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催泪系导演 > 第1401章 理性和偏见的较量

第1401章 理性和偏见的较量(2/2)

目录
好书推荐: 入殮师小姐的新娘 故事中的我们 亲爱的,别想逃! 如果可以,我愿与你一同化为一片云彩 为了得到你 名为四季的爱情 无春 爱情拼图 海不扬波 慾望坠落的时候,开始梦

这方面我极度赞赏这位能够在众人认定男孩有罪的时候为男孩的生命争取机会,他身上所展现的出的正义、坚定、善良等人性的光辉最终拯救了那个原本必然被判有罪的男孩,这可算是一个奇迹。

更有那些在黑暗的泥沼里爬行的人,在地狱的业火中煎熬的人,自己的心见不到阳光,因而只想着如何将别人逼入死角、拉入黑暗。

一位在子女教育中因自己的过错而败下阵来的父亲,却依然怀揣着那点对亲情的奢望,于所有不完美的孩子都莫名端着一种无可任信和强烈的偏见。

一位身穿黑色西装的商人,进入陪审团房间的初始就拉着一位眼镜男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不相信那个孩子,为什么会相信那个女人呢?她和他是一样的,不是吗?“

这是一个早已在心中给那个男孩判了死刑的人,他并不关心案件本身,别人说的任何理由将很难改变他的初衷,为讨论的艰难反转埋下了伏笔。

不管怎样,他终是妥协了。

“偏见”可以算是一个人潜意识当中由于经验等因素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偏见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十分普遍,因为我们的大脑无法随时随刻地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各种标签来定义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也是偏见的一种,我们离不开偏见的同时也在依赖着偏见为我们做出的决定。但是,也正是因为偏见的存在,许多真相被蒙蔽,无数人因此而蒙冤,本片就很好地说明了偏见的缺陷之处。

事实上,在现实当中,我们其实同样的存在着类似的偏见,网络上随处可见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键盘侠,他们总是通过网络获取了一定的信息,然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想法推论出一个自己认为的可能的答案。

其实《十二怒汉》的案件本身就带给了大家一种理所当然的会有的偏见,数小时前的儿子与父亲争吵,数小时后父亲就被杀害了,并且有人在案发现场见到了儿子的身影,儿子原本就经常忤逆父亲,平日作恶多端,又是从小生活在贫民区,被罪恶所长期熏陶。仅凭这点描述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儿子一定是个恶贯满盈的残暴之徒,是他无可救药地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这样的想法几乎是不经思考就浮现在了脑海中,这就是偏见在自我认为无意义的事情上节省脑细胞的方式。正是这样的偏见贯穿了整个庭审过程,如果不是那位陪审员提出了异议,我们可能一辈子就会对这样的认知坚信不疑。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偏见已破坏了他作为一个人该有的道德准则,只浑身散发着戾气。

他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孩子,而给予这件关乎性命的事情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反而迫不及待地想给这个孩子定罪。这是在没有完全弄清事情真相之前,就先入为主、被自己潜意识的偏见所影响而做出的毫不负责任的举动。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心中疑惑:他是否有过孩子?如果有,那当他的孩子身陷囹圄,他仍然会如此心急,如此不负责任吗?

而当讨论再往前推进时,我们终于明白了:他有个孩子,而且是个让他伤透了心的孩子。

我们来剖析一下,我们为什么问题不经脑子就能有结论了呢?就因为自己认为这件事不重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去死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样想法很可悲,一个人满脑子都是利益,自然需要偏见来填充想法,失去了人所本有的感情,那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啊,年纪轻轻就因为你的几个随意的偏见就要被剥夺生命,难道心里就不会有丝毫愧疚的吗?如果那个孩子没杀人呢?所以那位提出异议的先生才会大骂那位大汉是杀人狂、刽子手,没有一点人性。

他是否想起了许久未曾联系的儿子?是否想起了那不堪回首的过往?抑或只是终于良心发现放弃偏见了?

从电影的开篇,其实就已经开始点题了。

他被安排在拍摄景框的中央,占据着画面的主导地位,墙壁上装饰的斜线营造出一种紧张的动态感,强调出这个男人无法冷静的内心。

“偏见总是掩盖真相”,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看似天衣无缝的人证物证在陪审团成员们的仔细推敲下变得不堪一击。原因是什么呢?就出在偏见身上,我们的生活无时不刻都存在着偏见,人们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却没意识到那些高尚的想法实际也是偏见。我平时爱看些碰瓷的笑话,车主一旦被碰瓷的缠上后,就很难抽开身了,因为附近总是会围上一群人民群众,对车主指指点点,甚至想要伸张正义。

原来如此!

“那孩子是个危险的杀手。“

陈伟杰演了那么多电影,但是在这部电影里面,他的角色尽管连名字都没有,但是却由衷的令人赞叹。

讨论过程中,黑色西装的商人已脱掉了外套。

那些仅凭财富、地域、外貌、学历、年龄、职业,去随意评判一个陌生人的人;

而在画面中,他的头部旁侧是玻璃窗,那是脆弱的象征,一如他此刻的心灵。

其实陪审团成员们,和键盘侠们,共同点在于,都是事不关己。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为何会有这样笃定的看法,他好似对孩子颇反感。

在第一轮投票时,只有他选择了“无罪”,所有人顷刻炸锅。

他选择的理由是:这条判决攸关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的命运,我只觉得我们该给他一个机会。

其实他并不确定男孩是有罪还是无罪,虽然所有的证言和证据都指向男孩是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

隐藏在网络上的喷子键盘侠,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肆无忌惮散发着自己的黑色能量。逮住哪个就骂哪个,看哪个不顺眼就喷哪个,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殊不知文字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或者他们从来就知道,但他们不太乎,因为反正要坐牢的不是自己。

这就是偏见啊,或许别人只是一时考试失利没上好的高中,这番言论却将这所学校的所有人都认定为学习能力有缺陷的残次品,这还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妄加批判,他有这权利吗?他能这样子随便给别人下定义吗?

他们总有一个倾向,那就是:我是对的。

那位偏见最大的商人,那位从始至终都处于暴怒的父亲,当所有人都站了“无罪”的队后,他在歇斯底里的咆哮之后哭了。

他很有耐心,他也愿意来做这些工作,他知道如果成功了,他挽救的将是一条无辜年少的生命。

不同的是,他们是真人坐在那里讨论,而键盘侠们是躲在网络背后,可是事实上,却都是同样的存在着偏见。

一如3号陪审员,10号陪审员那样,将自己的偏见和戾气在讨论之中倾泻出来,那里竟然成为了他们发泄的地方,案件,以及那个被告竟然成为了他们的戾气释放的对象。

同样的,和键盘侠们一样,针对某件事,某个人在进行着同样的操作!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艺人 圣杯战争都打穿了,还说是龙族? 穿梭诸天从莽荒开始 红楼窃玉 港综:开局抽死签 我在俄国当文豪 在HP的悠然巫师路 霍格沃兹的迷雾之主 兼程1995 重生学霸日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