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君子一言既出,駟马难追。」(2/2)
巍峨的殿堂中只剩下了嬴政孑然一身。他静立於窗前,望著满天阴霾,心中的忧虑越发沉重。初步估计,
这场暴雨或许將持续数日,
到那时,別说举行祭天仪式,甚至连准备的食材也会变质。
国君若出尔反尔,又怎能在民眾中树立权威?
正如古语所云,
“君子一言既出,駟马难追。”
尤其是 ** 的话语,更加应当审慎对待。隨意更改早已定好的祭祀日期,无疑会使人感到轻率。这样一来,
** 在民心之中的威望將降至冰点。
甚至可能动摇其统治基础——若连最高统治者都 ** ,
那么他颁布的詔书又何来严肃性和权威性?
“也罢。”
“看来这是天意。”看著窗外倾盆大雨,嬴政终於移开目光,发出由衷的嘆息,心中涌起一阵无奈。
…………
往东不远处的咸阳城內。
张府。
一群冒著暴雨赶来的影密卫急急忙忙地敲响了张府大门。
咚咚咚!
因大雨影响,过了一会儿,府中侍卫才开门迎接。
见到门前站的正是影密卫的队员,守门的小廝立刻感到震惊:“几位影密卫大人?您们找我家老爷有何急事?快请进!”
鑑於影密卫风雨无阻赶来报信,必定有紧急事务传达,门童自然不敢有任何怠慢。
“不用了。”
影密卫摇摇头,急促说道,“劳烦通传,陛下有旨,请张先生火速入宫覲见。”
守门侍卫连忙回应:“辛苦几位大人了,小的马上去通知我家主人。”
不久,
影密卫告辞离开。
受到通知的张夜很快得知了始皇帝嬴政的詔书內容。
“同时召集所有官员吗?”
对此消息,张夜若有所思。
显然,
这场连续两日未停歇的暴雨已让那位身处九五之尊的始皇帝焦急不安,不得不紧急召见群臣商量对策。
“这样也好。”
“这一出闹剧也应该有个了结了。”
张夜微微一笑。
事实正如他所料。
如今,咸阳城里涌现了大量的妖魔鬼怪,几乎全都是针对张夜的。对此,张夜心中一清二楚,却並未过分在意。在他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跳樑小丑,完全不值得畏惧。赵高也不例外,他同样不过是个跳樑小丑罢了。
“来人,帮我备马。”张夜压下心中的种种思虑,转身向僕人吩咐道。不一会儿,僕人准备好了马匹,张夜独自一人策马离开了张府,前往咸阳宫。在去往咸阳宫的路上,他已然预见,等满朝文武匯聚咸阳宫时,场面定会异常喧囂。届时,那些想对他不利的人肯定会一个个站出来,张夜眸光微闪,脸上浮现出一丝期待。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如注。狂风夹带著暴雨从半空倾斜而下,滴滴答答的雨珠冲刷著屋檐,如一曲动人的乐章。咸阳宫內,气氛沉重压抑。一位位官员顶著倾盆大雨,紧锣密鼓地赶到咸阳宫覲见。始皇帝嬴政亲下的命令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让人备好马车,沿街飞奔而来,生怕在这个关键时刻触怒始皇帝。
此刻,文武百官都深知,始皇帝陛下必然情绪恶劣、满腔愤怒。主动触其霉头无疑会招致无妄之灾。暴怒中的始皇帝才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一旦被迁怒,唯有自认倒霉。
然而,文武百官最担忧的人並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新晋大秦国师张夜。若祭天仪式推迟举行,总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显然,作为主持仪式的大秦国师张夜,便是首当其衝的背锅者。所以,儘管还未在朝堂上见到张夜的身影,文武百官早已对他的艰难处境感到怜悯。
他们都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无人愿意遭遇,理论上不应该有人为这件事负责。毕竟,天公不作美,並非人为过失。然而,问题在於,仪式推迟確实需要一个替罪羊,以平息始皇帝的怒气,同时也是对天下苍生的一个交代。
文武百官认为,张夜这次完全是无妄之灾。但命运如此,他也只好认命。何况,如果不是他主动揭榜,並在朝堂上与赵高翻脸爭夺主持祭天的权利,事情也不会演变到这般境地。归根结底,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不是他主动介入,今天的倒霉蛋或许会是阴阳家的右月神。
然而,世上没有如果。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文武百官所能为张夜做的,便是不去趁机落井下石,这也是他们的仁至义尽。当然,不乏一些与赵高有利益瓜葛的官员,乐见张夜这个几天前让赵高丟尽脸面的人被打落神坛。
於是,情况就这样发展开了。
朝堂上原本一片寂静,但此刻却渐渐划分出了几个阵营。他们开始低声交头接耳。
现在,殿堂的地砖上积聚了许多雨水,这雨水是从那些在暴雨中赶来的官员身上渗透出来的,打湿了咸阳宫的地面。
越来越多的官员陆陆续续地赶到。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冒著大雨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怎么可能不被雨水淋湿呢?
“国师张夜恐怕有麻烦了。”一位官员压低声音,满面愁容和怜惜地说,“谁能料到会遇到这样的大雨,使祭天的仪式不得不延期。如果要找出一个人负责,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负责祭天的国师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