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水泥灌尸(2/2)
“李法医,早。”陈仪倾先打了招呼。
李法医脚步停顿,抬头看到抱著崽的陈仪倾露出一个笑容:“陈队长。”
他视线移动到抱著青年颈部的小春身上,声音温和:“小朋友叫小春对吧,之前见过。”
对这个先闯解剖室,后进停尸间的小孩儿,他记忆深刻。
阮凝春也记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往青年怀里钻。
很快觉得不太礼貌,又抬起脸蛋小声道:“李叔叔,你好。”
李法医哈哈大笑:“我没那么年轻嘍,得叫李爷爷。”
昨晚阮凝春隔著百米距离,空手点人尸的事跡,在专案组的刑警返回局里后就传开了。
李法医也听了一耳朵,晓得眼前软萌可爱的小女孩儿,有一手神奇的寻尸本领。
他本人从事法医数十年,可以说是这一行的精英。
正因为他也了解尸体、研究尸体,更能明白阮凝春的能力有多么惊世骇俗。
他笑得和蔼,看著阮凝春的眼神像在看某种闪闪发光的宝石:
“小春,你可以闻到所有尸体的气味吗?在你闻起来,尸体是什么样的味道?”
阮凝春先点点头,又摇头,靦腆道:“味道都不一样呀,有的这样臭,有的那样臭……”
她说不明白,用小手辅助比划著名,但李法医就是听懂了。
对她来说每具尸体的味道都有区別,每具尸体都和生前一样,是独立的个体。
这恐怕是每一个法医都羡慕、想要拥有的能力!
李法医也不例外。
他太清楚这种能力对法医、对破案有多么大的助力了:“那你是天生就能闻出来,还是后来学习的?如果我跟著你学习,我也可以分辨尸体的气味吗?”
小春认真想了半天,表情有些为难。
见状李法医就懂了。
他並不觉得失望。
世界上有很多有能力的人。
有些人看得到鬼怪,有些人智商特別高是天才,有些人中了基因彩票长得十分出眾……
从他接触到灵异案件,特调到重案四组,可以接触到诸多非自然形成的尸体时,他便觉得自己绝比大多数同行都要幸运了。
李法医伸手轻柔地摸摸小春的头:“好孩子,寻到尸体帮专案组的叔叔阿姨破案,特別厉害。”
“以后长大了有机会,可以系统地去学习一下理论知识,一定有大作为!”
阮凝春被夸得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的害羞了。
期间陈仪倾並没有打岔两人的交谈。
等李法医笑眯眯直起身,他才有些好奇地问:“李法医今天来这么早?”
大清早这个点,还没到法医部的上班时间。
李法医:“我这是准备回家休息了,一把老骨头,没年轻的时候身体壮实能熬了。”
这意思是他熬了一个通宵!
陈仪倾很惊讶,忙道:“尸检报告不用那么急,已经有凶手的线索了。”
水泥灌尸的位置是电梯井內,必须先把尸体灌进去,再砌墙刷漆。
做完这一切还不被发现,只有安装电梯的施工队能做到。
死去的梁康健三人大概率就是凶手,就算不是也一定和案子相关。
加上死者身份未知,没有家属报案,也没有限时破案的压力,尸检没必要赶得这么紧。
但李法医摆摆手,嘆气道:“我知道,但我一看那死者最多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尸体糟践成那样,也歇不住。”
从电梯井里凿出来的尸体已经死了半年。
虽然水泥的包裹可以大大延缓尸体腐烂,防止尸臭迅速外扩,可並不能完全做到防腐。
那具尸首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溃烂。
菌群滋生后,让腐坏的尸体组织和凝固的水泥粘在一起。
光是把尸体表面的水泥块屑大致清理乾净,就了李法医和助手很长的时间。
“既然碰上了,那我和陈队长讲一下尸检结果。”李法医说:“死者女性,年龄大约在25到28岁,死亡时间六个月。”
“尸体整体保存完整,死者生前遭受过侵犯和暴力殴打,第三、四、六节肋骨都有骨折。”
陈仪倾虽是玄门人半路加入重案四组,但几年来也破了不少凶案,又陆续进修过专业的课程。
听到肋骨这块的伤势,他顿时明白死者生前遭遇的殴打非常重。
因为人体1到3的肋骨短粗,且有肩胛骨和锁骨保护,一般的轻度伤不会致使这3节骨折。
李法医的声音还在继续:“凶手施暴后,应该是掐死了死者。”
“尸体的口唇发紺,眼瞼结膜和皮表皆出现了点状出血,颈部有非常深的对称性指印,肺部淤血……这些都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特徵。”
“而人死之后先会肌肉鬆弛,再尸僵,生前伤和死后伤很容易分辨,我们发现凶手在掐死了死者后,又对尸体进行了二次侵犯…”
这些尸检结果,听得陈仪倾眉头就没鬆开过。
“从死者体內提取到的分泌物和凶手留下的dna,已经送去检验了,出结果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李法医说。
陈仪倾頷首道:“我晓得,辛苦李法医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送走了李法医,整个专案组的刑警分工行动。
原本以为抓到猫鬼,这桩案子就能结了,谁也没想到又牵扯出一具藏匿的女尸。
除了要走访询问3號楼、尤其是8层的住户,现勘还要去现场找痕跡找证物。
施工队其他的工人得继续讯问,尤其要问半年前安装电梯的工程详情。
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调查电梯井中女尸的身份。
专案组的警员们忙得脚不沾地,终於在傍晚前有了突破性发现。
於是陈仪倾拉了第三次案情分析会。
十数名专案组的刑警再次坐在白板前。
他们每个人都连轴转了三天,天天加班,睡不了几个小时就得继续查案,神情一个赛一个的疲惫。
但涉及到案情,他们还是很认真。
去做了现勘的牛妍率先开口:“我们组今天回了尸源地,现场勘查后又走访了居民,查到了一些线索。”
“首先在顶楼的天台角落发现了少量血痕,应该是有人用水冲刷过天台地面,但水泥地的缝隙很难清理乾净,留下了稀释的血跡残留。”
“可以推测,3號楼的天台就是第一案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