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铭记歷史(2/2)
这些都是武当的外门弟子,以及附近的有志之士,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受过武当恩惠的,当看见元兵来的时候便已按捺不住了,张翠山夫妇一来,更是一呼百应。
士,为知己者死。
“好!好啊!好五弟,果然没让我失望!”
宋远桥看完信,激动得热泪盈眶,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
武当山下,元军大营。
河南王王保保,身著一袭玄色蟒袍,面沉似水地坐在帅位上。他那张素来俊朗的面容,此刻布满了阴霾。
他已经在这里耗了整整三天了。
三天时间,他派人劝降了三次,结果每一次,派去的人都被武当那群臭道士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地跑了回来。
“王爷,那武当派冥顽不灵,依末將看,不必再跟他们废话了!直接下令攻山吧!区区一个江湖门派,就算有些高手,又岂能挡得住我三万大军的天威!”
下首一名络腮鬍子將领,恶狠狠地说道,脸上满是不耐烦。
王保保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他何尝不想立刻攻山?
这一次,他几乎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
光明顶一役,汝阳王府精心扶持的海鯊帮全军覆没,让父王在朝中大失顏面,皇帝的猜忌与不满,已经毫不掩饰。
而江南之地,玄武军吞了陈友谅,张士诚趁势在江南做大,整个天下,已然有了分崩离析之势。
若是再拿不出像样的战绩,他爹的兵权,恐怕就真的保不住了。
他经过多方查探,才最终確认,张三丰那老怪物,確实是闭了死关,短时间內绝不可能出山。而武当新任的那个妖孽掌教宋青书,又恰好远在少林。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些年他自然也察觉到了,如今各大门派,尤其是以武当为首的六大派,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厉兵秣马。
与其一个个去收拾,不如擒贼先擒王,直捣黄龙,一举將武当这根最大的钉子拔掉!
只要灭了武当,便能极大地打击天下反元的声浪,震慑那些摇摆不定的江湖势力。
所以,他借著为金刚宗討要《龙象般若功》这个由头,尽起麾下精锐,日夜兼程,兵临武当。
“传令下去。”
王保保终於开口了,声音冰冷,“给他们最后一个时辰的时间考虑。一个时辰后,攻山!”
“是!”
……
一个时辰,转瞬即逝。
当最后通牒的时间到来,武当山上,依旧是毫无动静。
“攻山!”
王保保的耐心,终於耗尽。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向前一指,下达了冷酷的命令。
“呜——呜——”
苍凉的號角声,响彻山野。
“杀啊!”
山下,数千名元军士卒,手持盾牌和弯刀,如同黑色的潮水,吶喊著,发起了衝锋。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他们是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是百战精锐,而对面,不过是一群常年待在山上,念经打坐的道士。
然而,当他们衝到半山腰一处狭窄的隘口时,噩梦,开始了。
“放!”
隘口上方,传来一道喝声。
只见武当派的清风和明月,此刻竟各自穿著一身战甲,手持令旗,有模有样地指挥著。
隨著他们一声令下,隘口两侧的山壁上,突然冒出了数百名手持强弩的武当弟子。
“咻咻咻咻!”
根本不给元军反应的时间,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地罩了下来。
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名元军,瞬间被射成了刺蝟,悽厉的惨叫声响成一片。
“举盾!举盾!弓箭手,还击!”
带队的元军百夫长惊怒交加地吼道。
元军训练有素,立刻举起盾牌,形成龟甲阵,同时稀稀拉拉地向山上射箭还击。
然而,武当山的地形实在太过险要,他们仰攻,箭矢的力道和准头都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对山上的武当弟子造成有效威胁。
“第二队,准备!滚石!檑木!”
清风再次挥动令旗。
早已准备好的武当弟子们,合力推动早已准备好的巨石和合抱粗的圆木。
“轰隆隆!”
巨石和檑木,带著千钧之势,从陡峭的山坡上翻滚而下,所过之处,元军的盾阵被砸得七零八落,人仰马翻,骨断筋折的哀嚎声,不绝於耳。
“这……这他娘的,是道士?”
后方观战的元军將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哪里是江湖门派?
这分明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守城!
陷阱布置,弓弩齐射,滚石檑木,一波接著一波,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帮道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打仗了?
他们哪里知道,自从宋青书执掌武当以来,便有意无意地,用后世的军事理念,对武当的防御体系和弟子进行了改造。
这些守山的弟子,每天除了练武,还要进行队列和阵型操练。清风和明月这两货,更是被宋青书当成未来的將军在培养,天天抱著几本兵法书啃。
为的,就是应对今日这种局面!
第一波攻势,被轻而易举地瓦解了。
王保保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传令,命神箭营上前,火力压制!再派两千人,从侧翼的悬崖峭壁,攀爬上去!”
他就不信,这武当山,真是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