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不可解的难题(1/2)
大巫祝的话巧就巧在他从头到尾没半个字反对王扬,也没一句质疑他身份的话,反而站在维护神使、尊崇盘王的立场上,既避免了挑战王扬权威而引火烧身,又名正言顺地把神使真假问题拋出来,让小巫祝无从反驳,只能勉强说道:
“祝师所言虽是,但圣会——”
大巫祝淡淡一笑:
“放心,我都梦到了。”
短短几个字如石子投湖,在人群中引起阵阵涟漪。许多蛮民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今日之事早有预兆,怪不得大巫祝会走出祭洞来说这番话,原来这就是命定的安排!
小巫祝也僵在原地,大巫祝常能梦到未发生之事,他既然都梦到了,那自己阻挡又有什么用呢?难道说今日打断圣会的事是必然发生的吗?那后面还发生了什么?小巫祝有心询问,却又担心大巫祝藉机弄出什么事端,无措之下,只好回头望向王扬。
大巫祝不再理小巫祝,抬手一招,三名佐巫捧著三只古木长匣上前,高高举起。
木匣色泽沉黯,表面上刻著早已无人能识的古老纹饰,甫一出现,便吸引了眾人目光。
大巫祝朗声道:
“这匣中藏著智蛮乌启圣师留下的三道『不可解的难题』。当年我部坚守盘王道,从武陵迁出,万里跋涉,转至宜都。彼时林莽未开,豺虎环伺,正当上下同心,奋力求存之时。但却出现了几个暗存非分之想的奸人,自称神使,蛊惑眾心。短短两个月,称神使者有五,互爭权柄,都说自己得了盘王真传。以至部眾刀兵相向,父子兄弟,各为其主,手足相残,廝杀难解,尸骸阻塞溪流!险些让我宜都部基业,毁於一旦!
亏得乌启圣师沟通天地,得到神启,立下三道『不可解的难题』,以试真偽。所谓不可解,即是言明凡尘之人无法解答,唯有得了盘王庇佑的神使,才能勘破玄机。那些假冒的奸人哪里能解得?不是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就是胡乱作答,漏洞百出,顷刻间便现了原形。部民这才知被骗,將这些假神使乱刀分杀,內斗之祸,自此平息。
乌启圣师將这三道难题封存於木匣中,命掌祭巫祝,世代相传,言明日后若有真神使降临,必能解开此题;若再有假神使作祟,则以此为验,可立知其偽。所幸数百年来,再无人敢冒神使之名,此匣便一直封存至今。如今,真神使已降临我部,此物本已无用。神使更曾传过明諭,言神使只有一人。除神使之外,任何自称神使或者宣称得了盘王神旨的人,都是褻瀆盘王的偽信之徒。那此物就更无用了。
可日后若有大奸大狡的妄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此事,妄想凭著解开难题,掌控宜都部。然后巧舌如簧,打著盘王的旗號,编出什么像『盘王有命,再遣新使』或者『神使繁忙,盘王新命一人,暂代神使之职』这等新巧奸诈的谎言,说不定真会有愚笨之人,一时糊涂,被其矇骗。
到时他要求解题以验真偽,若再取出此匣来验证,岂非是对神使諭令的不信任?毕竟神使说过了,以后自称神使的人都是偽信徒,那怎么还值得再验呢?可若不验,又是掌祭巫祝的失职,愧对先圣嘱託,也愧对歷代掌祭先巫薪火相传的使命。”
大巫祝话音稍顿,眉头微皱,仿佛在思索办法。隨即眼光一闪,仿佛豁然开朗般,话锋一转:
“那不如就由神使当眾解出此三题?这样既真正应了乌启圣师留下的神启,使宜都部上下,见我神使才智超凡,神跡昭然!又能永绝奸恶邪小的覬覦贪妄之心,將『解题成神使』这条路彻底堵死。自今而后,凡有再敢称神使的,必是奸邪瀆神之人!直接格杀勿论,不必再验!”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大巫祝黑袖一挥,显出一种斩钉截铁的威严。隨即收敛厉色,转向祭台,向王扬一礼,语气转为恭敬:
“当然,若神使不愿解此三题,那我马上將木匣带回祭洞。究竟如何做,全凭神使示下。”
大巫祝这番话,真假参半。
乌启確有其人,是宜都部从长沙武陵迁到荆州宜都之后的首任大巫祝,与圣蛮拔丹齐名,被蛮民们称为『智蛮』。他曾用三道『不可解的难题』平息神使並立之祸,也是实事。但並没有什么令歷代掌祭巫祝,世代相传,来验神使真偽的事,这纯粹是大巫祝以偽混真,挟史自重。
当年诛杀假神使、平定內乱之后,宜都部元气大伤,一方面,三大族长在乌启的有意推助之下,瓜分权柄,形成微妙制衡,任何自称神使者,都会成为三家公敌;另一方面,乌启也宣称神使暂时不会临世,同时立下酷刑严规,又是统一信条,又是灌输神意,再加上假神使之乱的血色记忆,与盘王信仰的逐渐加深固化,渐渐也就没人敢冒充神使了。
所以乌启根本不会让继任的大巫祝们拿著那三题去验证一个个神使的真假,因为他要的本就不是“验神之法”的绝对,而是“无神可验”的稳定。在他的一番操作下,別说假神使没有,即便真神使出现,但在三族长和巫祝的共同矛头之下,也不敢冒头。
谁敢说自己是神使,谁就站在宜都部最强的四股权力之外,久而久之,便再没有敢说自己是神使的人了。而那三道能验神使真偽的『不可解的难题』,也就隨著『歷史使命』的完成,在包括乌启在內的四股权力之有意隱藏之下,泯没在时间长河中了。
故而数百年来,蛮部虽然流传著乌启智破假神使、解开內斗的故事,但却没人听说过什么『不可解的难题』,不过大巫祝说完,怀疑的人倒不多,因为大巫祝掌祭又掌史,所以此秘事由他讲出来,也顺理成章。(中原王朝上古之时,也是巫史相通的,所以即便至汉时巫史已分,但司马迁仍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此上古巫风所遗。)更何况大巫祝把实物都带来了。
这实物是大巫祝从祭洞藏品中翻出来的,题目他事先看过,確定没人能答得出来,所以才拿来难王扬。嘴上说全凭王扬示下,但若王扬拒绝,岂非心虚之明证?
几个族长都看出此关节,大多数蛮民则不疑有他,反而期待见识到智蛮乌启的难题与神使展现超凡智慧;少数心中对王扬神使身份存有疑虑,却被大势裹挟而不敢表露的人,则希望藉此机会,看看王扬究竟是不是神使。
至於宝月则暗思一会儿变起,该如何彻底诛除大巫祝一脉。
王扬本来就预备好了后手,防著大巫祝生事。虽然没想到他弄了这么一出,不过也没关係,不妨先看看题目如何,答出有答出来的妙处,答不出自有答不出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