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这就不是个合格的官员(2/2)
就当朱国祚的大脑有些宕机时,毕自严看着对方开口问道。
“下官,下官觉得。”
被毕自严点到名,朱国祚下意识的就开口诉苦。
“如今大理寺人手不足,若是管辖各地刑名司,恐怕会出现混。。。乱。”
简单的一句话还没说完,朱国祚就在他对面刑部尚书李征仪的严厉眼神中停了下来。
而在场的其他官员则是古怪的看着朱国祚。
这人是什么毛病。
今天廷议的目标是刑部、兵部、大理寺三个衙门重新分配权责,以及地方上按察司一分为二。
但是你这个要加权的衙门主官在这个时候却是诉苦,表示自己衙门能力不足。
你这不是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下吗?
看了眼朱国祚,毕自严面无表情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宣布一声休议后,给周应秋了一个眼神后,想着外面走去。
“朱国祚不是个能成事的人。”
并肩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毕自严突兀的出声道。
“一辈子不是读书就是教书,你指望他能做什么。”
摇了摇头,周应秋颇为头疼的道。
“我将今天朱国祚在廷议时的表现告诉监察寺的人,接下来就会有人弹劾他才能不配位。”
“但现在的问题是,朱国祚若是走了,谁能接过大理寺的担子。”
“魏广微,如何?”
眯着眼睛,毕自严提议道。
“前些天礼部在封爵的事情上做的有些过了,魏广微这人的心思不正,不能让继续留在礼部。”
微微点头,周应秋对毕自严提出让魏广微去大理寺的行为颇为赞同。
因为他那想要一次封三个爵位出去的事情,魏广微在官场上还是积攒了不少的声望。
有人骂魏广微是奸佞,说他是滥封爵位,坏朝廷体统。
也有人夸魏广微有古之伯乐之风,是识人之贤。
现在内阁已经有十几封举荐魏广微上任礼部尚书的奏章了。
“那礼部尚书呢?”
拿着笏板的手动了动,周应秋问道。
“让官应震去江南整顿学政的事情还没定下,现在礼部尚书的位子又空着,魏广微迁大理寺卿,恐怕不少人都会起心思。”
或许是觉得自己说的还不够,周应秋最后强调道。
“尤其是吴亮嗣。”
“还有亓诗教?”
听出了周应秋是什么意思,毕自严笑着道。
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周应秋只是点了点头。
大明朝堂上的党争,无论是万历还是天启,都逃不出两方势力。
齐楚浙宣昆和东林。
吏部尚书吴亮嗣和即将起用的官应震是楚党。
被方从哲给按住了的亓诗教和河北道黜置使周永春是齐党,浙党头子沈一贯死了,姚宗文、刘廷元也早让皇帝给办了,但还是有几只小狗小猫的。
宣党那边,领袖汤宾尹虽然早年因为会试舞弊被劾,最后让当时的吏部尚书孙丕扬给虢夺了官职归家,但人和熊廷弼的关系好,天知道在皇帝骂过孙丕扬的情况下,熊廷弼会不会举荐汤宾尹复起。
至于说昆党。。。这就是东林放出来混进其他诸党中搅屎的一群人,领袖叫做顾天峻,是南直隶人,早就在三党内哄时候,让齐党给收拾了。
现在东林是让皇帝将头按的差不多了,但其他几个党派的人若是让在朝堂上渐渐的起了势,尤其是皇帝新政没少得罪文人士大夫的情况下,难免不会让朝堂渐趋平稳的朝堂再起波澜。
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俩一样,在这朝堂上几乎就是光棍。
更多的人还是被别人推着在走。
“各科给事中如今是你在管,让他们多盯着些吏部。”
转头看了眼周应秋,毕自严笑着开口道。
“尤其是吏部在选官时的糊名法,一定要严格执行。”
“好。”
知道毕自严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周应秋没有再多劝,两人加快脚步,向着乾清宫而去。
不过此时,朱由校这个皇帝却是不在乾清宫,而是在景阳宫。
偏殿之中,被一阵轻声啜泣声吵醒,问了刘时敏是什么情况后,朱由校痛苦的伸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头。
他就不应该在景阳宫睡这么一个午觉的。
他来的时候,万历的女儿,他的姑姑仙居公主正好进宫来看望老娘李太妃。
“皇上让纯臣去海外替朝廷开疆拓土,那是将来能青史留名的差事,你是既是我大明的公主,又是为人妻的,于公于私,都要支持。”
伸手拍着自己女儿的后背,李太妃虽然心疼,但嘴上还是在劝说。
“而且,现在我那孙儿跟在皇上身边服侍,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恩典。”
“你怎么能在娘亲这里来哭着说着不是好事呢?”
“可是,可是我听回来的人说,我夫君他在海外病了。”
抬起头,仙居公主可怜兮兮的看着李太妃。
“远在异国他乡,你说若是,若是。”
“皇上就在前殿,你说什么不吉祥的话。”
在女儿的手背上拍了拍,让她住口,李太妃脸色严肃的道。
“我令人去打水,你洗漱一番,稍后老身做上一桌酒菜,你配皇上喝一杯。”
“皇上心怀天下,让皇上给你说。”
说着,李太妃从床上站起来道。
“正好,若是我那好孙儿今日若是跟在皇上身边,你们娘俩也能见见。”
说着,李太妃就让身边的宫女太监去打水,而自己则是向着景阳宫的小厨房而去。
皇帝来时显的有些困意,她就让皇帝在这里睡下了,还说要让皇帝尝尝她这老婆子的手艺。
现在女儿来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皇帝和皇家人亲近亲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