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地质勘探机成功,李爱国一个人换三(1/2)
大肯统领和小肯两兄弟联手将北美那边搞得天翻地覆。
看上去气象万新、生机勃勃。
李爱国却并不看好。
北美是那些大资本家、军工复合体的北美。
这帮人现在碍于大众的忿怒,选择暂时蛰伏。
一旦发动反击,大肯统领说不定就要脑洞大开了。
这次大肯统领帮了很大的忙,咱李爱国是个讲情义的人,到时候肯定得提醒一下。
关键是想看看一旦大肯统领躲过了袭击,小美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然了。
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李爱国素来讲究脚踏实地。
结束了跟港城的通话后,进到工作室里忙碌起来。
此时的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内,一场例行工作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
张副主任听完矿产地质勘探局的汇报,眉头拧成了疙瘩:“老陈,目前国内拿得出手的大型铀矿就只有 711矿。
可那矿层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产量一直上不去,远远跟不上科研攻关和‘种蘑菇’工程的需求。
上级领导三令五申,铀矿探查工作必须加把劲,这是硬任务!”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从当年群众献铀矿算起,都过去四五年了,你们勘探局这边还是没啥大动静,这可不行啊!”
勘探局的领导也清楚这些,无奈的叹口气说道:“这些年,我们组织了多支勘探队,在大西北进行勘探,还动用了飞机,结果却不尽如意,也许咱们真如外面所言,是个贫铀的地方.”
“这话不准说!”张副主任当即打断,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老陈,你这是知识分子那套动摇思想又冒头了!勘探工作必须继续,一丝一毫都不能松劲,这是整治任务!”
“是,坚决执行命令!”勘探局领导点点头。
眼看会议要结束,张副主任忽然想起件事:“对了老陈,前阵子有个朋友托我打听两个人,说是你们勘探队的,叫刘天全和黄婷,有这两个人吗?”
“刘天全、黄婷……”勘探局领导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应该是在大西北的野外队,具体位置现在说不准,野外勘探机动性大,通讯也不方便。”
张副主任点点头,他懂这里面的规矩,勘探工作涉及机密,不该问的不多问:“知道他们安全就好。”
正要宣布散会,一个干事急匆匆走进来:“报告张副主任,前门机务段传来消息,他们研制的地质勘探钻井机已经试成了!”
“这么快就研制好了!看来铁道老大哥的速度值得我们学习啊。”
张副主任准备带着几个领导前往前门机务段验收。
“哦?这么快就搞出来了?”张副主任眼睛一亮,“铁道老大哥这速度,真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走,带几个人去验收!”
他转头看向还没走的勘探局领导,“老陈,你今天回不了西北了,跟我一块去取取经,这可是你们用得上的家伙!”
自打铁道部门率先完成“赶英超美”任务,就成了排头兵,成了各个部委学习的对象。
勘探局领导本就对这新设备好奇,当即满口答应:“好,好,正想见识见识!”
一进工作室的院子,他就被那辆庞大的钻井机给镇住了。
钻井机足有两个卡车大小,下面安装了双排履带轮,上面是一个工作平台。
钻探的主要工具是高达十几米的钻机,那钻杆足以小手臂粗细,再搭配上钻台顶部的红色旗帜,看上去格外的威武霸气。
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工人正蹲在操作台前,调试着上面一排排仪表。
勘探局领导还当是个普通技术工人,直到看见张副主任主动走过去握手,才知道这人不一般。
“这位就是李爱国同志,钻井机的主要研制者。”张副主任介绍道。
勘探局领导心里暗惊:“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
“爱国同志,你托我打听的事有眉目了,刘天全和黄婷同志正在野外执行任务,暂时跟外界断了联系,这是常有的事,别担心。”张副主任先把话说了。
李爱国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道谢:“谢谢您张副主任,知道他们安全就好。”
他最担心的就是刘天全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人照拂。
张副主任又把勘探局领导拉过来:“这位是勘探局的陈局长,也是刘天全他们的上级领导。”
“陈局长好!”李爱国赶紧伸手。他知道这些搞勘探的领导,都是从戈壁滩、大山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真刀真枪干过实事,打心眼儿里敬重。
“爱国同志,这就是地质勘探钻井机?能不能演示一下如何使用?”
勘探局的领导现在对钻井机特别感兴趣。
特别是在了解到钻井机的最大钻探深度足有1800米后,更是双眼放光了。
这玩意展开方便,还可以移动,要是运用于大面积野外探矿,简直就是神器啊。
作为一个火车司机,会开地质勘探钻井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吧?
钻井机的操作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采取了跟坦克车类似的操作,另外一部分则是钻井平台操作了。
李爱国选了院子外的空地,跨进操作舱时,金属踏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
他先扳动动力开关,引擎“突突突”地喘了几口粗气,跟着就爆发出沉闷的轰鸣。
厚重的履带碾过地面,带起一阵尘土,机身缓缓挪到选定的位置。
“咔哒。”
踩下制动踏板,钻井机稳稳停住。
接着伸手转动平台操纵杆,那根碗口粗的合金钻头缓缓降下,对准了地面那块光秃秃的黄土地,戳了下去。
“看好了,这就开始‘打眼’。”李爱国冲舱外喊了一声,手指拧动转速旋钮。
“嗡!!”
钻头突然发出尖锐的嘶吼,猛地扎进地面。
起初只是卷起一圈圈泥土,随着钻杆不断下压,碎屑越来越细,混着水汽(钻井机自带小型供水装置,用来降温排渣)变成泥浆,顺着钻杆的螺旋纹路往外涌,在地面堆起个小小的土堆。
领导们凑得更近了,有人举着卷尺量钻头入土的速度,有人盯着操作舱外的深度表。
那指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跳。
10米
20米
50米
不过几分钟,已经突破了百米大关。
“乖乖,这速度!”地质勘探局的领导咋舌,“咱们老设备钻百米得小半天,这玩意儿跟切豆腐似的!”
李爱国没空接话,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压力表。
指针快要顶到红线,也就意味着钻探到了岩层,他稍稍回了点给进压力。
钻杆的震动明显变了,嘶吼声也沉了几分,带出的泥块里开始混着小石子。
又钻了约莫一个多小时,深度表指向 320米时,李爱国突然停了机。
这只是演示,总不能真在机务段里钻一口深井,搞不好等会地下水冒出来,还得再加一口井。
自从有了打井机,打井队那帮家伙算是得了宝贝了,整天到处打井。
现在机务段里足有三十多口井,气得邢段长严禁任何人再打井了。
邢段长还要填了那些井,李爱国建议加装水泵和水管子,弄成消防栓灭火,这才算是变废为宝。
此时钻杆缓缓升起,顶端的钻头沾满泥污,却依旧锋利。
“领导,差不多了。”
李爱国从操作舱跳下来,“再往下钻就得换专用钻头了。”
领导们围着那深不见底的钻孔看了半天,又摸了摸还带着余温的钻杆。
“爱国同志,这机器……能批量造不?咱们西北探矿队,就缺这好家伙!”
“批量制造从技术上讲并没有问题,不过我还是建议先用这台进行实践实验,确定没有设计上的问题后,再大规模制造。”
要知道地质勘探钻井机算是坦克和钻井机的结合体,在这年月算得上是大型设备了,一套仅仅是成本就需要七八万块钱,批量生产必须慎重。
张副主任听了,转头对勘探局领导说:“老陈,你们不是在大西北搞大规模勘探吗?正好把这台调过去,一边用一边改,两全其美。”
“这主意好!”勘探局领导连连点头。
可新问题来了。
这么个庞然大物,怎么运到西北去?卡车、火车都没法直接拉,只能拆成零件,运到地方再组装。
谁来组装?怎么保证组装精度?
一屋子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齐刷刷落在了李爱国身上。
李爱国:“.”
*****
李爱国其实不介意前往大西北帮着组装钻井机。
毕竟作为火车司机开火车能拉着国家跑,这钻井机,就能给国家钻出来更多宝贝,都是给国家添砖加瓦。
只是马上到年底了。
工作室这边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四缸摩托车的才刚完成了图纸、挖掘机和铲车的图纸还没画出来。
忙,实在是太忙了。
张副主任也觉得白白的拉了壮丁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找到了铁道部里面。
铁道和地质勘探部门以前也有合作,铁道兵们在深山老林里架设铁轨,难免会发现矿产。
同时,对于特殊线路的施工,还需要地质勘探队提供专业勘探数据。
部里面经过考虑,在收下了地质勘探部门一支专业勘探队之后,答应把李爱国借出去。
“咳咳,爱国啊,事情就是这个么事情,咱们收了人家三十多人,只出一个人,咱们不吃亏。”滕领导感觉自己变成人口贩子了,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只是也没办法,谁让只有李爱国能够组装钻井机,一旦发现问题,还能及时排除呢!
此话一出,整件事从活儿,变成了任务。
任务无法推掉。
“领导,我就是组织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李爱国站起身表了态。
“很好,咱们铁道上就需要你这种有能力,思想觉悟高的同志”滕领导赞叹的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