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人口增长太快?那会影响我清净!(2/2)
陈默很满意他们的反应,继续拋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意,在全县推行『优育保康』之策。”
“从今日起,由义诊堂牵头,培训一批稳婆和女医,走街串串户,向所有育龄夫妇,尤其是孕中、產后的妇人,普及优育知识。”
他將脑子里那些关於孕期营养、產后护理、新生儿洗护、科学餵养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拆解成一条条规定。
比如,提倡孕妇多吃鸡蛋、喝骨头汤。
比如,要求新生儿的衣物必须用开水烫过再晾晒。
比如,制定了不同月龄婴儿的辅食添加建议。
甚至,他还强调了“生育间隔”的重要性,美其名曰“固本培元,方能根深叶茂”,让母亲的身体得到充分恢復,才能生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他做这一切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那些潜在的“噪音源”能吃好睡好,別来烦他。
可在別人听来,这就是天大的恩德。
义诊堂的老大夫听得热泪盈眶,当场跪了下来。
“大人!您……您这是活菩萨心肠啊!此举若能推行,不知能救活多少孩子,保住多少母亲的性命!老朽替清河县万千妇孺,叩谢大人!”
师爷和主簿更是震撼得无以復加。
他们看著陈默,眼神里充满了敬畏。
这位县令大人,早已不满足於一县的富庶,他开始为清河县的百年大计,为子孙后代的根基血脉而谋划了!
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远见!
所谓的“无为而治”,原来是早已將目光投向了他们看不见的未来!
陈默的“优育保康”政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清河县推行开来。
一开始,还有些人家不太相信,觉得生孩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事,哪有那么多讲究。
但很快,第一批“照章办事”的家庭,就尝到了甜头。
“听说了吗?李家媳妇这次生的娃,白白胖胖,都不怎么哭闹。”
“可不是嘛!人家就按著官府发的册子养的,每天给媳妇吃两个鸡蛋,孩子生下来三两天就会笑了!”
“我家那口子也照著做了,现在奶水足得很,孩子吃了就睡,乖得像个小猫儿!”
事实胜於雄辩。
一个又一个健康、爱笑、不哭不闹的“优育宝宝”诞生,成了这项政策最鲜活的gg。
清河县的妇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生孩子、养孩子,可以不是一件那么痛苦、那么提心弔胆的事情。
她们对这位颁布政策的县令大人,感激到了骨子里。
无数新生儿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念默”、“思陈”,以感念县令的恩德。
一个月后。
陈默又一次躺在后院的躺椅上。
他愜意地闭著眼睛,仔细地听著。
风,还是那阵风。
但风中,那些尖锐、刺耳的婴儿啼哭声,真的变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模糊的、像是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咿咿呀呀的、听不懂但绝不烦人的牙牙学语。
整个县城仿佛被调成了静音模式,那恼人的背景噪音,变成了一曲舒缓的催眠曲。
正在此时,主簿又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脸上的红光比上次更盛。
“大人!大人!大喜事!”
他激动地呈上一份统计文书。
“您快看!自我县推行『优育保康』以来,短短一月,新生儿的夭折率,下降了足足八成!八成啊!”
“如今,咱们清河县的新生儿,个个壮实得像小牛犊!稳婆们都说,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好的光景了!”
主簿的声音都在颤抖。
“百姓们都说,您是文曲星下凡,是送子观音转世,是活菩萨……”
陈默睁开眼,看著主簿那张激动到扭曲的脸,又看了看手里的文书。
夭折率下降八成?
他明明是想控制人口,怎么反而提高了存活率?
这……这不就等於没减少吗?
可……好像確实是清净了许多。
他想不明白其中的逻辑,也懒得去想。
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嗯,知道了。”
他淡淡地挥了挥手,示意主簿可以退下了。
“继续保持,切莫鬆懈。”
主簿领命而去,背影都充满了干劲。
陈默重新躺下,享受著这来之不易的寧静,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管他呢,能让他睡个好觉的政策,就是好政策。
然而,他刚闭上眼没多久,就猛地坐了起来。
他想起来一件事。
上次为了躲一个新来的茶商,他绕了条小路,结果在城北那片新开发的住宅区里,迷路了半个时辰。
那里的路,弯弯绕绕,连个路牌都没有。
这很影响他未来探索更多摸鱼地点的效率。
不行,这个问题也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