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横刀十六国 > 592.第590章 海岛

592.第590章 海岛(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快穿】見招拆招 卿与倾禾(古言 女扮男装 宅斗 1v1 HE 双洁 破案) 怀宁 灵儿(骨科) 岁岁平安(古言1v1 h) 冥王囚亲(1v1,h) 在耽美文里为了不OOC苟且偷生NP H 【SD】灌篮高手-海棠未雨 我在仙侠世界嗑CP的日常

卢循士家子出身,一眼就看出此地的重要。

北面是百济,东面是新罗,南面是倭国。

若能以此地建设军港,为水军中转补给,日后可凭此岛攻略三国。

奏表末尾,还附了一张地图,大致描绘出耽罗所在。

李跃一对比,不就是后世的济州岛?

虽然梁国大力发展海航,但还处于摸索阶段,海船动辄遭遇风浪,掠夺百济、高句丽问题不大,但掠夺倭国、新罗则有些鞭长莫及。

如果有耽罗作为中转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李跃记得倭国盛产金银,似乎就在耽罗南面的九州大岛上,反正离的也不远,有此地作为前出之地,倭国就逃不了大梁的手掌心。

卢循这小子还真是一员福将,难怪历史上能跟宋武帝掰掰手腕,历史上他们这一伙儿海贼也是占据舟山群岛,攻掠江东……

“升卢循为耽罗督,横海都尉,留驻当地,负责建设军港城池,辽东物资全力支持耽罗。”李跃心情大好。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缺什么来什么。

中原最缺的就是金银铜等金属,有了倭国的矿藏,能进一步支持梁国的五铢钱体系。

五铢钱与黄金绑定,黄金越多,经济就越稳定,越发达。

不过转头一想,其实这些东西从古至今都在,只是很少有人抬头望向海洋。

华夏历来重陆权而轻海权。

唯独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跃深知海洋的重要。

即便不下南洋,东海一定要牢牢攥在手里,大梁至少要开这个头。

“耽罗的确位置极佳,有此地为基,事半功倍,臣建议派出使者,察探倭国风土形势,或能再收奇效。”崔宏拱手道。

派出使者就是交流,倭国什么档次,还要李跃先派使者去找它?

这种自降身价之事,李跃绝不会做。

大国就要有大国的底气和威严,这年头最好的交流方式是刀剑。

东汉光武帝时,倭国就有使者入华夏,光武帝嫌他们矮,赐名倭国,还赏了一块金印,流传后世。

至曹魏,魏明帝又封“亲魏倭王”……

交流多了,这帮人也就发展起来了。

要知道倭服在倭国称为“吴服”,从哪里传过去的,不言而喻。

“使者就不必了,朕没打算与他们建交,此地之人以后皆为我大梁奴隶!”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一旦倭国崛起,肯定会觊觎大陆,这是地缘战略决定的。

三百年后的盛唐,他们就敢发动白江口之战。

李跃没兴趣占领这块土地,性价比不高,占领了还要建设,客观上促进了他们的发展,中土尚有如此之多未开发的土地,李跃没哪个精力。

有这功夫还不如大力经营玄菟,占领整个辽东。

事实上,倭国可耕种的土地并不多,所以历来华夏王朝对它没什么兴趣,唯一的优点就是金银矿藏多。

以后倭国当成大梁的下水道即可,掠夺人力、矿产,滋养华夏。

一个名族和国家的崛起,必然伴随其他名族的苦难。

大仁不仁,李跃只对华夏负责。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诱他,成劫! 撩完就跑?律政大佬今晚想睡床 一胎三宝:绝嗣太子红着眼求名分 我才不要做病娇兽夫们的玩具 王妃游街惨死后,全家后悔求原谅 夺凤位,废养子,贵妃娘娘扶摇直上 想吃绝户?看到弹幕后我端了伯爵府 重逢夜,被太子爷亲红温了 好孕福妻嫁首长,绝嗣前夫气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