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计算范式!来自京城的质疑!(1/2)
死寂。
研究所的走廊里,挤满了“伏羲”计划的核心成员,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滯了。
他们的目光,全都死死钉在林野手中那个防静电盒里,那枚指甲盖大小、闪烁著七彩光晕的造物上。
“这……就是『伏羲零號』?”负责光刻机项目的总工程师声音颤抖,他想不通,在光刻机还只是一堆骨架时,林野是如何造出这个奇蹟的。
“是的。”林野点了点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它,就是『伏羲零號』。”
他环视著这些满脸震撼的战友,知道自己需要给他们一个解释。
“我知道,大家都在想,这枚晶片能做什么?它的性能有多强?”林野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异常清晰,“如果按照我们现有的对『计算』的理解去测试,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们答案。”
“这枚『伏羲零號』,性能可能还不如我们所里那台最老旧的电子管计算机的十分之一。”
什么?!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所有人的狂热。
眾人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从激动转为困惑,甚至是失望。性能差这么多,那不眠不休三天三夜的意义何在?
看著他们的反应,林野笑了。
“同志们,『伏羲零號』的意义,不在於它算得多快,而在於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
“『计算范式』。”
“它是一种思想上的革命。”
林野的话说得有些玄奥,大部分人听得云里雾里。
就在这时,走廊尽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部长亲自陪同著十几名头髮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小林!你可算出来了!”王部长快步上前,神情既担忧又期待。“我给你介绍一下。”他指著身后的老者,“这位是科学院物理所的钱学森院士,这位是京城大学数学系的华罗庚教授,这位……”
王部长一连介绍了七八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们是在收到报告后,连夜从京城乘坐专机赶来的联合专家组,任务只有一个:亲眼看看报告里那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划时代”晶片。
“林野同志,久仰大名了。”为首的钱学森院士主动伸出手,但他黑框眼镜后的眼神里,带著一丝审视和怀疑。
林野与他们一一握手,他知道,必须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伏羲零號”的价值。
“各位前辈,我知道你们此行的目的。”林野开门见山,“请跟我来。”
他带著这群满腹狐疑的专家组,走进刚刚诞生奇蹟的超净实验室。
林野没有进行任何常规的性能测试,只是將“伏羲零號”小心翼翼地安放进一个特製插槽,连接到终端上。
“王部长,各位前辈。”林野转过身,“接下来,我们进行一场……实战推演。”
说著,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的不是数学模型,而是一段让在场所有国防项目专家都脸色为之一变的数据流。
那正是不久前,星条国发动的上百枚飞弹的饱和式攻击——那场让共和国最强的“启明星”超算都险些过载崩溃的……死亡数据流!
“林野同志!你要干什么?!”一名参与过“天谴”系统设计的飞弹专家失声喊道,“用这枚小小的晶片,去解算连『启明星』都差点算崩的饱和攻击弹道?!”
“这不可能!这是用自行车去和火车赛跑!”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觉得林野疯了。
然而,林野只是平静地按下了回车键。
下一秒。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那枚闪烁著七彩光芒的晶片,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內,便解算出了全部一百枚来袭飞弹的拦截弹道。
终端的三维模型上,完美呈现了整个拦截过程。流畅,精准,充满了不讲道理的暴力美学。
整个实验室,瞬间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时间仿佛定格。
实验室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目光死死钉在那块终端屏幕上。
屏幕上,拦截动画已经结束,只留下一百个代表“成功拦截”的绿色標记,和一条条由无数数据点构成、堪称艺术品的弹道曲线。
那画面,像一柄重锤,砸在每一位科学巨擘的心上。
十秒。
不到十秒。
解算了“启明星”超算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並且还会导致系统濒临崩溃的饱和攻击数据流。
这已经不是自行车和火车的赛跑。
这是一架星际战舰,在碾压一辆独轮车!
“不……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一位向来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著称的物理学院士,此刻彻底失態。他一个箭步衝上前,双手颤抖地扶著冰冷的设备,仿佛想確认这一切不是幻觉。
他死死盯著那枚还在插槽里闪烁微光的“伏羲零號”,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嘶哑:
“这……是什么原理?!”
“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这完全违背了他们所认知的一切计算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