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嫁之权臣有喜 第333节(2/2)
“当时我真的是吓坏了,因为我从未体验过那么惊险的时刻,幼年时的我胆子原本就不大,被发狂的马甩飞的那一刻,我甚至在想着:以后再也不要和马匹打交道。”
三皇子以平静的语气讲述着,“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是挺懦弱的,被沈将军救下来时,我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跟他说了,我说:我害怕骑马,尤其害怕下一次再被马甩飞的时候,没有人来接我,那我岂不是太惨了?我不会每次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在被甩飞的时候恰巧有人来救。他听了我说的话之后,笑了一声,那种笑容并不是嘲笑,而是长辈对晚辈表现出无奈的一种笑容。”
卫长琴闻言,也笑了笑,接话道:“孩童的勇气自然是比不过大人的,更何况殿下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没怎么受过苦,年幼时期遇到挫折会退缩倒也是人之常情,沈将军当时是跟您说了什么,才让您有勇气继续学习骑马呢?”
“他不是一个啰嗦的人,话挺少,但是他的话很容易让人听进去。”
三皇子仿佛又陷入了回忆,“他当时说,他觉得我策马的动作挺熟练的,许多与我同龄的男孩动作比我笨拙多了,在他看来,我是很有能力练好骑马术的,只不过运气不太好,挑了一匹有问题的马,只要下回练习骑马的时候,检查好用来练习的马匹,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如果我只是因为一次不好的运气,就对骑马一事产生阴影,从此不与马儿打交道,未免太可惜,也太没志气了。”
卫长琴心想,这确实像是外公会说的话。
外公是一个严格的人,教导部下时一丝不苟,遵守军规法纪,但他也有十分慈爱的一面,那就是对待孩童时,有耐心,不会像在军营里时那样板着个脸。
“听殿下这么说,沈将军倒真的是一个人品可贵的。”卫长琴道,“沈将军劝告了您之后,就送了您这一根策马鞭吗?”
“不错,他的鼓舞对本王很有用,而且,年幼的孩童总是喜欢听漂亮话的,他夸本王比同龄的孩子动作娴熟,当时听了,倒是有那么一点儿自豪,被夸奖之后,雀跃的心情暂时就压制了本王对马儿的恐惧之心,沈将军还特意让人去给我挑选了一匹好马,向我保证没有任何问题,让我克服压力再去骑一骑,并且把他当时手上的那根策马鞭给我了。”
三皇子说到这里,仿佛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你知道他把鞭子送给我的时候,说什么了吗?他忽悠我说,他的这根鞭子,非同小可,但凡是被这根策马鞭抽过的马儿,都会服服帖帖,军队里的所有马儿都听他的话,马儿们见了这根鞭子,就像见到了凶神恶煞的他一样,绝对不敢把我再甩出去,我那时天真啊,就信了,抓着那根策马鞭不松手,沈将军便十分慷慨地送给我了。”
说到这里,他又轻叹了一声,“本王与沈将军的渊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儿,之后,就没什么机会跟他见面聊天了,他忙,我也忙,他忙着训练士兵,本王忙着念书习武,再加上本王的母族,与沈家那边毫无交情……本王与沈将军也算是陌生,沈将军八成记不得这样鸡毛蒜皮的事,可本王却把这件事情从小记到大了。所以,当本王听说沈家谋逆,且还是沈将军带头时,实在是难以相信,他明明是那么好的人,帮了本王之后不图一点儿利益,这让我怎么能把他想象成一个佞臣呢?”
卫长琴听着他的语气,依稀透出了几分伤感。
他也没有想到,三皇子与外公之间竟然会有这样的一段事。
外公救三皇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他也仅仅以为,只是顺手接了一下,没让三皇子摔断了骨头而已,再后面的送策马鞭,以及鼓舞三皇子克服对马匹的惧怕,没听神墨提起过。
神墨大概也不会知道细节,若不是三皇子说出来,谁能知道。
外公是真不会把这事儿拿出来说的,对外公而言,帮助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说的?也许今天帮了,明天就忘了。
至于那根……让马儿看了就怕的策马鞭,是给年幼的三皇子吃了定心剂,被马儿甩出阴影的三皇子抓着那根策马鞭,仿佛是抓住了几分勇气与胆量,天真无邪的他只觉得那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好好保存着。
随着年纪渐大,越发懂人情世故,他当然就知道了,当年送他策马鞭的将军在骗他,那不过就是一根普通的鞭子而已,并不会让马儿看见就怕。
而这种欺骗,丝毫不会引起人的反感,反而会让人觉得有趣以及感激。
难怪,那根鞭子会被留了这么多年,哪怕现在已经有些旧了,三皇子也没把它丢掉。
第467章 不知真相
“听了殿下的一席话,我也觉得当年的事情有些蹊跷了。”
卫长琴说到这儿,似是犹豫了片刻,随即问道:“既然殿下认为沈家蒙受冤屈,可曾想过调查当年真相?”
“不好查。”三皇子道,“即便我心里推测沈家是被诬陷,却也不知该从何查起,据说,父皇当年是收到了一封告密信,至于是谁告密,这个父皇可没说,想必是那个告密之人没有胆量暴露,父皇暗中调查沈家,发现沈家建造了一个兵器库,私藏了大量兵器。”
卫长琴听到这儿,心中嗤笑。
哪有什么神秘的告密者,不过是皇帝自己编造出的理由罢了。
“那段时间,吾国与敌国一场战役,大获全胜,传闻,敌国俘虏在受审时招供,说是沈将军与他们有书信来往,这些罪名扣下来,沈家哪能不遭殃?”
卫长琴点了点头,“也是,若真有人处心积虑地陷害沈家,想必是跟沈家有很大的私仇。”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本王当时年纪小,所知道的消息很有限,还都是无意中听到的,本王与母妃谈起此事,被母妃呵斥了一番,母妃严厉地警告我,切莫多管闲事,沈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本就无关,她自然是不希望我多嘴,以免惹了父皇不高兴。”
“娘娘的考虑是有道理的,都是为了殿下着想。”卫长琴道,“殿下当时年少,就算有心为沈将军打抱不平,也改变不了沈家的结果,既然如此,又何必多事呢?等殿下长大一些之后,再想要调查,有许多线索都断了,毕竟过了好几个年头,想要再寻找蛛丝马迹可不容易,当年那些指出沈将军与敌国通信的俘虏,应该也都死无对证了吧?”
想也知道,皇帝不会留下线索去给有心人调查的。
“不错,那些俘虏早已死了,本王查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母妃也警告过本王好几次,不要理会那些不相干的人与事……我知道母妃行事谨慎小心,不想节外生枝,她确实是为了我好,她怕我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让皇后与太子抓到把柄,去父皇面前告我的状,那就对我不利了。”
“不管怎么说,殿下的想法是令人欣赏的,虽然殿下对当年的事情无能为力,可您留着这根策马鞭这么多年,是对沈将军人品的肯定与信任,他若泉下有知,应该会很欣慰。”
卫长琴顿了顿,道:“他若还活着,大概也会成为殿下的良师益友,与殿下相处融洽的。”
“人都没了,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三皇子站起了身,“也不知道为何,会跟你聊起这些,这些话,本王不会轻易跟人聊,你我相识的时间短暂,见面的次数也不多,跟你说这些……本王自己也觉得挺惊讶。”
“话不投机半句多,若是能聊得来,多聊一些又有何妨?我十分荣幸能和殿下有一场真诚的交谈,今日咱们所聊之事,我不会对外泄露,殿下请放心,如果您下次还想聊心事,我也洗耳恭听。”
三皇子闻言,笑了笑,“你这个人还是挺有趣的。”
对面这人,明明是平凡的出生,与他聊起天来,怎么就没有身份上的距离感呢……仿佛他们没有了尊卑之分,就像寻常朋友交谈那样,无所顾忌。
这种感觉倒也挺不赖的。
“咱们休息的时间也够长了,走吧,继续赛马,看看能不能分出个胜负,要是分不出来,那就改天找个时间再继续比。也不知道你师父骑着马溜达到哪里去了……”
“师父八成是偷懒了,殿下不必管他,就算他不偷懒,八成也是垫底的。”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二人又一起比了两回,依旧没分出个高低胜负。
时不时相差一点距离,很快又被对方反超,就这么超过来超过去的,不知几次,两人都觉得有些疲乏了,索性不再比。
“殿下,我看今天就比到这儿吧,改日再比。”
两人策马原路返回,就看见神墨悠闲地坐在树下乘凉。
“殿下,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我可不比你们这些年轻人,这身子骨经不起折腾,索性就偷懒了,还请殿下别见怪。”
“无妨,反正今日的比试也挺过瘾。”三皇子道,“本王先回去了,你们随后再离开吧。”
既然是悄悄约出来相见,自然有意避人耳目,不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