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定河间(1/2)
河间国,安平城。
“安平安平,安得何平。”袁尚站在安平县的城头,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此刻的他,以往雍容的面貌不再,换做憔悴紧绷的神色,一双眸子全无光采,好似丢了灵魂一般。
没得打了,没有机会了,袁尚心下悲观万分。
原指望和刘备联手对抗刘璋,可刘备竟是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和刘璋联起手来对付他。
刘备没了指望,他就只能寄希望于蓟县的审配,念着幽州可以作为他的退路,可蓟县被破,审配被擒,他向北窜走的退路已经断绝。
或许他还可以指望南边的曹操,但是曹操说是北上救援他,却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消息和动静传来。
天上地下,他已经没有了指望。
尤其是在张郃、高览逾城叛归了刘璋后,城内士卒只剩下五千余人,且每天都有不少人逾城出逃,不愿意留在城内同袁氏同生共死,只为了自家的富贵和性命着想。
“逢卿,偌大一个河北,竟是只有你一个忠贞之士。”袁尚向着还陪伴在他身边的逢纪感喟道。
逢纪默然,片刻后出言道:“明公,孤城不可守,且弃城出降者日众,留在城内恐是落得为秦军所擒的下场,还望明公早做决断。”
“决断?什么决断。”袁尚摇了摇头道:“逢卿,我们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吗?”
“北走胡地。”逢纪回答道。
“北走胡地?”袁尚蹙起双眉,露出沉思之色,旋即他语气沉重的说道:“逢卿,幽州已经被秦军拿下了,我们北上出逃,只怕没有太大的机会。”
“明公说的是。”逢纪点了点头,而后无奈的说道:“明公,眼下我们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南边是去不了的,只有向北逃窜,遁入胡地,或许有一线生机。”
“九死一生的生机吗?”袁尚轻叹了一声,他对逢纪给出的遁入胡地的建言不是很看好,盖因幽州在秦军手中,道路、关隘定是有秦军看管把守,欲得遁走,机会渺渺。
不过逢纪说的也对,他们若是放弃出逃,一味据守脚下的这座孤城,早晚会被秦军擒杀。
孤城无援,安能守之。
“也罢,就去求那一线生机。”袁尚咬着牙,应下了逢纪的进言,他不愿意困死在这里,能有一线生机就去争那一线生机。
入夜。
“兄长,跟我走吧。”袁尚来到袁熙处,他打算带袁熙一起离去。
“明公,你这是,深夜不眠,要去哪里?”袁熙神色不解,向袁尚问道。
“安平守不住了,我们要去幽州。”袁尚随口应付了一句。
“幽州?”袁熙更加不解道:“幽州不是被秦军拿下了,审配还被生擒了,幽州哪里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嗯?”见到被监禁起来的袁熙,竟是知晓外间的消息,袁尚嘴角翘起一个弧度,冷冰冰的说道:“兄长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外面的消息尽数知之,说说吧,你的暗子有几枚。”
“不是不是。”袁熙闻言有些慌张,他摆了摆手道:“我哪里有什么暗子,不过是听士卒讨论时漏出的只言片语,所以知道了些事情。”
“哼。”袁尚轻哼了一声,他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结什么,只生硬的言道:“兄长,且随我去吧。”
“明公。”袁熙摆了摆手道:“城外有数万秦军,我们是走不脱的,还是早点归降秦王,念来以秦王的宽宏,犹不失封侯之位。”
“嗯?”袁尚发出一声沉重的疑问,他冷喝道:“我袁氏的子弟,安能做降臣,父亲留下的基业,岂能就这般让了出去。”
“明公,河北之地,我们就剩一座孤城,我们没有机会了。”袁熙一脸无奈,他不想跟着袁熙出城,只念着早早归降秦军,保全性命,和落入秦军手中的妻子相聚在一起。
“兄长,你的骨气呢,世家子弟的傲气呢?”袁尚瞧着袁熙这一副庸懦的模样,他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问道。
“明公,早降早安,迟则生变啊。”袁熙顶着袁尚的愤怒,出言劝告道。
“带走。”袁尚一脸无奈,他挥了挥手,着令武士将袁熙夹带了起来,他说什么也不会放任袁熙归降秦军,辱及袁氏的门楣。
当袁尚和袁熙来到安平城的北门时,提前到达北门的逢纪迎了上来:“明公,一切准备妥当了。”
“臣下精挑细选,选得亲卫五十余人,都是可以信得过的,马匹的话臣下挑选了一百余匹,一人双马下,秦军当是追之不及。”
“好,开城门。”袁尚点了点头,发出了打开安平北门的命令。
在袁尚的命令下,安平北门被缓缓打开,露出能容得下数匹马窜出的通道后,北门就停止了打开。
“走。”袁尚发出低沉的号令,一百匹马,五十余人,就此窜出了安平城,向着北方冲去。
晦暗的夜色下,袁尚一行人匆匆而行,如同黑影般划过地面。
袁尚还顾了一眼后方的安平城,心中沉重的叹了一声,此行北上,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河北。
倘若是秦王得了天命,天下为秦王所有,窜走胡地的他,恐怕是此生此世,都回不到河北了,更别说老家汝南了。
不过眼下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袁尚知道,他现在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冲破秦军的阻截,成功遁入胡地。
目光转向前方,但见夜色不明,星月无光,前途好似一片黯淡,可袁尚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入了这片黯淡中。
他没得选,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行不过数里,后方的安平城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城内的袁军在袁尚遁走后,终是察觉到了不对劲,主君即是遁走,他们守城还有何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