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九章 万寿节(1/2)
直到乐师演奏完毕,老朱都还双眼微闭,沉浸在这乐曲的恢弘与大气之中。
就连一直反对更大大乐的李原名听了之后,都连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良久,等老朱慢慢睁开眼睛之后,满脸都是无比满足的笑意。
侧头看了李原名一眼,噙着笑意问道:“李爱卿,觉得这大乐如何?”
李原名心服口服的先是看了韩度一眼,才低下头朝老朱拜道:“臣好似看到了秦皇一统天下,登坛祭天。又好似看到了煌煌千年史书,向臣展开画卷。
此乃祥瑞,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哈哈哈,好,好一个祥瑞。”整个大殿内回荡的都是老朱肆意的狂笑。他从来都是最讨厌下面的官员动不动就上报哪里有什么祥瑞的,一般遇到这种以为他容易蒙蔽可欺的官员,下场通常都是惨不忍睹的惨。
但是现在,老朱却觉得祥瑞一说和这大乐简直就是相得益彰。也只有这样的大乐,才能够配得上祥瑞二字!
“李爱卿,这大乐能换了吗?”老朱高兴过了之后,才笑意盈盈的看向李原名。
老朱自然知道既然李原名都如此高赞这曲大乐了,那么他肯定是没有意见的。但是谁让他刚才把礼仪搬出来呢?老朱虽然遵礼仪,但并不代表就喜欢臣子在他面前大谈。
至于丝绸、胡椒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当钱来用的。也就是随着宝钞的普及,让人们使用银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丝绸胡椒这些也没有人会直接拿着去交易了。但是这些东西的价值,同样也是不低。
没门儿!
“李原名,你少给本侯装疯卖傻。你奏请皇上赐名,不是邀功是什么?”韩度眼睛一瞪,大声的朝着李原名厉喝。
好在开始祝酒,眼前的宫廷美食总算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当然,韩度自己也很清楚,别看李原名说的洒脱,好像是随手就能够把到嘴里的好处给吐出来。可是韩度敢大赌,若是真的让他将好处吐了出了,他肯定会记恨自己一辈子,甚至还会将教坊司给一并囊括进去。
“那你就快点想,朕可是告诉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尽管想,大胆的想。”老朱也没有生疑心,以为刚才那是韩度正常的反应。同时还哈哈笑着,故意让韩度放开胆子。
诸王、百官、番国使节.这场万寿节让他们极为尽兴。这些人听到、见到太多太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让他们对这些万寿节津津乐道,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见韩度执意如此,李原名只好大声喊道:“侯爷停下,请听下官一言。”
他李原名是因为这《紫禁城》才升任尚书的,现在谁要是敢反对这《紫禁城》,那就是在反对他担任礼部尚书,他就与之不死不休。
“哈哈哈。”老朱捋着胡须仰头长笑,好似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一般。
侍郎看着仅在尚书之下,但是连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真正的决断权都没有在侍郎手里,而是在尚书手里。就算是想李原名这样的侍郎,即便是他能够自己决断,但是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韩度朝李原名靠近了一些,说道:“李大人既然不肯上奏,那若是在皇上想要为教坊司脱籍的时候,李大人帮教坊司说上几句好话,这总没有问题吧?”
“既然侯爷说话都是如此痛快,那下官就直说了。教坊司的女乐落入脱籍,不仅仅是为了羞辱那些犯官的家族,更加是为了警醒百官。侯爷现在知道这件事有多难了吧?不瞒侯爷,下官肩不能跳手不能提,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事情,若是侯爷执意要让本官上奏,那本官只能够说抱歉了,这是下官没有福气。”李原名边说,脸色就变得越发凝重,说完之后,就直勾勾的看着韩度,等着答复。
李原名微微一愣,没有想到韩度竟然会在他的面前说出这样话。顿了几息之后,忽然笑了起来,抚掌笑道:“说的好,侯爷好气魄!”
“臣告退。”李原名低头一拜,后退几步便退了出去。
老朱每每举杯,群臣倾杯。
“是的。”韩度简略的回答。
李原名同样端起茶杯,一茶代酒朝着韩度回敬了一下。
李原名顿时回过神来,脑海里面心思电转,连忙说道:“侯爷你还是饶了下官吧,下官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如此行事。”
李原名自家人知道自家是,他从昨日回来之后,什么事都没有做过,能够立屁的功劳?不用想他也知道,他这个尚书肯定是因为昨日请皇上赐名的举动,让皇上龙心大悦,才让他迈出了这最为关键的一步。
“教坊司?”老朱愣神了一下,不知道一个衙门有什么好赏赐的。
李原名叹息一声,凑近韩度耳边说道:“侯爷难道不知道,这教坊司的女乐有部分是犯官的女眷吗?”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斜眼看韩度一眼。不过他心里清楚,就刚才那两句话,就足够还韩度的人情了。
既然李原名不肯退步,那韩度就主动让一步。
接过圣旨的一刻,即便是以李原名的城府,也情不自禁的激动的脸色通红。他做梦都渴望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来的如此措手不及。
今日天公作美,红日朝升!
大小京官,武将勋贵,番国使节,各封国王爷,一大早就在红光的照耀下,有条不紊的依次入宫觐见。
韩度先是一愣,旋即眼睛闪过一丝僵硬。自己能够说什么,难道还能说这曲子已经有名字了吗?即便是已经有了名字,韩度现在也只能说没有。
“说吧。”老朱言简意赅的点头。
“好,一言为定。”韩度露出满意的笑容,朝李原名伸出手。
坐在龙椅上沉吟片刻,老朱却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只好抬头看向站在下面的韩度问道:“今年的万寿节你果然是不负众朕望,朕很满意。你出了这么大的力,说罢,你想要朕赏赐你什么,朕都答应。”
到现在,他都还恍若梦中。
所以说,老朱的万寿节是百官真正盼星星盼月亮的日子。很多家里拮据的京官,都希望能够在这一日,狠狠的回口血。
李原名顿时十分不耐,奋力的拉扯几下,就想要把自己的衣袖从韩度手里夺回来。
只有成为真正的尚书,才是天子的近臣,文官的顶峰。
现在教坊司有韩度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将来韩度不能庇护教坊司了呢?
人要看得长远,切莫被一时得失给迷了眼睛。
想当初,就连韩德都没有能够成为尚书,止步于侍郎。
这个条件看起来对李原名非常简单,好似韩度吃了亏一样。但其实不然,有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人能够帮忙说上一两句好话,事情几乎就会顺理成章的决定下来。
殿外十丈方圆,三丈余高的台子,帷幕缓缓闭上。
如此声、乐、舞、景融合唯一,江山社稷如同一首歌、一曲乐、一段舞、一幅画,让初次见到的人纷纷震撼莫名。
“这个本侯当然知道。”韩度简洁的回答。
“李爱卿,你这个提议很好。”老朱笑呵呵的并指朝着李原名指了指。
心里虽然震动莫名,但是胸有沟壑的李原名脸上并没有表露丝毫出来,规规矩矩的朝老朱一拜,之后才说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上可以一言将其贬入贱籍,自然也可以一言将她们抬起来。”
万寿乃人君之始!
万寿节期间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让我自己提要求?老朱这不会是想要不认账吧?韩度心里嘀咕着,抬头看了老朱的脸色一眼。
万寿节刚刚开始,一曲《紫禁城》就深入人心,震撼了所有人。
起身之后,老朱直接问道:“教坊司女乐若是脱籍,可否?”
瑶月、香雪、烟雪等人黄鹂般的嗓音婉转悠长,众人齐舞动魄人心,后面的帷幕万里江山图在众多烛光的照耀下纤毫毕现的呈现在所有人的眼中。而且,这万里江山图还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乐曲的演奏缓缓而动。
原本韩度当初是本着没有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的心理。才拉着李原名,要他给个说法的。没有想到,今日竟然真的用上。
她们以前不管是有过,还是受到牵连,该罚!这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既然她们有功,那皇上又为何不赏呢?”
“好!好!好!”老朱都忍不住站了起来,抚掌赞叹。
说完,伸手抓住李原名的手臂,就要往回走。
华盖殿中,老朱高坐龙椅上,太子朱标站在身侧。韩度作为礼官站在丹陛下,然后是从各藩国回来为老朱贺寿的诸王,之后是文武重臣,然后是各国使节,殿外是低品京官。
随着歌手唱起,众人如同看见了绿瓦红墙,千年血脉流淌。老朱听得出神,原本他以为韩度能够拿出《紫禁城》就已经是足够惊艳了,没有想到还有眼前这一幕。
“你这话只配去骗骗那些初入官场的傻子,少拿来糊弄本侯。皇上想到又如何?皇上想到了赐名,那这功劳也是本侯的。
听到皇上这话,李原名心里掀起惊涛骇浪。他万万没有想到,以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竟然真的有皇上问起他的一天。
群臣听到韩度请奏的并不是既定的雅乐,不由得神色一顿,纷纷朝李原名投入奇怪的目光,想要看看这位新进礼部尚书的态度。
李原名神色淡定,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根本就没有把众人的疑惑放在心上,更加没有和他们解释的意思。
回头看向韩度,老朱挤出笑容道:“这曲子有名字了吗?”
李原名迈着频率快速的小碎步,一路来到御前拜下。
老朱没有生气,今日他是真的高兴了,韩度这些小动作在他眼里都变成了老成持重的优点。
韩度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还能够未卜先知不成?这件事太过诡异了,李原名除了想到这个理由之外,想不到其他任何理由。
虽然韩度并不会怕了这李原名,但是也没有必要现在就和他闹翻。而且自己是不怕,但是教坊司却不一定能够承受的住一位礼部侍郎的怒火。
“侯爷自重,光天化日之下拉拉扯扯的像什么样子?”
相反,老朱的回礼就要阔绰的多了。虽然也没有银钱之类的俗气之物品,但是御酒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绫罗绸缎这些也是要回礼的,还有茶叶、胡椒、肉蔻等等。这些东西可都是硬通货,就拿御酒来说吧,老朱赏赐的就比海鲜楼的神仙醉还好。海鲜楼的神仙醉,一斤一壶的卖价十贯。而老朱随手就是每个官员两坛御酒,一坛五斤。就这么两坛子御酒,若是不喝拿去悄悄卖了,不说一百贯,起码也能值八九十贯宝钞。
当然,韩度可不仅仅只是去祝贺李原名的。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重新定下默契。
李原名脸上笑的灿烂,朝着老朱微微一拜,他知道这个马屁是把皇上给拍舒服了。
老朱见韩度如此做派,奇怪的问了一句,“朕就这么可怕吗?想要赏赐你,让你自己提,都能够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韩度听到李原名成为了礼部尚书,惊讶之余,又急忙赶去祝贺。
“圣明无过皇上!”既然是有求于老朱,韩度自然是毫不吝啬的将马屁奉上。
‘捅了刀就想躲是吧?你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韩度恨恨的朝着李原名的侧脸刮了一眼。
“好,好名字!”韩度连忙激动的拍起手来,神情激动的就好似得了天大的恩赐一般。
同时,韩度也是暗暗提醒老朱。不要忘了,教坊司这些女乐也是你的子民,不应该区别对待。
老朱捻着胡须沉吟片刻,正要开口,却忽然想到这曲子还是韩度从教坊司带来的,若是已经有了名字,他再赐名岂不是尴尬?
淡漠的扫了李原名一眼,老朱说道:“朕若是现在给她们抬籍,可行吗?”
大雅之乐过后,众人都还在纷纷回味眷恋,周围乐师就开始奏起百鸟鸣,只闻半空和鸣,如同青鸾翔空,百鸟朝凤。
韩度沉吟一番,逐渐冷静下来,试探着说道:“臣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韩度暗暗咽了咽唾沫,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因为贱籍,教坊司的女乐被人所轻视。出门要遭受百姓的白眼和指指点点,有钱也不敢带出教坊司,因为她们根本无力保住。
谄笑着说道:“侯爷,这曲子也是为万寿节准备的。下官不也在为万寿节奔走么?这都是万寿节的东西,下官不也应该沾点光嘛。这样,下官保证这次万寿节全力配合侯爷,侯爷需要下官做什么,一声令下下官万死不辞如何?”
韩度见老朱没有看向自己,则神色不善的朝着李原名看过去。没成想,这李原名看到自己的目光,竟然故作不知的避开了。
李原名哪里敢和韩度返回去见皇上?顿时大惊失色的极力抗拒。
可是一想到,老朱会因为这个,而不答应让女乐脱籍,韩度顿时就气的眼睛都红了。如此卑鄙无耻的小人,不要让我知道是谁,否则我弄死你。
“好,那本侯就多谢李大人了。”韩度笑着端起茶杯朝着李原名敬了一下,抿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大,露出惊奇的神色,点头说道:“好茶,好茶!”
韩度听了顿时抬眼看向老朱,难道事情还有转机?
只见老朱没有理会韩度,直接朝老太监吩咐道:“既然是礼节上的事,那就将李原名召来问问吧。”
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老朱虽然年到甲子,但面对如此盛况都精神倍振。繁琐的各种活动,他都从头看到尾,从早上看到黄昏,一点也没有不耐久坐的意思。
韩度的话让老朱眼睛一亮,满意的瞥了韩度一眼,沉声问道:“你想要朕如何赏赐她们??”
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教坊司那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想到竟然会因为一个刁状而付诸东流。
韩度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来此,就是因为怕李原名当了尚书之后,就把他们以前的约定给抛掷脑后了。李原名是侍郎的时候,韩度并不担心,因为只要他不傻他就不敢反悔。
既然如此,李原名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言道:“看不出来,侯爷还是一个真善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