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真凶其实是他?(2/2)
最后一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在他们把约翰押到荒郊野外,那辆安排好的卡车驶过来,明明有警方直升机后援,米尔斯近在咫尺,嫌疑人约翰被上了手脚拷,一片平地毫无遮挡众目睽睽下也根本无法逃脱。沙摩塞却做了一个最奇怪的选择,他一个人跑过去,拦车,跟司机说话,而且拿到纸箱后明知不是炸弹却要求直升机和所有单位后退,不得靠近。
而且在约翰告诉米尔斯说纸箱里是他妻子的头时,约翰表面上在劝米尔斯,实则和约翰合作击溃了米尔斯的内心防线促使其开枪。为什么?很简单,如果老警察真的想要劝阻米尔斯射杀变态约翰,就会在变态说盒子里是他妻子的头的第一时间否认这件事情。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在对方已经被刺激,极度激动可能会做出极端行为的情况下,要做的是稳住对方的情绪,再说别的。
他没有,他甚至没有任何解释,这是最奇怪的地方。
其次,约翰的律师提出的要求非常的古怪和不合理,他的委托人约翰愿意供认全部罪行并且告知剩下两具尸体的所在,但是唯一的要求是只能由老警察沙摩塞和米尔斯警探随行,而理由是他欣赏你们,这个谎话编的漏洞百出甚至有点嘲笑观众的智商。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的吗?这真的是导演留下的巨大的漏洞吗?
嫉妒和暴怒!只能说比起需要考虑这世界有太多复杂的灰色空间,人性有太多复杂的构成,我们更倾向于相信这个这个世界非黑即白,相信a是好人就是好人,b是坏人就是坏人。
可是如果放在沙摩塞身上,那你会发现,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所以,在观看这一幕的时候,我一直都很疑惑,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那么如果我们把怀疑的目标定在他身上,突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一切的逻辑都突然顺畅了!
至于为什么老警察沙摩塞要成为这个幕后黑手,从他引用的那句海明威的话里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个,可以说和主流的解读完全截然不同的评论,这个影评来自于一向不走寻常路的影评人大卫·莫里森。
而且,难道大家没有发现,沙摩塞似乎和凶手的思维非常的同步,他查找的那些书籍,真的是为了查案吗?
不,或许只是为了补足自己的计划,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完美!
可是问题在于,沙摩塞是谁?
等等,等等。
他是一个睿智,优雅并且冷静无比的老警探!多年的经验,让他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
为什么不告诉他,他在骗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米尔斯,箱子里只是一个狗头,或者其他什么的。
因为大家更多的讨论的是,电影的细节,电影的里面的比如那个箱子里装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讨论的是,这部电影和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何关系?是否现实之中也有同样的故事?
首先,在警方盘问约翰,约翰非常轻松地供认不讳前面的案子都是他做的时,他曾把头偏向隔离玻璃外的老警察唇语些什么,而老警察看了一眼立刻转开了头和面前的人说话。我在看到这个镜头时非常确认他们认识并且有某方面的连结,但老警察却丝毫未透露过他与约翰相识。而且约翰的唇语,以老警察沙摩塞的谨慎和细致的办案风格不可能忽略如此重大的线索。
所以,他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当然,他依然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很美好的,所以,他开始奋斗,如何奋斗?
当然,少不了各路影评人的各个方面的深度解析和不同方向的解读。
为什么这么说?
他总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理性,至少在这之前,他从未犯过这么低级的错误,给人的感觉像是失掉了智一般,所以,答案只有一个,他在暗示米尔斯,暗示米尔斯,开枪!
第三步:在约翰进一步刺激米尔斯时,说纸箱里是他老婆的头的时候,沙摩塞打了约翰一拳阻止他说下去。
而这也成了压倒米尔斯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面说过,这个连环案件的凶手是一个极度自我和骄傲的人,自己辛辛苦苦布置的一切,他不会希望别人摘了果实,赢了名声。所以他在这里不避嫌的质疑了一句,而粗枝大叶人设的米尔斯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的不对劲。甚至在约翰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时候,沙摩塞还在给他洗脑是你自己在这场杀戮中很享受,而不是任何人强迫你做这些事。目的就在于让约翰完全相信是自己主观意愿自觉主动的愿意成为他一连串犯罪的执行者,而不是被利用的傀儡。
既然大众认为突然自爆的凶手就是凶手,那我们就干脆来盘盘这个准凶手约翰。因为电影不是动画片,两小时零1分,每一秒的安排都有目的。所以约翰不对劲的地方,自然就是暗示真凶的地方。这个看似符合凶犯特征的狂热天主教徒、神经病、高学历嫌疑人,有着四点值得考究,直指幕后真凶的细节。
而且,约翰嫉妒米尔斯?一个陌生人为什么要嫉妒另外一个陌生人?
关键的关键还有,为什么沙摩塞第一反应是让米尔斯丢枪,而不是其他?
作为一个冷静无比的老警探,这种局面他真的会那么轻易地被影响到理性?
不,不可能!
所以,他的做法就有很大很大的问题了!
看似是在阻止约翰,但是实际上,却在告诉米尔斯,他说的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他为什么要阻止?
《七宗罪》就是他奋斗的方式,约翰不过是被“上帝”选中的,也就是他选中的人,这是他的作品。
老探长沙摩塞自己多年未婚,没有孩子,只有过一段差一点结婚的感情经历,老探长沙摩塞的人物刻画从第一幕开始就是一个不好接触,有点自恃清高,看不起图书馆打牌的同事,从来不笑很严肃的人。唯一的笑容还是被米尔斯妻子翠西邀请去他们家吃饭时才笑了,后面还有他和米尔斯的妻子翠西单独交谈的桥段,这一段我不想过度解读但我现在真觉得是精心设计的。
最后最后,变态狂的律师,在最后反复强调了两次,一定,必须要沙摩塞和米尔斯一起去,专门提醒的两次。
嫉妒,或许不是说的变态狂,是指沙摩塞!
因为,沙摩塞才是和米尔斯接触的最多,和翠西接触的最多的人,他嫉妒米尔斯这样的人,竟然能有翠西这样的妻子,甚至更嫉妒,翠西竟然愿意为米尔斯怀孕生孩子!所以,一切逻辑完美闭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