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反击!!(2/2)
节目尾声,镜头扫过参会人员名单,而在画面左下角,闪过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
雷英东的助理悄悄将一个加密u盘交给了利孝天。
这是他们提前布下的暗线,那个u盘里,存储着cia在东南亚的最新资金流向。
与此同时,在新国的一家地下酒吧,两个神秘人正在交易。其中一人将拍到的签约照片发送给上级,却不知这些照片早已被植入追踪病毒。
林耀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手机上跳动的病毒传播路径,嘴角泛起冷笑。
这场看似单纯的商业合作,早已变成了与cia博弈的新战场。
商海迷局:利益同盟与暗战升级
签约仪式次日,雷氏造船厂的地下会议室里,红色保密灯持续闪烁。
雷英东将激光笔指向墙面投影,画面上是cia在东南亚的秘密基地分布图:
“三天前,我们的卫星监测到菲国苏比克湾有异常电磁信号,强度与军用级加密设备吻合。”
他按下遥控,地图上的红点连成蛛网,“这些节点与新公司规划的航运路线高度重合。”
林耀摩挲着会议桌上的石墨烯电池模型,金属棱角在掌心留下压痕:“他们要的不仅是破坏运输线。”
他调出亚视情报部门截获的密电,“cia正在招募精通海事工程的黑客,目标直指我们的智能航运系统。一旦自动驾驶货轮被篡改航线,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包船王的私人卫星电话突然响起。他接过耳机听了片刻,脸色阴沉:“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临时提高通行费,涨幅高达120%。这绝不是巧合。”
话音未落,林正明抱着文件冲进来:“欧洲环保组织突然发难,要求对氢能货轮实施更严苛的排放标准,背后金主是一家美国能源集团。”
三方团队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天耀集团的技术骨干连夜赶赴造船厂,在智能导航系统中植入量子加密芯片
雷氏集团的工程师将船体钢板厚度增加20%,同时在龙骨夹层安装反窃听装置
包船王的船队则改变原定航线,绕道好望角以分散风险。
在港岛证监会,乐慧珍带着律师团队与调查员展开拉锯战。对方不断抛出“亚视涉嫌垄断航运市场”的指控
她却从容不迫地打开全息档案:“这些是新公司的环保评估报告、公平竞争承诺书,以及全球23家权威机构的认证。”
当调查员提到匿名举报信时,她冷笑一声,调出ip追踪记录:“所有举报邮件均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同一服务器集群。”
而在亚视大厦顶层,李欣欣正带领摄制组进行特殊拍摄。
镜头不仅记录造船厂的日常,还捕捉到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技术人员在隐蔽角落安装神秘设备,包船王的顾问频繁使用加密手机
雷英东在深夜与某国武官秘密会面。
这些画面被单独剪辑成加密文件,存放在瑞士银行的数字保险柜中。
随着首艘氢能货轮“天耀号”下水,局势愈发紧张。
试航当日,多架不明身份的无人机在港口上空盘旋,雷氏集团的防空系统立即启动电磁干扰。
林耀站在指挥塔,看着海面上的货轮平稳航行
却注意到雷达屏幕边缘有异常波纹,那是声呐干扰的前兆。
当晚,三方在邮轮上召开紧急会议。
船舱外暴雨倾盆,海浪拍打着船身。
包船王突然掀开地毯,露出下面的隔音钢板:“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cia在所有公开会议室都布置了微型窃听器。”
他播放一段录音,里面传来模糊的对话:“等他们进入印度洋,就启动‘海神计划’。”
林耀立即联系普洛克岛基地。卫星画面显示,三艘霉菌驱逐舰正在向预定海域集结。
他迅速做出部署:天耀号提前在马尔代夫停靠,将货物分装到小型货轮;
雷氏集团的护航舰队伪装成商船,携带电磁脉冲武器待命;亚视则通过旗下媒体发布虚假航线信息,制造货轮改道的假象。
当cia的攻击如期而至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追踪的大型货轮突然从雷达上消失。
而此时的天耀号,正披着夜色,沿着精心设计的“暗航线”悄然驶向欧洲。
船舱内,林耀与雷英东、包船王举杯庆祝,杯中威士忌倒映着监控屏幕上的胜利数据。
但他们都清楚,这只是开始,cia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天耀号“顺利抵达鹿特丹港的消息传回港岛时,林耀的办公室却被红色警报笼罩。
亚视情报中心的全息投影上,数十个红点在全球地图上疯狂闪烁,cia的报复行动全面展开。
m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突然对天耀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子公司发起调查,指控其财务造假。
欧洲多国环保组织联合抵制氢能货轮,要求立即停运所有相关船只。
更致命的是,东南亚多个港口突然拒绝新公司货轮停靠,给出的理由竟是“系统故障“。
雷英东的电话几乎同时打进来:“苏比克湾的霉菌基地增加了三艘核潜艇。
他们在海底布设了声呐阵列,我们的运输线随时可能被切断!“包船王则传来坏消息:
“巴拿马运河彻底关闭,给出的借口是航道检修,但卫星照片显示,那里正在集结特种部队。“
林耀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重重按在印度洋位置:“他们想在公海设伏。通知所有货轮,立即向马尔代夫方向集结,启动'海盾计划'。
“所谓“海盾计划“,是他早已筹备的秘密方案。
在马尔代夫群岛间建立移动海上基地,配备最先进的反导系统和电子战设备。
……
三天后,当cia自以为掌控全局时,林耀亲自登上指挥舰,率领船队驶入印度洋。
夜幕下,舰队表面上是普通商船,实则每艘船都经过改装,船体暗藏电磁炮和防空导弹。
李欣欣作为随行记者,将拍摄设备伪装成普通摄像机,实时记录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就在舰队即将进入危险海域时,雷达突然发出刺耳警报。
数十架霉菌无人机从云层中俯冲而下,目标直指指挥舰。
林耀冷静下令:“启动电磁干扰,释放诱饵弹!“
瞬间,海面升起无数干扰气球,将无人机的攻击目标引向别处。
与此同时,隐藏在货轮中的电子战部队开始反击。
他们侵入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让部分敌机调转方向,攻击自己的母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