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难题(1/2)
“长河之中多泥沙,因此长河的河堤才会日积月累的高出地面。”
“不如效仿大梁,深挖河道,束水攻沙,用於清理河道下面的沉积淤泥?”
“我赞同,工部尚书此言有理,一味的堵塞並不能解决问题,不如以河水治理河水,正所谓水滴石穿,由此可见,水的力量是有多么的大,只要我们將水流束缚在一起,就能够將河道给衝击下去,底下的沙泥也会隨之朝著下游而去。”
“也可以在旁边修缮分流的河道,用於存水,以免旱季到来,天下无水可用,而且可以大大缓解河堤的压力,以免在大雨连绵的时候河堤崩塌。”
几位大臣各有各的想法,一时间眾说纷紜,纷纷为女帝出谋划策。
可对於他们的办法,女帝都是抱以怀疑的態度。
並非是这些人说的办法不行,而是他们说的办法都可行,但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並不能真真切切的解决根本问题。
想起那高出地面十丈的河堤,女帝就一阵心惊胆战。
河堤都这么高了,很难想像里面的河床会有多么的高,一旦大雨来临,河堤崩溃。
那么受灾的就將不是目前这数百万人了。
整个大燕將近一半的国土都將被洪水淹没。
女帝將已经批改好的奏摺递给一旁的宫女,让她交给外面等候著的大臣。
河道决堤,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急需地方的安置,这件事远比去討论了不切实际的治理河水的事情更加的紧急。
不然这数百万百姓,隨便衝击某个地方都將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將此事交在朝堂之上,让百官討论出来一个切合实际的办法。”
“就这样吧,朕乏了。”
眼看著女帝做出疲惫的样子,眾人纷纷起身,朝著女帝躬身行礼,隨后走出了御书房。
赶快一份关於制河策论的要求,传递到各位大臣的府中。
就连寧烈这种武將都没有避免,一样被要求写出一篇关於如何治河的策论。
而原本那些惶恐不安的大臣,此刻也眼神放亮了起来。
这些时间他们一直在奔走相告,一方面是想要为自己重新找一个靠山,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再进一步。
以赵明为首的一部分大儒倒下,代表著整个朝堂之上,眾多的人將被牵连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位置被腾了出来。
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自己即將有再进一步的可能,意味著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任由自己的发挥。
那些原本就在惶恐不安的王爷们,此刻更加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毕竟他们也不是瞎子,能看出来女帝想要不断加强皇权的目的。
可这些事情和他们本身就是衝突的。
他们是游离在黄泉之外附著在黄泉上的寄生虫,女帝想要加强皇权就必须要剷除他们。如今大儒已经被干了下去,下一个被乾的是谁?
他们不敢想,也不能想。
索性不如在如今的朝唐之內,培养更多的自己人。
届时不管女帝如何调整政策,想要针对他们,他们都將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从而做出应对。
毕竟女帝再怎么强悍,也没办法拋开眾多的大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