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三天炼出神钢!林总工又疯了!(1/2)
生產大比武的余波,如同一场席捲全厂的热浪,彻底改变了红星轧钢厂的风气。
林野的名字,和他那条近乎魔幻的“小型流水线”,成了工人们津津乐道的神话。
那些曾对新技术抱有疑虑的老师傅们,如今彻底没了脾气。
人家不光技术通天,连你背后的小动作都能一眼看穿,当场掀个底朝天。
跟这种人较劲,纯属自取其辱。
一时间,厂里支持技术革新的呼声空前高涨。
杨总工趁热打铁,在林野的授意下,迅速从各车间抽调精兵强將,组建了十几个“魔改攻关小组”,准备將林野的成功经验,全面复製到厂里的其他设备上。
整个红星轧钢厂,都沉浸在一股前所未有的技术学习热潮之中。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林野,却已將目光从精密的机械加工,转向了更为幽深、也更为基础的领域——炼钢。
轴承需要特种钢,涡轮叶片需要高温合金。
“崑崙”发动机庞大的身躯,更是由无数种性能苛刻的特种金属构筑而成。
可以说,钢铁,就是现代工业的脊梁骨。
目前,红星轧钢厂的炼钢水平还停留在苏联五十年代初。
老旧的平炉和侧吹转炉,炼出的钢水杂质多、性能不稳,生產普通钢材尚可,一旦触及“高精尖”领域,便力不从心。
之前冶炼dd6合金和轴承钢,都是林野在实验室里用小型感应炉“炼金”,成本高昂,无法量產。
未来,绝不能让材料卡住整个项目的脖子。
这天,林野带著一份全新的方案,直接走进了娄厂长的办公室。
“什么?你要改造我们的转炉?”娄厂长看著方案標题,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小林啊,你这是……唱的哪一出?你不是机械专家吗?怎么又一头扎进炼钢炉里了?”
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快要跟不上林野的跳跃节奏了。
“厂长,机械和材料,本就是一体两面。”
林野淡然一笑,將方案推了过去,“我们未来的產品,对钢材的纯净度要求极高。靠现在的老炉子,根本撑不起场面。与其日后被动,不如现在就动手,把地基打牢。”
娄厂长接过方案,眉头紧锁。他虽不是技术专家,但一辈子跟钢铁打交道,基本原理还是懂的。
林野的方案,核心思想是把现有的“侧面吹氧”改为“顶部吹氧”。
“顶部吹氧?”娄厂长满脸困惑,“这有什么区別?”
“区別大了。”林野走到墙边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迅速勾画起来,“厂长您看,侧吹,氧气从侧下方进去,熔池搅拌不充分,就像一锅没搅匀的粥,脱碳、除磷、除硫的效率都很低,杂质自然就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