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推演结束,淮阴侯兵法(2/2)
但是在苏尘动的那一刻,展现出战斗欲望的那一刻。
韩信就开始他的指挥。
四处逃逸的士卒逐渐有一种奇特的力量,把他们粘合在一起,形成小股的什队。
然后什队成百人,朝著韩信的中军赶去。
原本溃散的大军,有一部分是真正溃散,有一部分是假溃散。
假溃散的逃兵中有一部分选择真的逃逸。
饶是如此,韩信依旧在短时间內拉起一支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如同一张大网,把苏尘的骑兵围困在其中。
苏尘却丝毫不慌,率领精锐骑兵,直接冲阵。
他的兵形势天赋可不差。
韩信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从大军中调出一支亲卫队,遏制住苏尘的衝锋。
这个亲卫队的队长,也让苏尘有些惊讶。
吕布?!
韩信收服吕布作为亲卫队长,训练一支精锐,专门收拾玩兵形势的人。
击溃过霸王的韩信,太明白该怎么对付兵形势的將领。
以他的指挥能力,只要能挡住片刻,就能把对方的大军拆解的七七八八。
事实也是如此。
苏尘被吕布挡住,兵形势的锐气和衝劲被遏制住,韩信迅速调动大军。
一向用来切割敌人大军的骑兵,反倒是被团团围过来的大军分割开来。
韩信的指挥下,苏尘的大军云气被很好的分割开来,然后一点点的碾碎。
二十多万大军吃下两万骑兵,还是包围的状態下。
以韩信的指挥能力,轻鬆拿下苏尘的大军。
砰!
苏尘和韩信从兵道推演中退出。
韩信再次审视苏尘,嘴角微微抽搐,决堤放水、瘟疫扩散、焚城……
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
没有想到看似年轻气盛的一位將领,在兵道推演中十分老辣。
单单一个东躲西藏、避而不战,就让韩信对苏尘的评价上一个档次。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可惜,很多人对自己没有逼数,单纯地大军团指挥。
韩信自信找不到第二个敌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指的就是他的指挥能力,有效指挥极其高。
大军团指挥从来都是重在大方向的把控,处理细节反而是其次。
能够做好大方向的把控,就能成为一方名將。
再对细节有一定的理解,就能达到李靖、卫青这样的水准。
韩信是大小兼顾的代表。
但是往往很多將领,连大方向都看得迷迷糊糊,別说处理细节。
看清楚大方向,再辅佐战术,方才是一方名將。
“你的指挥水平不谈了,率领几万大军就是莽,典型的兵形势。”
“这种水准吊打九成的將领,可遇到本侯这种,隨便拉几个猛將挡你一会儿,你就没有任何的活路。”
“不过一直避免和本侯正面作战,你倒是看得很清楚。”
苏尘微微頷首。
他又不傻,同样是数十万的大军,他只能做到指挥將领的水准。
处理细节的能力远不如淮阴侯。
真要是正面交手,除非是兵力十分悬殊,苏尘才可能有一线希望。
在战局最开始,苏尘也能尽起冀州、兗州四十万大军。
但是没有意义,送上去就是一块大肥肉。
蠢材才会那样做。
韩信长嘆一声,神汉现在的將领,除却卫霍之外没有一个能看的。
什么李广、赵食其,都是二流水准。
战爭的天赋从一两次战爭就能看出来。
那种在多种战爭歷练出来的“老將”,也就能靠经验虐虐垃圾新人。
真正的名將,强的不是其他,而是战爭的思维。
苏尘目前就已经具备名將的资质,稍加训练一二就是一位名將。
交手的过程,韩信就觉得很难受,这一场仗打得很彆扭。
但是这种彆扭恰恰是苏尘的战略部署导致的。
韩信可以断定,苏尘未来是一位大军团指挥级的名將。
真正的兵权谋大家。
韩信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古朴的木牘竹简,上面刻著鎏金大字。
《淮阴侯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