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自然》要打假(2/2)
这些归附的外国科学家都觉得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而另外一部分科学家已经很严肃的考虑自己要不要离开原有的国家,虽说当局对自己非常好,但是跟改变人类文明的科研机会相比,似乎又微不足道了。
“既然都有了常温超导体,还要这个做什么?”
然而在今天这个场合,他们的坚信似乎开始动摇了。
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气到不行,可又没办法。想写文章来抹黑长天科技,但常温超导体技术已经被多方验证,连产品都搞出来了,这还怎么抹黑真实性?
当初也都复刻承认了,那就只能说过程存疑,原材料的获取存疑,产量也存疑,反正都是胡说八道了,那就干脆多找几个方面。
交流会开了三天,双方都受益良多,长天科技原本不指望收获多少好的想法,毕竟到了科学的瓶颈,谁都没太好的办法。但是会议之后才发现,西方科学家们有百分之一的闪光点,这就已经远超长天科技的预期了。
陡然间被邀请参与长天科技的项目,怎能不开心?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想法,学术的之心已经超过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不愿意吗?”
“真的让我参与这样的项目?这这这!”维尔特激动到结巴,他本来只是为了保命离开米国,他早就做好了打算,来夏国大不了找个中学教物理,自己博士学位,又有科研成就,高低都能找到工作吧!
至于参与长天科技的研究,维尔特知道自己毕竟在米国秘密机构呆过,别说夏国人,自己都嫌弃,怎么看自己就怎么不像好人,随时泄露机密的那种。
“你这两个物理博士学位三十岁才拿到,我二十岁就拿了一个,后面做研究懒得考而已。”
那些归附了长天科技的西方科学家,此时更加的期待自己进入实际岗位后看到的东西。人才真的不怕多,每个环节都有超额的人才方可最快的推动发展。
“诸位不要紧张,今天的交流会不是什么成果报告会,而是我们讨论一下长天科技现有的技术,产品,从各位的发言中得到改良和启发。如果有什么改进的建议,希望各位不吝赐教,谢谢。”主持人说话非常谦虚,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世界科学就是这个现状,分支极多,最高水平似乎又差不多,好像谁都没错,但是谁都没作出根本性的突破。
长天科技这边搞科研的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理会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常温超导材料确实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个新的领域正在建设,但是后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每个人说的都不太一样,说着说着自己先争论了起来。
“你先歇歇,材料本身的强度得上去才行,要不然再能修复有什么用?”
只见那些技术主管,科研人员凑在一起不断地整理,说着什么,西方科学家们开始紧张起来,上一次这么紧张还是在上一次。他们好似回到了以前求学的时候。
可是随着星河能源公司技术专家的发言,他们脸色慢慢变得不自然了起来,等到诸位西方科学家发言的时候,依旧是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被驱逐回去的西方科学家联合起来发表了常温超导体存疑的文章,《自然》等刊物接纳,转载了这篇“打假”的论文。
“我也不说虚的。长天科技能拿出来探讨的,只怕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比较具体要实践的那一类东西。然而就这样的东西,竟然已经远超时代。我的知识感觉跟长天科技的知识差了很远很远,勉强勾到车尾,再落后一点就摸不到车子了。”
正好,西方留下了这么一大批科学家,全都有事情干了。
“看不起谁呢?我的正电子强化有什么问题?在这上面入手,搞出反物质,能量不就解决了?”
培育材料的转化率,原材料转化成产品原料的转化率,其他方面的应用,生产效率的提升,理论层面的提升,全是课题,全都需要人和时间。
“拿不到丰富的物料,只怕长天科技的进度也会被拉下来吧?”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阴测测的威胁。
说罢,联络中断,无论米国那头再怎么联系都不通了。
一场科学交流会很快拉开,参加会议的有长天科技星河能源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有彻底归附长天科技的科学家,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国家依旧停留在西北地区的科学家,这一部分人没有受到当局的严格控制,且科学精神较为端正。
西方科学家们此时慢慢开口,依靠自己扎实的知识,具体的实验进展,加入了自己的推断,说了一些设想。
在座的诸多科学家也是水平极高的存在,对自己是非常有自信的。
“不不不,太荣幸了,感谢感谢!”维尔特赶紧答谢,恨不得现在就开始钻进长天科技的实验室,他好早就眼馋心痒了。
这些文章还真是不太好写,这群人不断地写稿,不断地斟酌字句,以求达到最大的效果。
里面具体点出存疑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实验只在西北地区进行,甚至那些材料的加工,生产都在西北地区,换个地点是不是就不行了呢?也就是说,西北地区有特殊的某种环境,才能搞出常温超导的原材料。
第二个方面就是常温超导体的实验过程没有绝对的透明,当中很多环节都是人去观察的,这是最不可靠的办法。机器监测全过程才最有说服力。这当中不排除长天科技使用了魔术手法。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说长天科技的产量有问题,他们既然在特定环境下才能搞出常温超导体,那么就不可能推广,这就是个骗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