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让天下人读书(2/2)
朱标皱眉,认真的想了片刻。抬头道:“可这是父皇留给朕的,朕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韩度微微摇头,道:“大明现在有五十多个总督府,每年都有无数的金银入内库。皇上若是不找一个用的地方,内库的金银只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会受到别人的觊觎。”
齐泰想要反对,可是他左右瞥了一眼,见其他有三位尚书都是一副被说服了的样子,他的话到了嘴边,又不得不咽了下去。
韩度笑眯眯的拿出厚厚一本奏折,双手捧着:“皇上,臣令户部将常见的木料、布匹、铁器、工匠薪俸等整理了一个价目汇总出来。不管是修建马场,还是水泥道路,都可以从价目汇总当中找到对应的价格。只要把各项的量加上去,便可以得出修建一个马场大概需要多少银钱。如此,也可以避免不知道钱被到了那些地方,请皇上过目!”
齐泰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一旦施行韩度这办法,那以后他这个尚书岂不是都不能够随意调用兵部的银钱?
“皇上,臣以为不妥。此法太过繁复,若是要将每一项事务用都理清楚,那兵部就不用做事了,光是理清这些东西就要占据兵部所有的人力。”
但就像齐泰说的,太过耗费时间,有些难以实现。
“哦,有这么好的办法?”朱标有些不信。要知道这可不是几百几千贯的银钱,这是动辄几千万贯的财富。这么庞大的一笔钱,能够用在刀刃上,那也是要极高的本事的。
“退朝!”
朱标一听,连忙示意王钺将韩度的奏折拿上来。
“你有没有办法??说来听听。”
奏折在各部尚书手里传了一遍,众人都低头不语,不敢擅自表示什么。
“诸位爱卿以为户部此法如何?”
韩度的话让朱标眼睛一亮,他明锐的察觉到,若是真的可以做到韩度说的这样,那其中若是有人贪墨,岂不是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查出来?
齐泰听罢十分不满的道:“建一个马场需要的材料工匠无数,本官怎么给你一一列举清楚?”
韩度笑了笑,“齐大人莫急,本公的意思是齐大人要见多少马场,每个马场多大,需要多少木料多少马驹,这些都要一一列举出来计算清楚。如此,本公才好核实不是?若是数目有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清查出来。”
朱标眉头展开,微笑着点头,“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拿在手里,的确是沉甸甸厚厚的一本。朱标翻开看了一眼,果然看到许多物品的价格。
朱标让王钺将韩度带到乾清宫。
可谓是好处多多。
朱标露出笑容,抬头朝众臣道:“众位爱卿都看看吧,户部此举不仅可以让朕清楚的看到钱用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银钱浪费,可谓是一举多得!”
韩度站了出来,拱手拜道:“皇上,若是觉得巨细无遗的理出清单太多时间的话。那也可以稍微粗略一点,这样虽然不能准确的算出需要的银钱数目,但是也可以算出一个大体的数目来。而且有些事务也就是第一理清的时候麻烦一点,之后就会容易很多。就拿建马场来说,涉及到木料铁料桐油漆料等等,十分的繁复,但是只要理清了一个马场建造所需的东西,那么以后再建造多少,都可以套用过来,十分的方便。”
齐泰脸色一沉,看向韩度道:“镇国公,本官已经说了,这些银钱主要是用来建设马场的,如何没有说清楚?”
韩度继续道:“先皇重视文教,曾经兴建了不少的县学。但即便是如此,大明也有不少的县并没有县学。而且即便是有县学的县,很多百姓的孩子也读不起。一来是因为笔墨纸砚和束修都是不小的费,二来是农家的孩子,哪怕是半大小子,那对于家里来说也是一份劳力。若是去读书了,那家里就要白白养活一个丁口,对于百姓的压力较大。”
朱标看了韩度一眼,一时之间并没有理解韩度究竟想要做什么。
“臣的想法便是,皇上恩泽天下,不如就出钱在每个县都建立县学,并且让天下孩童读书不用一文钱。如此天下百姓必然深感皇家恩德,也再也没有人敢再觊觎皇上的内库。”
朱标瞬间心动了,让天下孩童读书,这是多么宏伟的一件壮举?至少是前无古人!
一旦办成了,正如韩度说的那样,皇家的威望必然会暴涨到顶点,天下民心永远会牢牢站在皇家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