深怕弄坏。
他说道:“今天回城来不及,收拾一下,明天走。”
说完,他看向两个儿子。
“柏彦,你去做午饭,柏轩,你去通知音音,看她是留在陈家,还是带卫东一起回京城。”
说完,他將好不容易挖到的野菜递给大儿子。
“好的,爸。”
两兄弟各自去忙了。
沈建忠坐在破屋门口,再次掏出文件,仔细地看。
他知道沈家迟早会平反,却没想到这么快。
“也不知道是哪个该死的匿名举报,害我白白吃了大半年的苦!”
说完,他突然想起沈家的小洋楼被沈思玥要走了。
也就是说,回京城后,他们没地方住。
沈建忠想到又小又挤的职工宿舍,一阵头疼。
“看样子,只能將老爷子留下来的东西拿点出来,將小洋房换回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从头疼变成了肉疼。
“或者给死丫头一点租金,先住下再说。”
沈建忠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嗯,就这么办。”
另一边。
沈柏轩已经到了陈家。
沈思音因胎象不稳,在臥床休息。
见沈柏轩在大中午上门,好奇地问道:“二哥,你找我有急事?”
“嗯,沈家平反的文件下来了,爸让我来问问你,是留在陈家,还是回京城?”
沈思音一脸诧异。
“平反?这不是四月份的事吗?是不是搞错了?”
话刚出口,她才意识到把上辈子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她连忙找补。
“我的意思是,调查海外资金挺不容易的,应该没这么快出结果。”
沈柏轩得意洋洋地说道:“文件都来了,我还能骗你不成。”
说完,他催沈思音做决定。
“爸说,下午两点去公社开回城证明,明天就走,你怎么想的?”
沈思音当然不想呆在贫苦的乡下。
“我要回城。”
为了回城,她在结婚的时候,特意没有將户口挪到陈家。
防的就是落户在农村后,回不了京城。
陈母泡了茶,给沈柏轩送来。
她在堂屋將两兄妹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见沈思音想回京城,满脸的不高兴。
“音音,以你现在的身体情况,不能受顛簸,回城的事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