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锅没糊,道就成了(2/2)
灶膛冰冷,积满了厚厚的灰烬。
他伸手探入灰中,指尖触及一个坚硬的物事。
他將其拨出,是一块已经发黑髮霉的饼渣,只有小半块。
借著天光,阿禾看清了灶壁內侧,那里用石块刻著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笔画稚嫩却用力极深:“今天也给人留了火。”
一瞬间,一段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阿禾的心头。
十年前,万魔窟妖魔下山,屠戮村庄,万柳城外血流成河。
当时有一个独居的年轻猎户,武艺平平,却拼死从妖魔爪下护住了一整筐乾粮。
他自己身受重伤,临死前,躲在这间棚屋里,將自己最后一口饼,塞进了冰冷的灶膛,然后用尽最后的力气刻下这句话。
他只是希望,若有侥倖逃生的路人经过,能看到这行字,知道这里还有食物,还有人烟,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一句执念,跨越十年。
如今,这座被遗忘了十年的土灶,竟被“签到共鸣网”识別为一个特殊的节点,一个“持续供能点”。
只因那猎户临死前“为人留火”的至善一念,系统便判定,这份心意从未中断。
於是,每日子时,此灶便会自动燃火一刻钟,如同一个忠诚的守夜人,十年轮班,从未缺席。
夜幕降临,守夜司议事堂灯火通明。
所有高层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爭议的焦点,正是这“灶火自生”的异象。
一位老司事忧心忡忡地提出:“若凡人无需亲自动手,只需心念一动便可完成签到,长此以往,岂非让人滋生懒惰?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此一来,签到修行將失其苦修本义!”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爭论愈发激烈,几乎要將屋顶掀翻。
就在这时,议事堂厚重的石门缓缓开启,苏清雪抱著林禾走了进来。
她没有说话,径直穿过爭吵的人群,来到议事堂中央那座象徵著万柳城烟火传承的主灶前。
她轻轻放下林禾,扶住他尚不能独自站立的小腿。
满堂的爭执声,因这对母子的出现而诡异地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粉雕玉琢的婴儿身上。
林禾似乎对眼前这个巨大的铜锅很感兴趣,他“咯咯”一笑,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好奇地拍向冰冷的锅盖。
就在他掌心触碰到锅盖的瞬间——
轰隆!
全城的地脉仿佛一头甦醒的巨龙,发出了沉闷的轰鸣!
九座横跨天际的晶桥光带,光芒陡然暴涨数倍,將整个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那高悬天际的虚影主殿,其门匾之上,在“凡主灶者,皆入吾门”八个大字之下,一行全新的金色小字,一笔一划,缓缓浮现:
“薪火相传者,皆入门庭。”
字跡苍劲,神威如狱。
薪火相传……所有爭执之声,戛然而止。
眾人呆呆地望著那行字,心中翻起滔天巨浪。
原来如此,系统认可的,从来不是“点火”这个动作,而是那份不愿让烟火断绝,愿意为他人、为未来传承温暖的“心意”!
无论是老嫗对亡夫的思念,还是猎户为路人的留火,其本质,都是一种传承。
子夜时分,阿禾与苏清雪在档案室归档今日的卷宗。
苏清雪照例念出当日的签到总数,数字平稳,但其背后代表的意义已天差地別。
她话音刚落,身后的厨房石门,再度发出了熟悉的机括声,缓缓升起。
但这一次,门后那张汉白玉石案上,既没有文书,也没有婴孩。
只有一只破旧的扫帚,静静地横躺在那里。
帚柄被摩挲得光滑发亮,顶端的竹枝早已散乱开叉,其中几根甚至已经断裂。
正是林閒生前打扫庭院,用了几十年的那一把。
阿禾的呼吸瞬间凝固,他颤抖著伸出手,想要去触摸那熟悉的物件。
“別碰。”苏清雪的声音极轻,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静,她伸手拦住了阿禾。
“他不是在怀旧,他是在告诉我们……”
她顿了顿,抬眼望向窗外,声音飘忽而凝重:“真正的轮班,现在才开始。”
话音落下的瞬间,庭院中,那根一直以来毫无动静、连基台都没有的第十根陶碗石柱,突然毫无徵兆地向一侧倾倒。
碗中早已乾涸的残粥洒落地面,却没有渗透进泥土里。
那些米粒与水渍,竟在落地的剎那化作一道流动的金色纹路,如同一条拥有生命的金蛇,蜿蜒著,急速而去,笔直地指向青云旧山深处,那道断裂得最为严重、深不见底的地脉裂口——
在那里,黑暗的深渊底部,已有星星点点的微弱青焰,正从地心之下,悄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