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公开试镜(1/2)
汤臣一品,书房。
凌晨两点,窗外的魔都早已沉寂,只有零星的灯火还在顽固地对抗著夜色。
景修然面前的电脑屏幕,还停留在《信號》剧本上。
他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哪怕已经看了好几遍,他依旧为剧本的质量感到惊喜。
故事的节奏、逻辑的严谨、情感的浓度,都远超他之前的预期。
可很快,景修然就发现了问题。
一个非常现实的商业问题。
“原版16集,单集时长60-70分钟……”
景修然思索著。
这个模式在棒子那边行得通,因为他们是边拍边播,按周更新,而且主要靠gg和版权售卖。
但在国內的电视剧市场,逻辑完全不同。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主流的商业模式依旧是按集售卖。
一集40到45分钟。
这是国內观眾十几年养成的观影习惯,也是採购方核算成本的黄金標准。
拍个十六集,哪怕质量再高,也只能卖十六集的钱。
毕竟国內主流赚钱方式还是靠gg,如果一部电视剧只有16集,插片gg的数量也就远低於那些动輒七八十集的电视剧。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夸张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对於景修然而言,倒不算什么难题。
他如今高达90点的【大师】级编剧能力,足以让他对剧本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本土化升级。
说干就干,景修然重新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双手放上了键盘。
第一个问题是,扩到多少集合適?
景修然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原版16集,他要把它拆分成32集,每集45分钟。
这个体量刚刚好,既能保证故事的饱满度,也能让商业利益最大化。
多出来的时长,还能填充更多细节,让人物更丰满。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本土化。
原版的那几个案子虽然精彩,可终究隔著一层文化壁垒。
景修然的脑海中,闪过了几个在国內轰动一时,悬而未决的惊天大案。
比如那个纠缠了二十八年,最后靠dna才破获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又或者那个至今仍是悬案的“南大碎尸案”……
他不需要照搬,他只需要將那些案件中最具衝击力、最能引发国內观眾集体共鸣的元素,巧妙地提炼出来,替换掉原版的故事背景。
这么一来,整个剧本的深度和尺度,瞬间就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次,丰富配角。
原版中两个时空的配角,可以更丰满。
李材韩身边的老刑警们,朴海英身边的同事,他们的背景故事,他们的无奈与挣扎,都可以用更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让整个群像更扎实。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鉤子。
32集,意味著必须在每集45分钟的结尾,都埋下一个强有力的悬念鉤子。
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粘性,以及b站的付费会员拉新。
景修然的思路彻底打开,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当窗外的天光泛起鱼肚白时,一份长达数万字的全新改编大纲,终於在他的电脑里成型。
景修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
剧本的框架是搭好了,接下来就是选角。
他自己饰演的男主角朴海英,这个天才犯罪侧写师,已经定下。
现在还差两个最重要的搭档。
一个是活在过去的耿直老刑警,李材韩。
四十岁上下,刚正不阿,甚至有些执拗。身上带著一股沧桑感,和对职业信仰近乎偏执的坚守。
另一个是贯穿两个时空的女刑警,车秀贤。
三十多岁,冷静、干练、专业,外冷內热,心里还藏著对李材韩十几年的思念。
这两个角色,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