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界雏形(1/2)
广成子得了“诛仙剑”。
赤精子拿了“戮仙剑”。
玉鼎真人带走“陷仙剑”。
道行天尊持“绝仙剑”。
这四柄剑自封神之战后,一直由他们各自保管镇压。
当然,通天教主只需一个念头便可將其收回。
可这些年来,四剑从未有异动。
这也成了封神之后,通天教主与阐教之间的一种默契。
然而如今,元始天尊突然下达如此命令。
不由得不让白鹤童子心生疑虑。
这位童子一边暗想,这几日要格外留意东海方向的动静。
一边化作一只白鹤,振翅飞出崑崙山。
待白鹤童子离去之后,元始天尊缓缓闭上双眼。
“通天……”
低声念了一句,神识已然游离於天地之外。
但很明显。
无论是圣人本身,还是天庭眾神。
乃至整个三界中那些正在议论通天教主那一剑的大能者们。
谁也无法料到。
通天教主那震撼三界的一剑。
竟只是为了掩盖他新收的小弟子的真实来处。
三日后,碧游宫中。
对许凌渊而言。
他並不知道,因通天教主的那一剑,三界之中已有无数大神通者心起波澜。
事实上,正处在深度入定中的他,甚至不知道那一剑的存在。
毕竟,那是圣人亲自斩出的一剑。
若不想打扰他的修行,他又怎会察觉丝毫异样?
三日过去,他逐渐从定中醒来。
细细感知体內变化。
“直接踏入天仙境界了吗……”
藉助內视之法,以及通天教主传授的诸多手段。
他隱约看到自己头顶显化的那枚虚幻道果。
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感慨。
无漏道果,天仙之证。
不过短短三日光景。
许凌渊,从一个毫无法力的凡人,一路修行至天仙道果。
这种速度,虽不能说是三界从未有过——毕竟那些远古先天神灵中,有人出生便是金仙——但若放在如今的三界来看,已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三界的修行之路艰难万分。
练气、化神、返虚、渡劫、地仙、无漏天仙、不灭金仙、太乙真仙、大罗金仙、无量准圣,直至混元圣人。
每一重境界,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每一步突破,都如登天般艰难。
尤其是自从那场“封神量劫”之后。
诸位圣人亲自下场爭斗,大战几乎將天地崩裂,重演地水火风之混沌。
虽然后来有鸿钧道祖出面平息纷爭。
但三界中的灵气却因此骤减。
所以,如今的大罗金仙、太乙金仙、乃至准圣,早已不再现身於世。大多隱居道场,闭关苦修。
在这样的环境下,金仙便已是三界公认的强者。
至於天仙,在人间已可逍遥自在。
更令人惊异的是,按原本的天地规则,地仙若要在凡间成道,必经天劫方可晋升天仙。
但在许凌渊身上,这一切却不適用。
他所处之地,乃是碧游宫——圣人道场!
只要圣人心念一动,天劫便可彻底抹去。
“九转金丹能助你初入天仙之境,但法力的运用、神通的掌握与对天地的感悟,仍需你自己摸索。”
此时,通天教主的声音在许凌渊耳边响起。
“你且去『翦云殿』静修,稳固法力。”
说话之间,他也抬手指向了许凌渊。
“此后,每七日来听我讲道一次。”
通天教主言语温和,並无传闻中那位杀伐果断圣人的冷酷之意。
事实上,他对弟子一向如慈父般和善。
否则,昔日也不会有万仙来朝的盛况。
更何况,他察觉到许凌渊的存在,竟为截教的气运增添了一丝“未知”的可能。
於是,这位圣人对他更是极为重视。
“每七日……来听道一次?”
听到这话,许凌渊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毕竟,通天教主所传授的知识,已不仅仅是修行之道,还包含了整个三界的奥秘。
上古时期,圣人讲道的情形也被记录在案。
即便是以爱护弟子著称的通天教主,当年也是五百年才讲一次道。
至於重视礼教与圣人威仪的阐教,更是要等上三千年才会开讲。
每一次圣人讲道,都是名副其实的三界盛事,无数修士云集,共赴盛会。
而现在呢?
通天教主竟然让他每七天就来听道一次。
就算要特別照顾,也不至於如此频繁吧?简直像是专门为他一人开了个灶台,还让他长期住下来了!
不过心中虽有惊讶与感慨。
许凌渊的动作却毫不迟疑,立刻向通天教主深施一礼:“多谢老师,弟子必当勤勉修行,將来为我截教增光添彩!”
虽说当初拜师时,他內心未必全然纯粹。
但经歷了这样堪称破格的待遇。
他对通天教主自然心存感激。
所以此时这一声“老师”,完全是发自內心的称呼。
这个截教小师弟的身份,他是认下了!
“嗯,你去吧。”
通天教主听了,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
隨即,许凌渊按照通天教主的安排,前往碧游宫深处。
作为圣人的道场,碧游宫內自有非凡气象。
其中偏殿多达三百六十五座,正好应和周天星辰之数。
每一座都可称得上是顶级灵地道场。
许凌渊驾云而至的翦云殿,便是其中之一。
殿內布置雅致,处处可见道文符印,香炉中燃著道香,蒲团静静安放。
但他进入殿中后,並未第一时间打坐修炼,也未尝试运用神通法力。
虽然他对如今的修为確实感到兴奋。
毕竟他已经真正成仙,而且还是天仙境界!
放在前世,那就是活生生的“神仙”!
可相比之下,他更清楚眼下有一件更为要紧的事情。
那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