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1035章 《泉》

第1035章 《泉》(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业 我怎么还活着? 无尽债务 LOL:这个男人太听劝了!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宅男侵入動漫世界 乞丐的大小姐生活(虐男NPH) 虫飨(触手虫族女攻 nph) 垃圾回收(出轨h) 衣冠禽兽故事集(短篇)

第1035章 《泉》

再往下则是特效三——

【艺术的可能性:艺术是关乎于思考的,多数情况之下,艺术作品的赏析从来不具有唯一的答案,从现在起,你可反复在同一张作品之上使用书画鉴定术,你将慢慢看到你初时曾无法看到的东西。所有的那些真实的、虚假的,呕心沥血、故弄玄虚的……】

【一张作品蕴藏着不同的可能性,卢浮宫里被众人所环绕着的油画,也许有人看到的是一片苍白。也有可能,小孩子随手涂鸦,落在父母的眼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

【你自身了解的越深刻,你看到的也就越多。】

信号灯由红变绿。

顾为经踩下油门,黄色的polo车便慢悠悠的顺着街道开了出去。

“当你所了解的越多,那么你所看到的也就越多”——顾为经一边顺着车流前行,一边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

过去的几个月里,每当遇到特别有意思的作品、每当遇到特别无聊的作品,顾为经便会丢一个书画鉴定术上去。

有些时候,不管遇到作品到底有意思还是没意思,单纯心念所动,抱着法布尔观察昆虫式的学科精神,顾为经也还是会顺手丢一个书画鉴定术上去。

他就这样开着他的车,穿行于城市街道巷弄。

在没有事要做的周末,顾为经会慢悠悠的开着车,就这么一直开到慕尼黑甚至维也纳去。平常的日子,顾为经也会抽时间到四周的各种艺术空间转转。

他就这样看着系统面板上的书画鉴定术的进度条向前滚动,直至今日彻底堆满。

他去过汉堡博物馆岛上的那几家著名的展馆,也在廉价的跳蚤市场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下午。

好的作品,坏的作品,这段时间顾为经见到了太多太多。

到最后,顾为经开始询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什么作品是好的作品呢?

放在博物馆的作品展示的就是好的作品,放在跳蚤市场里的就是坏的作品。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

也许大家不会在口头上把这样的观点直白的表现出来,人们心中会觉得这显得过于功利化,但这是仿佛是一种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共同维持的社会潜意识。

顾为经极少极少,能看到有人对那种辉煌壮丽的博物馆里馆藏的作品评头论足,而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小画廊乃至跳蚤市场里又会经常的发生。

它肯定和能够被博物馆馆藏的作品往往是经过层层严苛筛选有关,也和人的心态有关。

但如果用这个框架去衡量所有作品的好坏,又会显得非常荒谬。

那人们就会发现,1890年的梵高的《向日葵》是一幅极为糟糕的作品。而在一百年以后,1990年代的《向日葵》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

它们又完全是同一幅画。

基于完全相同的逻辑,能在大美术馆里开个人展览的就是好的画家,不能在大美术馆里开个人展览的就是坏的画家。能在嘉士德、苏富比拍卖行里卖出天价的就是好的作品,在跳蚤市场上也无人问津的就是坏的作品……等等,等等,这一切评价标准看上去都无法准确的界定出“好”与“坏”之间的差别。

那么笔触、光影,色彩,透视……

乃至情感?

这些东西更加接近一个客观且相对衡定的标准,笔触好就是好,笔触坏就是坏,透视描绘的足够精准就是足够精准,形体变形就是变形。

无论是1890年的《向日葵》还是1990年的《向日葵》,在这一点上,两者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如果画作本身保存得当,没有任何物理性的损毁,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2090年,它还会是原来的那幅《向日葵》。

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以前书画鉴定术所给出的评价内容,也是如此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它不以顾为经个人的主观情感而发生改变。

它是一枚炸弹,是一把重锤,它以无可阻挡的力量炸过去,把整幅画上的笔触与光影炸成万千碎片,让顾为经细细的拆解,一点一点的鉴赏与临摹。

可是。

这套精确评价体系似乎还是在部分艺术作品面前失效了。

有些作品就是没有任何笔触,就是没有能让书画鉴定术“炸”的东西。

它所传递的情感也更加接近抽象化的理念,而非个人化的爱恨。

它和传统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就比如杜尚的《泉》和安格尔的《泉》之间的差异。

笔触这套评价鉴赏体系放在安格尔身上有效,放在杜尚的身上就会很奇怪。

无数艺术从业者饱含热泪的表示,杜尚的《泉》也许是整个二十世纪西方艺术世界最伟大,最有冲击力的一件艺术作品。

而那所谓的伟大的“泉”,就只是杜尚扛了个男用小便池过来而已,理论上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厕所里的小便池都没有差别。

顾为经可以自豪的说,他男厕所应该有一定发言权。

他去男厕所的次数,大概率……好吧,用不着什么大概率,他百分之一百肯定去男厕所的次数要比他去美术馆的次数要多,也肯定要比他使用书画鉴定术的次数要多。

在这件事上,他算是行家!

顾为经见过包含深情的称赞杜尚的同学。

而迄今为止,在这个拥有成千上万样本的模型里,顾为经尚且还没有在上厕所的时候,见到有哪个大哥扑上去,抱住小便池,感动的痛哭流涕。

某天要是他真的走进洗手间,抬头就遇上了有人抱着小便池感动的大哭,高喊“啊,多么伟大的作品”。

顾为经的最可能的反应,应该也不是激动的冲上去,想要和这位不同凡响的艺术天才认识一下,好好交个朋友。

他更大的可能是转身拔腿就走。

“这个世界真危险!”

还有极简主义的那些画作。

达达主义和极简主义的内核本质之上近乎相反,一者充满私人情绪化的表达,一者追求剥离所有情绪化的表达,让艺术去回归客观、理性、秩序本身。

同时,二者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样貌,在一些特定的角度去观赏,又会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面对不同的艺术展品的时候,无论台上摆放着的是一张刚刚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招贴画,还是一幅只有几个笔触,几个色点的作品,甚至干脆是一张白色的画布。还去在哪里分析笔触,分析光影,看上去都是特别傻乎乎的做法。

它们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好的作品?

这还是取决于你到底想要怎么定义“好”这个概念。

非要论证被评论界吹上天去的“伟大”作品的伟大,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这压根就不是一幅好的作品,评论家说的都是一些屁话,画家画的也都是一些屁画——同样是一个答案。

它可能还是一个比看完展后,冲进厕所,抱着男厕所的小便池哭更好的答案。

但它们一定是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作品。

绘画画的到底是什么?

顾为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它是一种笔触、色彩、光影,还是一种态度与精神?历史上很多艺术领域的工作者,内心之中都对此有过不同的观点。

有些人就认为,什么笔触,什么光影,通通全都是在那里鬼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你对死灵法师有意见? 要她认错?乔小姐的白月光杀来了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八零娇妻嫵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 我将异世界伪装成了游戏 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 我不是天才刑警 又见山海 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