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前提条件,公然叫板!(2/2)
钱华和王志邦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疑惑。
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目前国际上,最前沿、最主流的电晶体技术,就是以“锗”为基础材料的合金扩散法。这也是林野给出的图纸上,画得最详细,工艺最成熟的一条路线。
他们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把图纸上的工艺,一步步復现出来。这应该是最稳妥,也是唯一的路。
“我知道,大家可能都认为,我们应该集中所有力量,先攻克技术最成熟的『锗电晶体』。”林野缓缓开口,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这条路,看起来最稳妥,见效也最快。”
“但是。”
他的声音,沉了下来,仿佛带著千钧重担。
“我並不打算,把我们国家电子工业的未来,把我们战士的生命,都押在『锗』上面。”
“为什么?”王志邦教授终於忍不住开口问道。他是国內材料界的权威,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林所长,锗材料的提纯工艺相对简单,电子迁移率高,非常適合用来製造高频元器件。目前来看,它是最理想的半导体材料。”
这是教科书上的標准答案,也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共识。王志邦教授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肯定,充满了作为一个老专家的自信和严谨。
“王教授,您说的都对。”林野点了点头,表示尊重。“但是,锗材料,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它的耐高温性能,极差!工作温度一旦超过75摄氏度,性能就会急剧下降,变得非常不稳定。”
林野的目光转向了孙胜利:“孙胜利同志,我问你,如果你的相控阵雷达装上了我们最先进的战斗机,飞行员在万米高空与敌人缠斗,发动机的巨大热量传导到机身,让雷达舱的温度超过了临界点。
就在飞行员锁定敌机,准备按下发射钮的那一瞬间,雷达屏幕,了,信號,断了。这意味著什么?”
这番话,让孙胜利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不是不懂,只是从来没想得这么深,这么致命。
王志邦教授的眉头也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知道这个缺点,但从未像林野这样,將它与战士的生命直接联繫在一起。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林野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地球上,锗的储量,非常稀少。它是一种稀散金属,通常只伴生在某些铅锌矿和煤矿里,提炼成本极高,產量极低。”
“我们国家,锗矿的储量更是少得可怜。绝大部分,都要依赖进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同志们,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的电子工业,把我们军队的眼睛和耳朵,都建立在这样一种稀有、昂贵,还受制於人的材料上。”
“那么,未来,一旦战爭爆发,或者国外势力对我们进行封锁,只需要轻轻一捏,断掉我们的锗供应,那会是什么后果?”
“后果,將不堪设想!”
林野的话,让会议室里兴奋的气氛瞬间冷却。
刚才还激动不已的眾人,此刻都冷静了下来,一些人后背甚至渗出了冷汗。
是啊。
他们光想著技术上怎么实现,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如同国家命脉一般的战略资源问题!
搞科研,不能只埋头在实验室里。尤其是他们这种级別的国家项目,必须要有顶层的战略眼光。
如果连原材料的命脉都攥在別人手里,技术再先进,又有什么用?那不过是沙滩上盖起来的大楼!
“那……那林所长您的意思是……”
钱华扶了扶眼镜,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镜片后面,闪烁著惊疑不定的思索光芒。
林野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长远,仿佛穿透了会议室的墙壁,看到了几十年后的未来。
他一字一句地,说出了另一个,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到有些陌生,甚至有些不屑的名字。
“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走另一条路。”
“一条,以『硅』,为核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