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招手(1/2)
当陆山民找到陆霜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只有两个字。
“没钱”。
别说一百五十万,就连十万都没有。
当初在民生西路为了凝聚人心对抗王大虎,陆山民开出了原先两倍的的工资,后来进入直港大道,同样是为了凝聚人心,就连新招的保安也能拿到五千块钱一月的工资。
像唐飞、周同、秦风等人更是拿到了一万块钱一个月的工资。
直港大道的四家酒吧规模很小,又是新开张,除去成本,几乎没有一点利润,更谈不上分红。
现在手下有五十多个保安,平均每人按六千算,一个月也要三十多万。再加上周同手下专门成立的调查小组有十个人,这批人每个人每月至少要耗费一万块钱。还有一些平时的公务开销。总计下来,一个月至少要五十万多万开销。
而收入,七家酒吧每家的安保费是八万,总共只有五十六万,再加上玫瑰酒吧的三成分红每个月三四万的收入,总共不到六十万。
听起来很多,但要养这么多人,还要应对突发事件,这点钱完全不够用。
本来这几个月下来有点盈余,上次小五的事情,把大部分盈余都给了小五的父母,现在账上能调动的资金,连十万块都没有。
陆山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的看着姜妍,他没料到姜妍会一口答应,而且还是三百万。
“你现在手上负责四个酒吧的安保业务,想办法搞定这四家酒吧的老板”。
肖兵朝服务员招了招手,点了份牛排。
“有你这个朋友,她很幸运”。
“可是怕欠债”?姜妍呵呵一笑。
姜妍优雅的擦了擦嘴角,“我在银行系统干了这么多年,接触过的生意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个年纪轻轻的人敢在直港大道四店齐开,还自学经济学,绝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
姜妍放下刀叉,双手放在餐桌上,越发衬托出饱满的身姿。
陆山民皱了皱眉头,“可是.”
但他是一个传统华夏人,传统的华夏人有一个特点,不喜欢借钱。
一年前刚到这里的时候,一身粗布衣服,脚下踏着胶鞋,过往的行人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看着他。
她的调笑让陆山民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女人调戏起男人来,就和中年油腻男调戏十八岁的小姑娘一样,脸不红心不跳。
陆山民轻轻咳嗽了一声,很好的掩饰住脸上的尴尬,当然,这只是他这么认为,在姜妍看来,这种欲盖弥彰反倒是逗得她噗嗤一笑。
肖兵换了一顶白色的鸭舌帽,大摇大摆的走进西餐厅,坐在陆山民对面,嘴角翘起一丝微笑。
“我虽然不了解酒吧这个行业,但我知道任何行业兼并都充满火药味儿,你初来乍到,就不怕地头蛇吃了你”?
陆山民迎上姜妍的目光,“那是我的事情”。
陆山民眼神坚毅,淡淡道:“我本来就一无所有,我不能让她一个人在前方孤军奋战,山里男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姜妍妩媚一笑,“你不是学过经济学吗?”
走出万汇中心,购物广场灯火通明,人潮涌动。
“你要兼并直港大道的酒吧”?
“对”。
陆山民眉头紧皱,在《激荡三十年》中介绍了很多企业家,确实如姜妍说的那样,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靠贷款和融资走过来的。
一头茂盛乌黑寸板短发,像钢针一样根根直立朝天,没有了鸭舌帽的遮挡,整个人英气逼人。
也是他唯一的办法。
企业要快速扩张,就要快速的占领市场,要快速的占领市场就需要钱,这个钱从何而来,显然靠原有产业的利润是做不到的,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选择。
人群中,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一身的穿着打扮和那晚一模一样,脸上依然带着那副黑色的口罩。
陆山民笑了笑,“自己是什么人,就最讨厌什么人,常赞当初跟着罗兴的时候,勾结罗兴手下的几个骨干自立山头,他是怎么起家的,就最防类似的情况出现”。
肖兵咬了口牛排,含混不清的说道:“没错,不过那几个人也没好下场,常赞一统直港大道之后,就直接把他们踢出了局。两边不讨好,最后灰溜溜的离开了百汇区”。
陆山民特别害怕这种压力,当初欠陈然的五万块钱,他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尽快的还上这笔钱。
肖兵手里的刀叉停在半空,慢慢的咧开嘴,露出兴奋的笑容。
见姜妍依旧优雅的切着牛排不说话,陆山民接着说道:“我有直港大道四家酒吧三成的股份,我用这部分股份作为抵押”。
陆山民沉默了半晌。
姜妍睁着大大的眼睛,饶有兴趣的看着陆山民。
“好”。肖兵再次掷地有声的答应,“到时候,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直港大道的大部分酒吧”。
说着,牛排也不吃了,起身道:“我现在就去着手安排”。
现在,他又做了一件第一次做的事情,第一次主动约人吃饭,或者说叫第一次求人办事。
“没想到你会这么快来找我”。姜妍轻启红唇,小口的嚼着刚送进嘴里的牛排。
这个一向冷酷谨慎的男人,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姜妍吃西餐的样子很优雅。
陆山民瞪大双眼,紧紧的盯着肖兵,“你确定我对付亮出手,江涛不会出手”?
“常赞这个读书人除了他自己谁都不信,最忌讳的就是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交往过于密切,以至于会架空他,所以常赞手下的几员大将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绝对不会出手”。
“一个企业家成功很简单,先做出一件事,然后用做出来的事贷款或融资,挣得一定资产的时候,然后用这些资产再贷款或融资,如此反复循环。只要能贷款,那就贷得越多越好。现在很多鼎鼎有名的大公司,哪个不是资产负债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的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
“那你应该了解不少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姜妍呵呵一笑,淡然随意的说道:“对啊,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老板跳楼。商场如战场,这句话可不是一个比喻,而是真实的写照,你以为大老板很好当吗”。
肖兵点了点头,“付亮、江涛还有赌场方面的负责人,只有他们能直接联系常赞,我深得付亮信任,有时候能打听到一些关于常赞的动向,我上次无意中听付亮提到常赞长期不在国内,最近估计又要出一趟国,我们就趁着他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好好给他一个惊喜”。
“你的意思是我拿这笔钱兼并了几家酒吧后,然后又可以用这几家酒吧抵押贷款,再去进行兼并,循环往复”。
姜妍含笑看着陆山民,他的五官轮廓分明,眉宇之间透着股少年的英气,他的眉头微皱,有着与之年龄不太匹配的成熟,他的眼睛很明亮,像一头下山的猛虎,充满了勇猛之气。
“好,三百万,多久能够放款”?
姜妍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看得出陆山民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才来东海一年的山里人,二十多年的小农意识,面对迎面而来的商业意识挑战,能这么快速果决的做出选择,倒是让她有些刮目相看。
姜妍说的泰然自若,就像是在谈论一件她喜欢的衣服,或者是一双漂亮的高跟鞋。
明朝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第一次见朱棣就说‘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白帽子给大王’。(‘皇’字)。这个人就是个典型的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实现抱负,不要钱不要官,天天就缠着朱棣劝他造反。
陆山民面色渐渐变得冰冷,“常赞现在在意的只是我会不会是陈然的人,实际上对我的实力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我们要在他反应过来之前,一举瓦解他的第一道防线,把他的赌场围在中央”。
不过姜妍的话完全打破了这条思路。
下个星期三家酒吧老板就会来签合同,可是现在连零头都凑不齐。
陆山民皱了皱眉头,“要是资金链断了,还不上银行的贷款,岂不是彻底翻不了身”。
“还有,我这次收购的三家酒吧,有两家是吕方负责安保的酒吧,下个星期过后,当付亮发现的时候,肯定会怪罪吕方。你想办法再加把火,把吕方管理的剩下两家酒吧的安保业务也拿到你手下,到时候李风会配合你”。
“我要不了这么多”。
陆山民到东海以后做了很多第一次做的事情,比如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坐兰博基尼,第一次吃西餐,第一次穿几万块钱的衣服,第一次坐进大学课堂等等。
姜妍看了看手表,“三天,明天带好相关材料去东海发展银行,报我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