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鸡鸭大军出征,寸蝗不生!(2/2)
“大人您看,”陈默一脸沉痛,“此地杀伐之气太重,长此以往,必影响我南阳官场之祥和。当引水成湖,种上垂柳,一则以水克金,调和风水;二则可供同僚们休憩,陶冶情操,岂非两全其美?”
刘鸿渐实地感受了一下,演武场的操练声確实震耳。他也听到路过吏员的议论,说有个清静地方写文书都能快几分。他沉吟片刻,想到那份详尽到可怕的“鸡鸭经济学”报告,心中一动,便批了“准了”二字。
赵文博的弹劾被驳回,气得脸色铁青,只能眼睁睁看著那片空地变成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转眼一月即过。
黑水县的田地里,隨著天气转暖,密密麻麻的蝗蝻破土而出!初时只有针尖大小,转眼便长成芝麻、米粒大,黑压压一片,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不断蠕动的毯子,看得人头皮发麻,胆小的农户几乎要当场晕厥。
?然而,还没等它们展开第一对稚嫩的翅膀。
“咯咯咯——”“嘎嘎嘎——”
村庄里,山坡上,伴隨著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的叫声,铺天盖地的鸡鸭大军如潮水般涌出!这些被养得膘肥体壮、精神抖擞的“战士”,看见蠕动的蝗蝻,就像饿疯了的壮汉看见了满汉全席,眼中放出兴奋的光芒,扑扇著翅膀,一啄一个准。成千上万的鸡鸭匯成一股股洪流,所过之处,黑色的“毯子”被瞬间撕裂、吞噬,只留下一片乾净的土地。
一场本可能席捲全州的滔天灾难,就这样,在一片鸡飞狗跳、尘土飞扬中,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蝗灾没了,黑水县的鸡蛋鸭蛋却形成了產业,源源不断运往州府,换回了一车车铜钱,百姓腰包前所未有地鼓了起来。
消息传回州府,赵文博的公房內,他刚刚为自己的弹劾奏章写下最后一句陈词:“……陈默此举,名为治蝗,实为儿戏,置万民於水火而不顾,实乃我南阳之巨蠹!臣请知州大人,立斩此獠以谢天下!”
他放下笔,吹了吹未乾的墨跡,脸上露出一抹为国为民的冷峻与得意,仿佛已经看到陈默被罢官免职的狼狈模样。
就在这时,房门被猛地撞开,一名书吏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发颤:“赵……赵大人!黑水……黑水县大捷!蝗灾……被……被鸡鸭……吃光了!”
“什么?”赵文博笔下一顿,一滴浓墨滴落,如同一道惊雷,炸在完美的奏章上,污了整篇心血。
“没了?”
“没了!一个不剩!现在黑水县百姓家家夸陈通判是活菩萨!送万民伞的队伍,都快到州府门口了!”
“啪”的一声,上好的狼毫毛笔掉在地上,染黑了光洁的地板。
赵文博双目失神,一把抓住书吏的衣领,喉咙里发出野兽般嘶哑的低吼:“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没了……真没了!万民伞都送到门口了!”书吏快要哭出来。
赵文博鬆开手,踉蹌后退,重重撞在身后的书架上,震得满架卷宗“哗啦啦”散落一地。他看著满地的圣贤书,脑中一片轰鸣。他想到了自己这一个月的殫精竭虑,想到了自己对陈默的嗤之以鼻,想到了自己坚信不疑的济世之道。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喃喃自语,目光扫过满架的经史子集,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挫败感將他吞噬,“我苦读十数载,圣人言、济民策……皓首穷经,坚信唯有正道方能治世……到头来……竟不如一群扁毛畜生?!”
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一切,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化为漫天尘埃。
知州刘鸿渐的官邸內,他手里拿著黑水县百姓联名送来的万民伞,和户房呈上的鸡蛋產业增收报告。
他沉默了许久,缓缓起身,独自一人走向衙门西角。
穿过新栽的柳林,一片清澈的湖泊映入眼帘。湖边,一个年轻的身影戴著斗笠,手持竹竿,悠閒地坐在马扎上钓鱼。
刘鸿渐站在他身后,看著他悠然自得的背影,看著那片隔绝了所有喧囂的“静心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脑中反覆迴荡著陈默的所作所为:那份滴水不漏的“鸡鸭经济学”报告,是“懒”吗?派心腹去执行,自己躲在后方,是“懒”吗?为了午睡清静,却挖出了一个让整个衙门吏员都讚不绝口的休憩之地,这还是“懒”吗?
这哪里是懒,这分明是一种洞悉事物本质后,用最小力气解决最核心问题的恐怖能力!
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胸有乾坤的奇才,还是……真的只是运气好到逆天?刘鸿渐第一次,对自己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识人之术,產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