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星罗旧约,显圣计划(5K)(1/2)
晚上十点整,马斯顿王立机械学院的钟声刚过最后一响,余韵还缠绕著校园里百年树龄的樱桃树,祈祷堂內的烛火便隨晚风轻轻晃了晃,將眾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刻著古拉丁语的石壁上。
车轮形的蜡烛大吊灯悬在穹顶中央,暖黄的光透过融化的蜡油纹路洒下来。
近半个小时的情报探查终於告一段落,赵青率先在祈祷堂中央的橡木长桌旁坐下,开口打破了静謐:“先把搜集到的信息捋一遍。”
她將一张手绘的马斯顿城区地图摊平,伸指点在地图中央的红色標记处:“首先是这座城市本身,从档案室找到的沿革来看,马斯顿跟我们那边的『马其顿』丝毫不相干。”
“它有著世袭的马斯顿公爵,於一百多年前西方世界的大变革中独立建国,可整个公国就只有这一座同名城市,相当弱小。”
“具体的位置,等若於高加索山西端的索契。”她补充著道:“早在旧罗马帝国的时代,马斯顿就以温泉出名,那时候这座城市还是拜占庭的领地,城里如今还留著皇帝当年的温泉行宫,生活节奏悠閒愜意……”
“大约五十年前,前任公爵发现自己拥有的这座城市恰恰位於东西方之间,是四面八方交通往来的要道,便果断地宣布马斯顿脱离以教皇国为轴心的西方国家联盟,成为中立的商业国,不依附任何一方势力。”
“此后,掌握了时代机遇的马斯顿,迎来了迅速的发展,被誉为商业之都和学术之都,街头隨处可见白色的校园、鬱金香摇曳的梯田,还有贩卖东方茶叶和瓷器的黑市商铺。”
“几十所高等学府,数万学员,绝大部分是非富即贵的子弟。我们所在的这家王立机械学院,前缀『王立』源於其建立者是旧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尼禄,算是这里的顶尖学府之一。”
“它们的图书馆和档案室,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涵盖机械学、工程学、新兴的链金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弥赛亚圣教神学,以及……试图客观记录却难免带有倾向性的近代歷史。”
星之玛利亚將一本厚重得需要双手才能托起的典籍小心地放在桌上。
书籍的封面是深黑色的硬皮,边缘镶嵌著氧化发暗的纯银纹饰,中央用金线绣著一个复杂的、类似十字架与齿轮结合的符號。
“这是一卷《圣约》的抄本,弥赛亚圣教的至高经典。翻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世界的宗教体系,跟我们认知中的迥异。”
她翻开书页,划过那些用古拉丁文和华丽体字写就的经文:“教廷宣称,世间存在著独一无二的神,世界和人类都是神的造物。”
“但是,”她强调道,“圣典中只为这位『惟一的神』赋予了模糊的尊名与位格,並未为之大肆宣传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整本《圣约》里,从未出现过『耶穌』这个形象,也没有所谓的『道成肉身』、『受难与復活』的记载。”
“它套了半个基督教的外壳,却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源头,毕竟是个异世界。”
“没了耶穌或类似的『圣子』角色,自然,这里通用的『星历』,跟歷史上任何人的诞辰均无关联。”
施夷光接口道:“根据记载,『星历』纪年的开端,指的是神派遣天使最后一次降临尘寰,与先民订立《星罗古约》之日。”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时间刻度,是以宗教传说中的『神圣事件』为基准的。”
“小施”背靠拼玻璃窗坐著,手里拿著一卷《伊罗伯战史与圣教源流》:“迦南人,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家,因用星辰標记航道,便將他们所知的这片广袤大陆称为『星罗古陆』,並计算出它的面积为7亿5000万公顷。”
“这里所用的公顷、米、分秒,和我们那里全然相同,都是一样的单位標准。”
“伊罗伯,西方世界的名字,在迦南人的语言里是『日落之地』,对应的东方叫『阿苏』,也就是『日出之地』,两边以高加索山脉为界。”
“东方的人们迎接日出的时候,西方还沉睡在浓如墨的黑夜里,它是那么地宏大美丽,还有很多地方是人类从未抵达的。”
“在迦南人的世界观中,太阳从阿苏再往东的大海中升起,经过辽阔的星罗大陆,坠落在伊罗伯西边的海里,通过幽深的海底隧道返回东方,周而復始,是个完美的循环……”
“7亿5千万公顷?只是750万平方千米?”夏弥靠在根雕立柱旁,闻言微讶:“比全盛的罗马帝国大不了多少,远不能跟整个亚非欧相比……它是怎么缩小的?少了哪里?”
“迦南人的数据未必准確,”小施淡淡回道:“另外,我注意到东方虽然是以华夏人为主体族群,但其实是取代了波斯的版图。”
夏弥眨了眨眼:“有点意思,拼好洲么?”
“伊罗伯的歷史是一部战爭史,从有人类开始,战爭就从未停息。”
小施继续讲述:“到了罗马帝国崛起的时候,战爭达到了最高潮,各国君主都以征服者自居,彼此之间信奉弱肉强食,罗马皇帝的王座上就雕刻著『伟大的伊罗伯征服者,被命运选择的世界主宰』的字样。”
“古战场上的尸骨被战马踩进泥土里,后来还有『捡骨人』专门挖尸骨上的甲冑,重新炼钢铁。男孩们在爷爷和父亲战死后,就得用稚嫩的手握住剑柄,母亲和姐妹要么被当玩物,要么当奴隶——那是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时代,整个西方满目疮痍……”
“弥赛亚圣教就是在这时候冒出来的。”星之玛利亚补充道,她的眼神有些放空,像是亲眼看到了那些遥远的画面,“最初他们只是一小群教士,在偏远地方传播一种全新的宗教,声称神爱著这世界也爱著世人。”
“神只是暂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终有一天神会归来,那一日天国的法庭开审,所有罪名都被写在天穹之上,一报还一报,唯有信神的人才能得到神的救赎。”
“在拉丁文中,弥赛亚的意思是『受膏者』或救世主,亦代表著神归来时的化身。”
“教团说在审判之日到来前,会有救世主『光之弥赛亚』从天而降,他身穿圣光所制的甲冑,手提烈焰凝聚的圣剑。东南西北,他向著哪个方向挥剑,那个方向就是火海,逆神者的军队都將在火海中化为飞灰。”
“这种教义当然得罪君王。”
夏弥嗤笑一声:“君王要的是征服,教士要的是慈悲,根本对不上。”
“没错。”小施翻到下一页,“君王们制定法律,不信教的没事,信弥赛亚的就得被吊死。那时候伊罗伯的每座城市都有绞刑架,每天都掛著信徒的尸骨。原本几十万信徒的教团,最后只剩百来个坚定的传教者。”
“就在这时候,教团分裂了——一部分人说,根据非正式的经文记载,北方冰海有座阿瓦隆岛,是神留的乐园,去了就能受神护佑;另一部分人说阿瓦隆是假的,北方冰海全是冰山,木船根本过不去,出海就是送死。”
“无人曾抵达过阿瓦隆,它只存在於飘渺的经文敘事中。传说它被神留在世间的力量加护、时间在那里完全不流动,那里是永恆的春天乐园,没有人会死,更没有人会悲伤。”
“那样的世外桃源,听起来確实太远太远了。”
“最后相信阿瓦隆的教士卖光了家產,乘一艘不適合远航的木船出海,宛如殉教殉道,留下的人后来全被君王送上了绞刑架。”
“有意思的是,出海的人也没回来。”
“可一百二十年后,亚平寧山脉下突然出现了弥赛亚圣教建立的城市,他们还改叫『弥赛亚圣教』,正准备把自己的教义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深信已经掌握了天地间的真理……”
“因为他们的祖先找到了传说中的阿瓦隆!圣典被证实了!神被证实了!所以弥赛亚必將从天而降,天国的审判必將开庭!”
“呵呵!”夏弥挑了挑眉:“阿瓦隆,不就是奥丁的某个尼伯龙根吗?看来弥赛亚圣教信仰的就是他了……倒也算是抱上了大腿,还得到了以红水银为基础的全新链金技艺传承。”
“可能不止奥丁一个傢伙掺和其中。”
赵青適时开口:“据说那艘船奇蹟般地避过了无数冰山,最终粮食和淡水都耗尽了,在死亡的前夕教士们集体在船头祈祷,这时一条逆戟鯨忽然从船旁经过,咬住铁锚拖著他们冲向前方,冲向海平面上那座隱约的岛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