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找到野猪窝(2/2)
收拾完了这一片之后,阎解成又发现了一处野猪取食处,这是一片巨大的櫟树林,厚厚的落叶层下有大量橡果,看来野猪主要要靠它度过寒冬,因为野苹果和野梨之类的很快就会腐烂,而栗子虽然能过冬,但数量比较少,不象这橡果,这么一大片,好几个山头都是,完全够这猪群过一个冬天。
其实橡子果人也能吃,但这东西说实话不好吃。棒子麵虽然也难吃,但还能下嗯,橡子面嘛,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据说古人食用橡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但橡子不好吃大家都知道,只是在不得已时才被用来充飢。
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媼嘆》,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傴傴黄髮媼,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復几蒸,用作三冬粮。”
描写一位老农妇因粮米被官府搜刮盘剥殆尽,只好靠拾橡子聊充飢肠。
唐张籍《野老歌》云:“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说的是老人家中土地少且庄稼长得不好,赋税又多,没有粮食吃,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飢。
现在的人除去极个別的去捡橡子吃,几乎没有人去吃这东西,毕竟加工水平不到,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不太行。
橡子面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一定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较低,而脂肪却恰恰是目前眾人需要的。橡子面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目前大家吃的纤维素都超標了,虽然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维生素e等,有助於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这些说实话,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谁也没功夫去研究这些东西,这时候的专家是真的专家,他们只会研究机器,研究武器为国家做奉献,绝对不是现在的某些砖家,只剩下嘴了。
因此阎解成直接就没捡,穿过櫟树林,又走了几个山头,发现了一条通道,这是一条通往深山的兽道。看来这野猪王还真具备一定的王者风范!
首先选择这一块地方称王,平坦的山坡可以与后宫佳丽嬉戏,附近有丰富的食物供自己和后宫及后代享用,如果有强敌来袭,打不过可以撤退进入深山,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真乃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发现了野猪的后路之后,阎解成终於有了办法。
我有系统给的?头!这不就是让我挖陷阱的吗?轻轻鬆鬆挖个陷阱,然后捉上几头野猪回轧钢厂转正!
拿出?头,在路中间开始挖起来,可是想的简单,这光有?头还缺少一个铁锹啊,光把地给刨鬆了,可是土还在那里呢。
刨了一阵之后,阎解成无奈放弃了,这回准备不足,等回去之后在空间里准备一把铁锹,等有时间就来挖呀挖呀挖!挖个大大的陷阱抓个大大的野猪!
既然无法挖陷阱,那就准备些鹿砦吧。
鹿砦是战爭设施,通常分树干鹿砦和树枝鹿砦。通常设置在森林边缘、林间道路和有行道树的道路上。
树干鹿砦主要用以防装甲战斗车辆。设置时將直径20厘米以上的树,在距地面0.6~1.5米处交叉伐倒或炸倒,使树冠朝向敌方,树干与树桩不完全断离,並在折断处用铁丝系连。设置纵深一般不小於30米。树枝鹿砦用以防步兵和运输车辆。可就地设置或移动设置。就地设置是在现地將並列的、直径不小於15厘米的树交叉伐倒,使树冠朝向敌方,並砍掉细枝,削尖粗枝,用叉桩將其固定在地上,移动设置是將伐倒的树运到设置地点,使树冠朝向敌方,並用铁丝和叉桩將其固定在地上。就地设置鹿砦时,要保留部分枝叶茂密的大树,以利於偽装。为增加鹿砦的障碍力和防止敌方拖动,可在鹿砦上张设置刺铁丝、悬掛手榴弹。
可是阎解成没有铁丝也没有手榴弹,更没有打算学著部队上那样布置——关键问题是他不会!
他没有有当过兵上过战场,对於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见过。
他所谓的布置鹿砦只是为了抓头野猪当跳板转正而已。根本用不到树杆鹿砦,虽然野猪衝撞起来比装甲车差不了多少。
阎解成砍了一些手臂粗细的树枝,用?头斜向三十度左右砸进地里,露出地面约五十公分,然后削尖,用草盖住,防止野猪跑路时看到,毕竟对於草丛,这些傢伙根本不怕,直接就会衝过去的。
中间间隔一米左右接连布置了五根,然后在这一排后面距离一米左右两根树枝中间再次插入一根同样的树枝,接连插了六根,这样相当於横截面约半米一根树枝,正好將整条路挡过来。
远离这一个简单鹿砦大约二三十米的距离,再次布置了一个同样的简单鹿砦,全部用野草挡上。一共二十二根尖树枝,自己都这么努力了,估计能抓到一头野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