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434章 钱惟演讨赏

第2434章 钱惟演讨赏(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能回到神秘时代 护国医婿 顾少追妻套路多 我真不会演戏啊 诡异复苏中 直播:连麦吗?全网狙击那种 子色青春 盖世人王 八零年代漂亮作精 总裁的萝莉甜心

第2434章 钱惟演讨赏

听完林氏的汇报,刘娥稍稍宽心了几分。

最近这段时间,京中的舆论如何,她十分的清楚。

托某人的福,批评可不少!

王曾,当真是朝廷的‘贤相’!

毫无疑问,王曾这是在挑战皇权。

本来,刘娥就不怎么喜欢王曾,如今,她更加厌恶王曾了。

要不免了他的官?

虽然刘娥不喜欢王曾,但有一件事却是无法否认的,王曾在士林的声誉很好。

而且王曾本人也没什么瑕疵,为官清廉,为人刚正,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偶尔会有些迂腐。

比如这一次。

想了想,刘娥觉得还是留下王曾比较好。

有时朝廷确实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如果满朝都是似丁谓那样的人,朝纲必然会崩坏。

异论相搅,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大,对于君主而言都不是好事,不论忠与奸。

“大娘娘,钱惟演昨日递了一份劄子过来,您现在要看吗?”

“拿来吧。”

刘娥微微点头,钱惟演出京一事,她心里是带着愧疚的。

细细一算,钱惟演出知河阳都快小半年了,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递劄子过来。

少顷,林氏将钱惟演的劄子单独取了过来,转呈给了太后。

【真宗皇帝将立太庙,有司议以功臣配享,臣先臣尚父/秦国忠懿王/俶,勋隆奕叶,位重累朝。

亲率王徒,平百年之僭伪,躬持国籍,献千里之封疆。

忠诚格于皇天,茂绩昭于惇史,所以太祖、太宗命无下拜,赐以不名。

自先圣之纂承,念遗勋而益厚,举诸殊渥,萃此一门,在乎皇朝,诚居第一。

伏望依体降诏,配享祖宗庙庭。】

看到劄子的具体内容,刘娥不由笑了笑。

钱惟演这是讨赏来了。

配享功臣制度,古来有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

宋承前制,自然也有功臣配享制度,不过,太宗朝是一个例外。

一般而言,前朝君主过世,继任者应在其在位期间,指定先朝的有功之臣配享太庙。

但终太宗一朝,宋太宗都没有执行功臣配享。

宋朝配享功臣制度,实际上是始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也就是宋真宗继位的第二年,真宗下诏为赵普盖棺定论。

追封赵普为韩王,配飨太祖庙廷。

同年八月,追封曹彬为济阳郡王,并配飨太祖庙廷。

同样也是八月,太宗朝的官员薛居正、石熙载、潘美三人,也被先后配享太宗。

不过,相比于赵普和曹彬二人,这三人的功绩就小了很多。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太宗朝几乎鲜有官员能够长期执掌相印。

毕竟,太宗多疑可是出了名的。

心中有鬼,看谁都像鬼,赵光义哪敢让大臣长期身居高位?

半晌,刘娥放下了手中劄子。

钱惟演可真敢想。

国朝历经三代,配飨庙廷的文武大臣不过五人,钱俶虽然有献土之功。

但一来钱俶献土并不是真宗朝的事,二来嘛,仅凭献土一事,也不足以配飨庙廷。

即便有刘娥的支持,群臣也不会答应。

文人的最高追求是什么?

名留青史!

历朝历代,配享功臣,偶尔一人,偶尔两三人,毫无疑问,能够配飨庙廷,绝对是同时代最高的赞誉。

那些文臣岂会同意吴越王钱俶配飨真宗庙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