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逢雪入京城,见少年天子(1/2)
第117章 逢雪入京城,见少年天子
王不弃淡淡笑道:“都有吧,喜是因为先生得遇明主,说难过是—今后怕是再难得听先生的教诲了。”
王不弃是徐肃收留的流浪儿,纯粹的凡人,做不了徐肃上人的弟子,只能在此干点杂活。
面壁十年,终於走出竹林的徐肃,面对陡柏山的大好风光,心中也有些许不舍。
“哎,我乾光洞一脉,向来主张济世救民,一朝下山,怕是再难得清閒了。”
王不弃上前恭喜道:“恭喜先生,终於出关了。”
徐肃摸了摸王不弃的头,和蔼笑道:“不弃,未来的世道不太平,待在山里也挺好。”
王不弃点头,“嗯,我明白,先生说过我应该活在盛世里,先生下山就是为了缔造盛世,等盛世真正来临的那一天,我再下山拜见先生,祝愿先生身体康健万万年。”
徐肃心中一暖:“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徐肃没多少家当,左右不过几本阵图兵书,几件换洗衣裳和些许杂物罢了,这些自然由樊婴三人代劳。
五人顺路下山,再次进入迷神阵。
周方四人上来时,最后遭遇的“草原”幻象,有了徐肃的出现,幻象全无,是原本的山地模样。
要说唯一幻象,只有山间小道上一路盛开的鲜,好似不是深秋初冬,而是初春,这是徐肃心態的显现。
通过幻象后,进入浓雾当中,便到达镜像关。
淮王世子周台等人,还被阻拦在此地。
他们看著对面的“自己”,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周方五人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也无法发现,心神深陷迷障之中。
周方问道:“先生,他们——不管吗?”
徐肃笑著说:“他们看不破,也进不去,时间一长自然退去,不用搭理,实在不行,不弃自会带他们离开,不至於让他们丟掉性命。”
“先生仁义。”
五人越过泥潭沟后,一路无事,天黑前回到沟丘县別院,停留一晚。
次日早起,卦象无事。
推开门时,发现天降小雪,山川城池,白茫茫一片,正式入冬。
周方车队再次起行,驶离沟丘县西门,一路向西往京城。
周方自然而然请徐肃同坐王驾,以示信赖。
而徐肃一改慵懒,將原来披散的头髮严谨束起,身穿长袍,风度翩翩。
车上,周方与徐肃閒谈,道:“我在梁城时,曾探过太后妹夫丘阶的口风,他说天子詔我入京,只要谦卑谨慎,自然无事,不知先生以为呢?”
徐肃撩开车帘,望了望外头飘散的雪,回头笑道:“天子或者说是太后,不仅不会对殿下打压,还会以尊礼相迎,以示荣宠。”
他接著说,“先帝削燕王藩,殿下乃是得益之人,且在北境五王中年纪最轻,实力最弱,又因殿下出身问题,与周启等四王可谓格格不入,若是北境诸王有什么异心,天子只要扶持殿下,则北境四王绝对不敢擅动。”
周方点头,他是靠著认母薄姬才获得一个王位,在此之前根本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对周启四人来说,周方就是个意外,平白无故分走一郡之地,
大意是说:你周方什么档次,跟我封一样的王。
尤其大哥周启与自己存在过节,路过他的地盘时,就已经做过小动作,往后只会更加敌对。
因此,周方比任何人都更需要朝廷的支持。
而对朝廷来说,周方明面实力最弱,扶弱抗强是基本操作。
对天子来讲,周方与他年纪相仿,头上同样有几个虎不好相与的兄长,天然有一份同病相怜的亲和感。
一来二去,周方此次入京,会受到礼遇。
等车队抵达潼谷关时,周方特意观察关城,
这座关城是京城平原的东大门,城墙高耸坚固,地势也极为险要,一面靠山,一面邻大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周方还注意到,关城中的守军,比想像中的多,且人马雄壮,皆是强军精锐,看来已经开始防备东面诸王。
无障碍通过潼谷关后,进入司州平原,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不消一日便可抵达京城建章。
建章城据说有百万人口居住,是天下第一雄城,歷代英雄豪杰的嚮往之地,甚至有人想像建章城的地面,都铺满了黄金,这也是周方第一次来到此地,
还未抵达建章城,在满天雪中,周方远远望见前方道路上飘扬著旗帜,竖立著仪仗,前头有个官员等待多时。
徐肃看到后,说道:“与我所料不错,天子派来迎候的仪仗,超过迎接普通藩王的规格,殿下应当马不停蹄立即面圣,展示谦卑臣礼。”
“我明白。”
又提醒道:“天子年幼,太后多疑,此次面圣,恐怕会先行试探,殿下断然不可展现贪恋权柄、拥兵自重的倾向,越是谦卑越是有利,切记,切记。”
周方拱手,“谢先生提醒!”
“嗯”
徐肃却准备下车,请道:“十年未至京城,臣也该以弟子礼前去拜会师叔,请殿下准允。”
“当然,我在蓟北邸等候先生。”
每个藩王在京城,都会有一处府邸,作为入京面圣时的下榻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