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教戒律堂,法度钳三教!(2/2)
仿佛听到了某种直指本心的箴言,一股激赏之意几乎要破眸而出!
三清的反应,虽只在一瞬之间便归於平寂。
但那剎那的异样,已足以说明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在他们心中掀起了何等的波澜!
三清同源,一气化生!
这是洪荒至高隱秘,亦是他们立教传道的根基!
然而。
自开宗立派以来,阐、截之別日渐凸显。
门下弟子各承其道,渐行渐远。
多少元会过去。
三清一体更多是停留在口头象徵上。
那份血脉相连,道念相通的一家之感。
在日益加深的门户之见中。
早已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遗忘。
今日。
竟从一个二代弟子口中,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地喊出三教一家!
这声音。
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笼罩在崑崙之上的无形阴霾。
直指那被岁月尘埃掩盖最本源的真相!
玄都感受到那瞬间降临又瞬间消弭的圣道波动,心中更加篤定。
有戏!
他迎著三位圣人深邃的目光,继续朗声道:
“崑崙仙境,乃三清共立之祖庭,非阐教之玉虚,亦非截教之碧游!”
“弟子斗胆叩问,若门下弟子视同门如寇讎,为一灵兽,一灵材,一言语便拔剑相向,恶语中伤,积怨成仇!”
“此等行径,长此以往,崑崙一体之基何在?三清同源之情何存?”
玄都將心中积鬱的忧虑和盘托出,言辞恳切,掷地有声。
他再次深深俯首:
“弟子位卑力薄,虽竭力调解,然深感此等积弊,根深蒂固,已非弟子一人一力所能化解!”
“根源之结,或在道念之別,然门规之疏,约束之缺,亦是关键!”
“弟子惶恐无措,然职责所在,不敢不言!”
“恳请老师、二位师叔示下!三教一家,崑崙一体,此困局,当如何解?”
“此嫌隙,当如何弥?弟子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大殿之內。
再次陷入一片深邃的寂静。
唯有玄都那激昂中带著沉重的话语,仿佛还在殿柱间迴荡。
三尊圣人不语。
自身气息,却若江河澎湃,绵延不绝!
良久。
“善。”
第一个开口的,竟是居中而坐的老子。
他古拙的面容上依旧无波无澜。
但口中吐出的这一个字,却如同大道纶音,带著一种尘埃落定般的认可与讚许。
他目光平和地看著玄都,缓缓道:“玄都,你心系三教,情牵崑崙,明察秋毫,更知大义。”
“三教一家之念,深合吾心。”
显然。
这四个字,说到了老子的心坎中!
元始道音隨之响起,带著一丝深沉的意味:“玄都,男的你有此担当。”
“三清同源,崑崙一体,此乃根本,不容有失。”
“门下弟子之爭,虽为道念碰撞之必然,然失却同门之谊,逾越规矩之限,確需整飭。”
袁术在此刻,同样表达了自身的观念。
通天更是哈哈一笑,声震殿宇,带著毫不掩饰的激赏:“玄都,此言深得吾心!”
“截教有教无类,求的是眾生超脱,非是內斗倾轧!”
“阐教顺天应命,亦非是恃清高而凌同门!”
“你所言,正是吾等立教之本意,此局,確需破之!”
三清圣人,態度已然明朗!
他们认同了玄都的判断。
更肯定了三教一家的根本理念!
这多少年来。
崑崙內的一切是是非非。
他们皆是看在眼里!
可以说。
三清心中,对此也有不满。
如今玄都提出。
更愿为三教一体而一往无前。
这使得三清更为欣慰!
老子平和的目光落在玄都身上,如同蕴含著宇宙生灭的至理:“玄都,你既洞察癥结,心怀破局之志。”
“依你之见,此困局当如何解?嫌隙当如何解除?门规当如何立?”
关键的问题,拋给了玄都!
老子也想考校玄都一番。
这是三教症状!
而玄都身为三教首徒,本就是其之职责。
他倒想看看。
自己这个弟子,究竟有什么办法来解除三教之间的嫌隙。
玄都心中早有定计。
闻言,精神一振,再次抬起头。
呀目光灼灼,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提出自己的构想:
“弟子愚见,欲弥合嫌隙,重整门规,当立三教戒律堂!”
此言一发。
“戒律堂?”
元始眼中精光一闪。
“正是!”
玄都朗声道,条理分明阐述。
“此堂专司三教门规戒律,执掌刑罚赏善!”
“其权柄,当凌驾於玉虚宫、碧游宫、八景宫现有规制之上,直承三清圣諭!”
“堂主之位,由弟子斗胆自荐,或由三位师长另择德高望重,刚正不阿之同门担任!”
“下设副堂主数位,可由阐、截、人三教各推举一至二位金仙境以上弟子担任,共同协理堂务!”
“再设执事弟子若干,由各峰推选公正严明者充任,负责巡查崑崙,受理申诉,查明事端!”
短短几句话。
玄都便言简意賅將戒律堂之根本道出。
他目光扫过三清,语气更加郑重:“戒律堂之核心,在於一律由三位师长亲自擬定,並昭告崑崙。”
“其一,三教弟子,同门相残者,视情节轻重,废修为,逐出师门,乃至形神俱灭!”
“其二,无故残害洪荒生灵、行邪魔之法、祭炼有伤天和之器者,严惩不贷!”
“其三,凡因爭夺灵物、洞府、道法见解而起爭执者,当先稟明戒律堂执事,由执事调解仲裁,不得私下斗法!违者,无论对错,先罚!”
“其四,凡恶意詆毁同门根脚出身、辱及师长道统者,视为挑衅,当受严惩!”
“其五,……”
玄都將他所能想到的,最容易引发衝突的条例一一列出。
核心便是禁止私斗、严惩凶邪、尊重同门!
“戒律堂拥有独立执法之权!”
玄都最后斩钉截铁道。
“凡触犯戒律者,无论出身阐截,无论修为高低,戒律堂皆有权,施以相应惩处!”
“小至面壁思过、罚没资源,大至废除法力、逐出崑崙!”
“重大案件,则由堂主或副堂主联席审议,並最终呈报三位师长圣裁!”
“如此,方能令行禁止,规矩森严,方能约束我三教弟子。”
话落之后。
玄都继续开口:
“弟子深知,道念之別,非戒律可强行抹平。”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此堂规戒律为基,划下不可逾越之红线,至少可约束行为,遏制恶性爭斗,维护崑崙大体之安稳!”
“再辅以师长教诲,同门引导,或可於漫长岁月中,潜移默化,令三教一家之念,渐入人心!”
玄都的方案,核心便是藉助三清圣人的无上权威,设立一个超然於三教之上的强力机构。
以此来约束所有弟子的行为。
为日益失控的同门关係强行套上韁绳!
若是无法度。
三教上下,必然乱套!
甚至。
后续的一系列之事,也將会在这般嫌隙之中渐渐发生。
玄都话音落下,三清殿內再次陷入寂静。
三清彼此间目光似有无形的交匯,大道气机流转。
仿佛在无声地推演著此策的可行性与未来种种变数。
片刻。
“善!”
老子再次吐出一个字。
此法。
的確深得他心。
崑崙,看似寧静祥和。
但处处皆是暗流涌动。
今时今日。
这些弟子便恩怨颇深。
那明日呢?
如此一来,所谓的三教一家,只不过是徒增笑耳罢了。
唯有死死的约束他们,崑崙方能祥和。
“可。”
元始微微頷首,也认可了玄都的想法。
立规矩,明赏罚!
这正是他玉清一脉最重视的秩序!
此法能最大程度约束那些不守规矩的截教门人,维护崑崙清静。
“妙!大妙!”
通天更是抚掌大笑,豪迈的笑声在殿宇中迴荡。
看向玄都的目光充满了激赏,“此策甚合吾意!立规矩,定方圆,不偏不倚!”
“该打该罚,一视同仁,省得我三教中整日聒噪!”
“此堂当立!此律当行!玄都,堂主之位,非你莫属!”
彼时间。
三清圣人,齐齐頷首,曰:“善!”
此字一出。
便如同天道法旨,瞬间烙印於崑崙祖脉之上!
一股无形而肃穆庄严的规则之力,开始在整个崑崙仙境悄然瀰漫开来!
玄都心中巨石落地。
终於!
终於可行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振奋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再次深深叩首,声音带著前所未有的坚定:“弟子玄都,领法旨!”
“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师恩,不负三教一家之重託!”
闻言之后。
“去吧。”
老子拂尘轻挥,声音恢復了往日的平淡。
玄都恭敬起身,后退三步,这才转身。
步履沉稳地走出宏伟的三清殿门。
圣人,终是同意了!
这也是玄都此来的目的。
否则。
凭他玄都去建戒律堂?
凭什么?
三教首徒?
对!
三教首徒,的確是三教弟子共尊。
但是,想要立下法度来约束三教弟子,怎么可能?
真到了那个关头,不仅仅是截教弟子,甚至阐教一方也会群起而攻击。
你玄都算什么东西?
也想要立下法度?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三尊圣人在身后背后。
扯动三尊圣人的虎皮。
这崑崙上下,便再也无人敢反驳!
便是广成子和多宝这两位首徒。
日后,也得乖乖依据法度行事,不敢逾矩丝毫!
玄都心中,终是鬆了口气!
若是此事办成,三教必然不会分家。
后续的西方教崛起,也將不会发生。
想来东方打秋风?
第一个就要问三清同不同意。
而三清,乃是玄都建议。
换句话而言。
便是要问他玄都同意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