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解密,真火催化,系外(6K)(2/2)
“应该也是等离子体密度的问题,”赵青微微一笑,“任何催化作用的基础,都建立在『粒子』碰撞的频率上……但除了宏观的物质密度,我们或许更应关注微观尺度的『有效相互作用密度』,太阳气场的相干振盪。”
施夷光目光微凝,身后悬浮的晶屏迅速切换出复杂的量子力学模型和粒子碰撞模擬图:
“微观尺度?你是说……反应截面?或者说,如何让粒子『感觉』到彼此更『近』,即使物理距离並未改变?就像是μ子那样?”
她立即联想到了μ-代替电子,缩短原子核间的距离,从而屏蔽了大部分正电原子核之间的库伦势垒,降低了聚变反应难度的例子。
“正是如此。”
赵青讚许道,“常规的聚变研究聚焦於提高离子温度(t)来克服库仑势垒,但这在工程上存在极限,可太阳真火本身蕴藏的元气法则,在特定的振盪频率下,却能够直接影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势。”
晶屏上公式流转,一个描述两带电粒子间库仑势的公式被高亮標註:
v(r)=(1/(4πe))*(zze/ r)
“关键在於这里,”她继续讲解道:“太阳真火可以跟虚光子耦合,进行极短程的灮炁交换,在微观层面修正质子的有效电荷,或者说,在其周围形成一个临时的、由高度有序的太阳之气构成的『屏蔽云』。”
公式隨之变化,z和 z被替换为 z_eff和 z_eff,且其数值显著小於正常原子序数。
“有效电荷的降低,直接导致库仑排斥势垒(v_b)的大幅降低。”
赵青进一步解释,“你看,势垒高度 v_b∝ zz。即使 z_eff只减小一点点,带来的势垒高度、宽度降低,也是极为显著的。”
施夷光迅速接话:“势垒降低,意味著发生量子隧穿效应所需的能量降低,或者说,在相同温度下,隧穿概率呈指数级增长!反应速率 r不再仅仅依赖於 exp(-√(e_g /(k_b t)))这种艰难跨越势垒的形式……”
“没错。”
赵青肯定道:“太阳真火的催化,其核心机理之一就在於它提供了一种『软化』库仑势垒的途径。这使得聚变反应速率(r)得以指数级增长,其增强因子 f可以表述为:”
一幅全新的公式在光幕中央闪耀:
f = r(truefire)/ r≈ exp( c *p* g* a*√(zz)/√(t))
“这个公式表明,”施夷光深吸一口气,总结道:“高密度(p)、高品质太阳真火(高 g)、以及针对性的反应核(z, z),是实现高效催化聚变的关键。”
“而温度(t)虽然仍需维持,但其苛刻程度因催化而大幅降低,甚至……有望在约3000k的条件下,实现高效、自持的『冷聚变』,以及像太阳核心那样,用质子链启动反应,彻底摆脱对稀缺同位素的依赖!”
“是的,直接利用最普通的氢!”
赵青的声音平静却带著毋庸置疑的肯定,“但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能对太阳气场的振盪频率、相位进行恰到好处、隨时变化的『调谐』,用混沌系统对冲混沌,以无序蕴含高阶有序……”
“道韵?”施夷光问。
赵青点了点头:“简单的来说,就是得在纳米甚至更微观的尺度上,凝聚出特定的『道纹』,编织成完整自洽的法域,某种意义上,它等若於太古权限烛龙,跟这个灭世言灵的原理相近,但更接近本质。”
“恆星,本身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链金炉和真气生成器之一。当我们尝试理解並復现它的部分奥秘,很多修行上的难题再不成阻碍。”
“例如,运用太阳真火的电荷修正力,炼出白矮星物质,甚至质子简併態物质,以此製成刀剑。”
“还能这样?”施夷光惊讶。
……
钟楼深处,eva继续著她的匯报。
“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个春天,中~俄边境的铁路,来自黑天鹅港、δ计划中的『零號』,一个龙王级的目標在末日派、卡塞尔执行部等组织的合力下被捕获,代號『龙王泽』,由路麟城负责的团队看管並研究。”
“这位状態特殊的『王』,或者说古老的『至尊』,既是最珍贵的基因样本和研究对象,也为末日派的某些链金实验,提供了难以想像的便利,以此为核心构建的巨型封印矩阵,成为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尼伯龙根』的锚点。”
“这个虚构空间,並非为了战斗或隱藏,而是为了——承载生命,进行漫长征途。”
“正如地球在太空中永恆不息地高速飞行,携带著的那些附属尼伯龙根那样,跟它互为“镜像”的现实主体部分,完全可以带著另一半离开。外部锚点区越大,才能支撑起越大的后者。”
eva特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强调接下来的信息:“几乎在同一时间,1992年1月9日,人类天文学界宣布首次確认发现太阳系外行星(围绕脉衝星psr b1257+12)。”
“儘管那只是两个围绕死亡恆星旋转、地狱般的荒芜世界,但这一发现,无疑为末日派提供了绝佳的外部舆论掩护,和某种心理上的『希望』象徵。”
“一些原本犹豫的外部资助者开始加大投入,让整个计划飞跃来到了快车道。”
“我以为系外行星很早就被发现了,毕竟它在科幻小说中隨处可见,堪称基础设定之一。”副校长摸了摸鼻子:“没想到,居然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昂热深吸了口气,感嘆著道:“hope from the sky and hell in the basement (希望来自天空,地狱藏於地底)。真是绝妙的讽刺。”
投影上开始出现庞大的地下工厂景象,巨型龙骨般的结构正在焊接,规模骇人。
“最终,1999年,代號『北极星』的世代飞船/移动避风港,正式在尼伯龙根內的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下开工。约五年后,主体建成。”
eva停顿了一下,调出了复杂的全球资金流向图,无数透明的线路最终匯入几个深不见底的帐户:“原版的代达罗斯计划,能量消耗约为当时全球每年能量消耗的十分之一,工程成本接近当时全世界一年的gdp;
“800万吨级的『超级猎户座』飞船,考虑到將它的所有部件发射上太空组装,所需的运力之巨,纵然技术水平稍低,预估造价或许还要在往上去算,计入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则可达数十万亿的惊人规模……”
“而『北极星远征』计划的实际载重和技术复杂度,远超代达罗斯和超级猎户座——750万吨仅是燃料舱填充了极小一部分的数值,且未计入尼伯龙根內部空间折迭『节约』的质量,理论上,成本至少是前两者的十数倍,达到一个……难以用常规货幣衡量的天文数字。”
“数百万亿?”
这个数字让钟楼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数百万亿……毫无疑问,这远超当时全球的gdp总和,甚至超越了广义货幣供应量m2的范畴。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经济体瞬间崩溃的数字,简直就像是抽乾了全世界的血。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eva补充道,“显然,常规的经济手段无法解释。”
“大量的资源调动隱藏在全球產业链的背后,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影子公司、以及……对部分国家战略储备的『秘密徵用』来完成。”
“更重要的是,末日派及其合作者,拥有我们无法企及的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比方说,让次代种或同等阶的超级混血种施放『言灵天地为炉』,聚变堆几近无限的能源供应,天演拥有者的图纸规划、设计……”
“原本的计划中,封闭生態系统的稳定性尚需几年来调试、完善,在运行的过程里不断验证,不过近期形势危急,便直接捨去了这一部分。”
“无论是今年夏季的闭舱仪式,还是现在的深空航行,绝大多数船员依旧对真相一无所知,至今仍生活在那个巨大的、由精神链金术构筑的、熟悉的地面社区幻境之中,只为在千年的航行中,维繫稳定的社会形態。”
eva接续道:“『欺骗是必要的。』这是最高委员会在秘密会议上商討出的共同结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流亡者,恐惧会毁掉一切。』”
“它既是出於必要的保密,也源於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认为唯有如此,才能让这艘方舟在终极末日降临前悄然启航,驶向漆黑寒冷的宇宙深空,如同北极星一样,在无尽的黑暗中指引著微弱的、却是唯一的方向。”
“所以,这就是全部了?”
副校长闷了一大口酒,转头望向边上沉思的昂热:“说起来,老伙计,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些什么?毕竟路麟城那小子,当初还是你招进学院进修的,现在,却成了末日派扛把子的『秘书长』?”
“1991年冬至第二年春,你和楚天骄这个骚仔,一直在西伯利亚逗留,別以为我没有印象!”
“给透个底行不?有没有第二艘『北极星號』?规格小些、慢点也没事,只要送我张船票就成!”
他嚷嚷著扯住了昂热,来了个热情的环抱:“末日派连无血统的普通人都招了近万,凭什么像我这样的专家导师级角色,不能多占个名额呢?为秘党拋头颅洒热血了百年,是该享受养老的时候了!”
……
与此同时,施夷光心念微动,留意到了光丝所传输信息的反常性,转身点开了远程操控时空畸变探测系统的界面,连续启动了多个验证程序。
“不太对劲。”盯著某个北冰洋中的微小红点,她很严肃地开口:“有人在那里开『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