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归人(2/2)
意识到是太后娘娘在唤我,我连忙从遐想当中回过神来,朝太后告歉。
太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当我是累着了,把一盘荔枝推到我面前,宫女刚刚端上,银盘下面铺的碎冰块还在冒着白气。
“新贡的荔枝,尝尝。”
“如今这个月份,还有荔枝吗?”我笑了笑,捡起一颗荔枝,剥了起来。
“瑛儿知晓你爱吃,前段时间叫广西贡的。”
剥好的雪白荔枝肉还冒着冷气,我还未吃,忍不住眉头紧蹙。
虽说是九月,不似夏季暑热,荔枝难以储藏,但从这么远的地方运来,需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又要寻得晚熟的荔枝树,在当地恐怕也是经官动府。
想到这儿,我把手中的荔枝放回原处,转了一圈推到太后面前,笑着说道:
“瞧我这记性,家里大夫讲蘅这年纪,最怕甜食,加上虚火旺盛,荔枝之类的,蘅早就戒了。”
六月的时候,萧丛让商会往应京运了一批荔枝售卖,我在家狂炫了一大堆。看来为了这句谎,以后都不能吃荔枝了……
“好歹是瑛儿一番心意。”太后低头瞧了一眼,直接拈起那枚剥了壳的荔枝,塞到我嘴里。
我一个不防,已经入了口,只好硬着头皮嚼几口咽下去。
哇哦!不愧是皇家贡品,酸甜可口,汁水饱满,一颗就让人上瘾,忍不住想再多吃一颗。
我控制住表情,收敛住惊艳到的眉毛,在掌中吐出果核盖在桌面上,不露声色地搁置了那盘荔枝。
不得不感叹太后真的和阿瑛的行为举止好像啊,都喜欢把水果硬塞到我嘴里,跟喂狗似的,管它三七二十一。
“梆梆梆……”一曲落幕,新的一幕即将开场。
哦,好像是太后安排的那出《武家坡》。
其实我还蛮欣赏这场戏的曲调的,但是薛平贵十八载后归来调戏王宝钏的戏码,我实在欣赏无能。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后面的《汾河湾》,轻松有趣,两夫妻有趣得很。
不过说起来,我扮作他人重返应京,唔……好像也挺过分的。
《武家坡》嘛,我记得无非是薛平贵来寻王宝钏,在坡上戏耍一番,才到寒窑前与她相认,《进窑》一折,亦是堪称经典。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哇……”我躺在椅背上,伸直脚背抻了抻腰,打了个哈欠。
虽说不满而立之岁,我也已是两鬓斑白。
美人迟暮将军老,我也算是占全了。二十多岁的年纪,一身伤病,恐怕现在再叫我提刀上阵,比起年少时总要吃力许多。
我听着台上的咿呀戏腔,耳朵一阵新奇,端坐起来。
“听出来了?”太后瞟了我一眼,开口问道。
“这调子……似乎不是京音啊?”
“嗯。”太后点了点头,剥了几颗荔枝吃起来,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此乃拉魂腔,演的京音原本。瑛儿知晓你是兰陵人氏,当初特意寻了这个柳琴戏班,权当寄托哀思。她本以为再无用武之地,没想到你尚有归来之日。”
我不禁沉默半晌。
阿瑛从前只知晓我编造的那番身世,自幼在兰陵老家长大,及笄后才回了辽东萧家,然后随父来到应京城,入住新造靖远伯府。
其实兰陵有何风物,我不甚知晓,只为了萧丛萧蓉二人去过几次,细问下去自然会被戳破,可是阿瑛又怎么会想到我骗了她?
现在阿瑛知道我是契丹血脉,她手下的锦衣卫耳目通达,若要想查,怎会难查?
我仗着太后的庇护,锤死了囚禁于皇宫的女真首领,这事儿太后自然一清二楚,想必近来也听到了些风声,她不会想不明白。
“陛下既然知晓,可是要向蘅问罪?”我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着太后。
太后看了我半天,神情复杂,主要是无语。
“你这个没心肝的小畜生。”说罢,太后把口中的果核一吐,翻了个白眼,扭过脸去。
我还有几分摸不着头脑,太后没好气地吩咐我接着听戏,我对太后的气不明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看下去。
台上薛平贵一身蟒袍,官靴宝剑,立于寒窑门外,正与王宝钏相认。
先是在窑门外自述出身生平,再是在外征战的经历,夫妻终于得以相认。打开了窑门,二人感叹相见不识,容颜易变,满是悲戚。
“妻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一听到这一段,我不免悲从中来,手掌抚上眉角掩饰情绪。
太后似乎也看出我的情绪变化,我刻意躲避她,不想别人看出我的悲伤之意。
“这两出戏,是瑛儿安排给你的。”太后冷不丁提醒道。
台上的王宝钏叫窑外的薛平贵向后退去,退一步,再退一步,终至无路可退,无路可退,叫薛平贵如何是好?
那王宝钏悲恸道:
“后面若是有路,你……你也不回来了啊。”
热泪瞬间盈满我的眼眶,我掩面泣不成声……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