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初衷是同情,核心是伤痕(2/2)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故事?我的意思是,你想拍这个故事,心里是怎么想的?”陈问突然问道。
众人闻言也都是有些愕然。
首先是需要寻找“养老院”等场景,然后进行搭建,还原出不同年代的街景,内景,等等。
虽然比如布景这些不需要李易去做,但是他却不能不懂,所谓的专家,专业人士,或许大体上他们可以做的很好地还原,但是李易却必须对每个细节进行考究,否则的话,一些低级的bug出现在电影里面,会一下子拉低整部电影的质量。
而且,如果真的要打造成国产版的话,那么很多时段的故事,就要发生巨大的转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时代,战争年代,等等,这些如果不表现出来,那么必然会让电影的时代背景失真!
关键是,这种婴儿,面相必然是男主演,婴儿成长起来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肉眼不可判断,但是从老年到年轻,那必然不可能用这种方式。
其实李易看来,原版里面,已经大量的弱化了这种时代变迁而产生的环境变化。
同时他还需要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节点,不同的时代的着装,环境等等。
可大几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没有变化?
而就像唐路说的那样,《本杰明·巴顿奇事》这种电影,可以说是最难拍的电影之一了,第一个难题在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对象。
抠图或者ai换脸,不可能真的完全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抠图也好,ai换脸也罢,都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精确的,自然的“表演”!
所以,到时候肯定有的磨了。
而李易毕竟是华国人,对老美的那边的很多东西,比如历史这一块,真的了解的不多,那么要拍的话,就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只是《本杰明·巴顿奇事》真的想要拍,对于李易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些电影,或许导演的确只是工具人,但是到了李易这个层次的导演,可以说,他的想法,就是电影的灵魂。
故事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整个童年都被垂垂老矣的人群所包围,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十分适宜的应对,这本就是一个心理挑战,尽管他的心理成熟度很低,仅仅是个初生婴儿。但是试想想,如果我们刚出生时就面对一大群85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这种体会让演员自己去演,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甚至找不到可参考的对象,这个时候,导演就很关键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个时代,那么倒是还好说一点,可是关键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自然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
不过,对于李易来说,却都不是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真的不是问题。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好吧,这就不多说了,其实我就是想拍出来,然后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李易说着自己也不由地有些莞尔。
演员不知道到底需要演出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来,凭空作画是很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导演,就必须有自己的清晰的思路,告诉演员,我想象当中的是如何如何的。
伱需要这部电影展现出来,仅仅只是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吗?
比如故事里面的本杰明的“母亲”,她必然也是先对孩子产生了同情,然后才有其他。”
当然,都是比较细微的特效,不是那种,完全追求视觉效果的特效。
“其实为什么不改编成港版,或者内地版的?”唐路不由地问道。
这和什么抠图啊,ai换脸啊,其实完全是两码事。
而电影的拍摄却必须展现出时代感和时间的节点,在原版里面,这方面在李易看来做的并不好,因为总体上来说,更多的只是展现本杰明·巴顿本身的身体,面部变化等等。
只不过,并没有给予某个时代独特的代表性的象征。
可是却依然做到了相对的符合了。
但是如果放在国内的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那时代变迁的节点就太多太多了。
其实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需要的特效或许还真的不少。
总体上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这方面并不侧重。
李易苦笑着摇头道:“首先,你们知道,我预想中的故事前后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其实并不适合国产化,为什么?因为本杰明·巴顿所在的养老院,始终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之中,而如果放在国内的话.”
这些不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进行考究。
其他方面却给人的感觉似乎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这部电影想要像李易之前的其他电影那样快速开拍,是不太可能了。
“这个倒是没什么,现在的特效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子成像捕捉男主演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就ok了。”李易对此倒是没有太在意。
至少需要指出一个方向。
“我也很好奇,如果拍这部电影,你会用什么样的姿态,或者说,什么样的方式去拍?这种电影可不好拍啊!”唐路自己也是导演,所以,他问的问题更偏向导演。
不得不说,这方面好莱坞的确要便利不少,只要你给出具体的要求,他们就会有专业的团队,帮你找到,做到。
当然,或许不完美,或许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李易的要求,但是大体上却不会有问题,李易需要做的只是在细节上进行调整。
这会省掉李易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