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开展新业务(1/2)
有了瀋河这顿饭,所有人干活都貌似有了动力一样。
没有两天,部里就给回了话。
瀋河的报告上面批了。
既然批了,那就大干特干吧。
这几天,生產线也已经全部修检了一遍。
就是卫生也都打扫了一个乾净。
先把厂里挤压的汽车给拆了,然后加装空调。
这很简单,瀋河计算了下速度,一天只做白班的话,能改造300辆。
速度还算可以。
汽车改造的时候,瀋河也没有停下来什么都不干,而是拿著上面的批文,要了个二层的门面小楼,直接成立了京城计程车公司。
第一批司机,优先安排退伍的汽车兵。
然后就是那些公交车司机。
公交车就那么多,很多都是一辆公交车有五六个司机,所以就是现在已经严重的饱和,压根也不缺司机。
不但公交车公司这样,各个部门也都差不多这样。
一个司机班20多人,有的甚至是30多人。
很多人一个月也不见得能给领导开一次车,很多领导都是指定的有专人开车。
所以说,现在司机隨便能拉来上千人。
经过两个星期的培训。
红星计程车公司正式掛牌营业。
起步三公里3毛钱,以后就是每2公里1毛钱。
看似很贵,可汽车呀,谁不想装一下?
不但有掛著灯的计程车,还有那种没有掛灯的。
可以按天租,也可以按小时租。
京城人爱什么?面子呀?
稍微有点钱的,谁挤公交车?
很快,计程车公司就火了起来。
一招手就停,兜里揣著一块钱,就能逛遍整个京城。
这好事哪找去?
一块钱能干什么?一顿饭都不够,却能让两个人体验一次坐车的乐趣。
坐计程车的还是年轻男女居多。
隨后,瀋河又让计程车公司推出了婚嫁用车的服务。
什么叫有面?谁家结婚一水掛著大红的汽车接亲,那才叫场面。
为了场面,也就不在乎那百多元钱了。
转眼到了11月。
瀋河看著手里的计程车每日的收入报表。
总算是鬆了一口气。
改造的车子现在也足够了。
联繫了下海市那边,可以派人来送车过去了。
现在可没有运送汽车的车子。
都是安排人坐火车过来,接受一个星期的培训后,开著车沿著窄窄的国道开回去。
沿路还有保卫科的人持枪跟著。
这年头,到了一些地方,说抢了就给你抢了。
11月中旬,终於3千辆车子送到了下海。
红星计程车公司下海分公司,也正式开始运行。
下海的人,貌似真的比京城的人有钱,也稍微能接受新事物的够强。
3千辆计程车压根就不够。
不过每天都有几乎300多辆车开过去。
也算还可以了,用车一直在饱和中。
计程车司机,虽然累,可也能得到一份不菲的收入。
京城的第一批司机工资已经下来了,一个月算下来,足足有1百多元,不过有多有少,当然了,你勤快,就可以多挣点,你不勤快,只能看著別人挣钱。
以后估计媒婆眼里的好职业,也要再加一份计程车司机了。
南方的车子是要轮船运过去的。
一次也没有多少,只有2千辆。
直到12月中的时候,全部挤压的汽车才算全部改完。
南方计程车的分公司也成立了。
已经运行了半个月。
不得不说。
已经开发的地方確实比其他地方更能接受新东西。
而且车钱也多,起步三公里5毛钱,以后就是每1公里1毛钱。
就这,也是供不应求。
按照现在的收入。
也就5年的时间,就能把所有车的投入都收回来。
剩下的年限,所有的费用都是净赚的。
瀋河也有个想法也一直没有说。
就是等到车子五年后收回所有的成本后,车子可以转卖给个人。
让计程车司机成为一个个的个体户,他们给自己赚钱,应该比给公司挣钱要有动力吧?
虽然卖给了个人,计程车的税收什么的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这事不急,就算实施,那也是5年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瀋河要做的就是盯著倾心打造的新车安全下线。
所有的设施都得瀋河去协调,然后在进行改进,最后完成生產。
这次不但改进了空调,也改了车载冰箱,还有收音机,以及可以高配的车载电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