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政策、看法(2/2)
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陈野说的这几件,在上层確实已有相关的討论和提议,只是尚未形成最终决议,知情范围极小。
就连彭东成也未必清楚所有细节。
陈野能大致说出方向,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其“梦境”可信度。
片刻后,彭老突然转换了话题,拋出了一个让陈野心头一跳的问题。
“如果是你,你对恢復个人经济,允许私人做点小买卖这事儿,怎么看?”
他顿了顿,语气平缓却带著重量。
“现在有人同意,但也有人担心,怕步子迈大了,走了资本主义的老路,动摇咱们的根本。”
一旁的彭东成心中一震,父亲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说明陈野刚才的话,恐怕是说到点子上了。
陈野却被问懵了,额角差点冒汗。
这问题太大了!
这是他这个层面能討论的吗?
他下意识地就想推辞。
彭老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笑了笑,语气缓和了些。
“不要紧张,就当是爷俩聊家常,隨便说说你的想法,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对说错都没关係。”
看著彭老鼓励的眼神,又瞥见彭东成也微微点头,陈野知道躲不过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他沉思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开口:“彭爷爷,我见识少,大道理不懂多少。”
“就是……就是在我那个乱七八糟的『梦』里,好像迷迷糊糊看过不少讲歷史的书。”
“我记得,咱们华国歷史上,好像有过不少朝代,都实行过类似『封关锁国』、『重农抑商』的政策。”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观察著彭老的脸色,见对方只是专注地听著,才继续往下说。
“比如有些朝代,有过很严厉的海禁,不许老百姓私自出海贸易。”
“朝廷的本意,可能是为了稳定,防范外敌或者维护农耕的根本。”
“但是,纵观歷史长河,商业贸易这东西,好像……好像从来就没真正消失过,也根本禁绝不了。”
“因为它关係到百姓最日常的生活需求,柴米油盐酱醋茶,互通有无,光靠官家是很难完全顾过来的。”
“如果政策卡得太死,民间需要的物资流通不起来,反而容易滋生黑市,让一些不法之徒牟取暴利,普通百姓的生活反而更不便。”
“而歷史上那些被称为『盛世』的时期,比如唐朝、宋朝的一些阶段,商业往往都比较活跃,市面繁荣,国库也相对充盈。”
“商税,有时候也能成为国家財源的一个重要补充。”
陈野儘量把话说得迂迴和笼统,避免直接评价现行政策。
“所以,我在想……这『商』之一道,或许就像大禹治水,光靠『堵』可能不行,关键在於『疏导』。”
“把它纳入管理的轨道,制定好规矩,让它在一定范围內有序地进行,既能方便老百姓生活,让城乡物资更好地流动起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吃饭问题。”
“说不定……还能给国家增加一些税收,用於建设和发展。”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更加谨慎。
“当然,具体该怎么把握这个度,怎么既能搞活经济,又不偏离咱们社会主义的方向……”
“这其中的平衡,肯定需要像您这样的长辈,还有上面的领导们,深思熟虑,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