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隆万盛世 > 第1461章 1551户部编制

第1461章 1551户部编制(2/2)

目录
好书推荐: 谁还不是个冠军了[电竞] 乖点,不咬你 星谍世家 捉妖小仵作 凤凰于飞:公主不远嫁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 都市逍遥狂兵 弥罗青卷 全球进入数据化

卖出来的经费,我早就说过,补充劝农司財政不足之用。

至於你想的,我知道,担心影响考评。

其实,普通官员的升迁,確实依靠考评成绩说话。

可在京里,公务处理的好不好,可不是京察能决定的,我只要说你能干,就能让你升迁。

就算京察下来,都察院,吏部都给你考评为下,我也能让他们改成上。”

魏广德这次话说的有些重,也很露骨。

不过说实话,朝中愿意搞农业这方面工作的官员太少了。

所以,魏广德还真不愿意放他离开,去別的职位上。

不然,自己还要再挑人。

明末时期,也就出了个徐光启,他研发的农业技术最终获益人还是满清。

“下官知道错了。”

那主事这下是诚惶诚恐,低著头不断认错。

“你在这个职位上干了有五年了,马上就是六年,有些想法合乎情理。”

魏广德看著他说道:“我会打招呼,年底前把你的职务从六品主事升到从五品员外郎,不过依旧管著劝农司。

做得好,九年考满,我让你做劝农司郎中,和清吏司一样的职级。”

户部作为明代六部中专司財政的核心机构,是维繫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

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户部不仅承担赋税徵收、户籍管理、漕运调度等基础职能,更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实施,从永乐迁都的粮餉保障到万历改革的赋役调整,户部的运作直接关係到王朝的兴衰。

明代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按行政区划对应全国十三省,形成“分省而治”的垂直管理体系。

各司设正五品郎中、从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之下还有提举、检校、司务等不入流官职。

除大家熟悉的十三清吏司外,还有总督仓场衙门、钞关与税课司和形同虚设的宝钞提举司等衙门。

在这些衙门里,十三清吏司不管是官员品级还是实权上,绝对是户部个衙门之首。

十三清吏司之间,也因为还代管朝中杂物,权利也是有大有小。

魏广德说打算把劝农司升级到正五品郎中主持,等於就是要把这个衙门看作户部一等一的紧要衙门。

好吧,这个饼其实很香。

为什么?

那主事想调职,根本原因就是以为升职无望。

可如果衙门品级能提高,那他这个管事人自然水涨船高。

按照魏阁老话里的意思,可以保证他九年考满就成为正五品郎中,那他还考虑调什么职位?

何况,劝农司油水虽然算不得丰厚,但其实也不小。

別的不说,魏广德给他们的特权,那就是各省划拨的官田產出,就是劝农司衙门的油水。

出產卖出后,都是他们的办公经费。

劝农司从各省划拨多少田地?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的土地可是有上千亩之多,其中有好地也有坏地,有平地也有山地,可谓五八门,涵盖面极广。

实际上这几年,隨著业务开展,那主事因为运作得当,每年衙门除了从户部领到额外补贴外,还有这笔帐外收入。

地方上能收多少不知道,京城劝农司可是每年能得到下面上缴银两超过二千两。

要知道,劝农司其实就没几个有品级的官员,这么多办公经费,还不是找些理由就给支出去了。

“下官一定努力,按照阁老指示,把新作物在各省种植的习性摸透,让各地农户只要愿意,就能获得足够的种子进行种植。”

那主事急忙表態道。

“你看,我从未催过你们,要做出什么成绩来。

只要求每年匯报两三次重点作物的种植情况,还有就是辽东、西北等地新作物適应性的情况。”

魏广德又说道。

“是是是,是下官不懂事,误了阁老好意。

下官下去一定痛改前非,认真做事。”

“重点还是在辽东,那里是朝廷未来数年主要开发方向,需要大量农业產出,特別是奴儿干地区。

朝廷一旦確定恢復当地驻军,粮草輜重主要靠辽东接济。

总不能辽东自给尚且不足,还要大量支援奴儿干吧。”

魏广德再次给劝农司划出重点,那就是辽东。

辽东农业的增產,涉及到內阁后续计划。

话说到这里,似乎也差不多。

就在这时,芦布手里抱著几分奏疏从门外进来,脸色有些古怪。

“乾清宫內侍送来的,说陛下御笔亲批。”

芦布在魏广德面前,小声稟报导。

“阁老公务繁忙,下官先行告退。”

那主事急忙起身请辞。

“回去好好干,不要误了前程。”

魏广德还是提醒一句。

“下官晓得。”

等人离开后,魏广德才拿起芦布递过来的奏疏翻看起来。

不过,实际上这会儿魏广德还在想户部的事儿。

好吧,之前魏广德从未涉足户部,所以对户部所知不多。

至於张学顏说的话,魏广德只能听一半,不敢全信。

倒是魏时亮去了户部以后,传出来的话让魏广德有些惊讶。

户部的编制有问题,先天不足。

虽然有十三清吏司,但每个司下面实际办事的就几个主事。

说到底,大明所有財政事务,不过区区几十人负责运转。

用魏时亮的话来说,大明朝每年几千万石粮税,每个户部主事就要校验几十万石的收取、使用,“各省解送钱粮文册堆积如山,勾稽核验常需通宵达旦。”

这种工作强度导致官员“但求无过,不敢有为”。

户部其实是六部里人比较多的衙门,可显然依旧不足。

魏时亮甚至以宋时比较,三司归於户部后,官员超三百人,远超大明户部百人规模。(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捡了株小仙草,五个舅舅追着宠 互相敌视的仙子们,总想让我墮落 八零:手握空间撩糙汉,假千金她贏麻了 华娱:塌房系顶流,又又又塌了 被全网黑后,我靠种地爆红全网 错嫁后她成了第一财阀夫人 御兽从成为开拓区领主开始 离婚后,她光芒万丈 东京:我顺走了校花的贴身系统 穿书七零,换嫁高冷硬汉后被宠上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