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到底是罗马还是骡马(第一更,求订阅)(1/2)
第1492章 到底是罗马还是骡马(第一更,求订阅)
辉煌崩溃前的幻影!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这样的幻影——并不仅仅只是苏联。
比如八零年代的拉美,九零年代的东南亚,似乎,他们都曾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像西欧、像美国一样的发达国家。
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他们……那不过只是梦想!
梦想为什么会破灭呢?并不仅仅只是西方资本力量的收割,那怕是西方资本处心积虑的想要收割,如果他们不创造一个“适合收割”的环境,那么,西方资本还是没有办法彻底收割的。
本质上来说,无论是苏联,还是拉美,还是东南亚,都是自身出现了问题。
这天晚上,李毅安又一次研究起了《全民收入倍增计划》,十几年前,正是靠着这个收入倍增计划,让所有人分享到了发展的红利,也奠定了今天消费型社会的基础。
所有刺激消费的方法,本质上都是本末倒置,没有钱,就没有消费,有了钱,不用刺激,消费就来了。
在这里,每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成功。”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阁下,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14.6%,虽然国民收入增长率只10.6%。
靠在椅背上,李毅安看着面前的田永哲,说道:“所以,没有任何人,会有苦硬吃。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
这个过程之中,从来没有一个中间路线。可以在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里用种种理由和借口去掩饰这一切。但是最终,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到那个时候,一切可能就会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任何社会实验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这种实验却又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那些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在五零年代添置的,而且公司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设备,用的甚至是三十代的设备。
就像,另一个世界的南美和东南亚一样。他们要么彻底的沦为失败国家,要么就是在贫富差距中,走向一个极端或者另一个极端。
想了想,田永哲又说道:
就像李毅安一样,他之前强调的是分享红利,而不是直接从根本上否认红利的存在。
这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美国汽车工业衰退一样,基本上就是美国人是自己人玩死自己的汽车工业。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他非常的清楚什么是人性。
“那么我们的收入增长率,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如果工厂倒闭,工人可以到这里呆着,随便干啥都行,看报纸、喝咖啡、聊天都行,但仍然能从母公司领到95%的工资,最后是每一个干活的工人要背上三四个人不干活工人的成本。
而基于企业整体利润和促进投资等方面的考虑,80%的水平,是一个基本线,只要维持这个基本线,投资者、企业可以从中获利,而劳工也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但是我们不可能长期维持这样的增长率,而劳工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根据常态经济增长制定的,而且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他们的设备同样也需要升级。
“人是世界上最懒惰的动物,为了更省力的狩猎,人类发明的了弓箭、标枪,为了更省力的耕种,发明了农具,为了更省力的纺织,我们发明了纺织机,然后是蒸汽机、火车、汽车……”
所以,什么事情都是如此,过犹不急。
那么,除此之外,工会还在阻碍产业技术的发展,别说码头工人排斥自动化,就连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人,同样也反对自动化,而且这也不是新要求了,一直都有。
“那么去年呢?”
也正因为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才有了消费型社会的基础,而现在李毅安所想的不过是进一步扎实这个基础。
最后被折腾的实在受不了三大汽车公司,不得不将产能搬出美国,而有些公司受不了折腾直接破产,美国汽车工业就此衰落了。
其实,这也是这里的官员特点——技术型官员。
但是最后肯定是会付出代价的,无论侵吞红利的是官方或者是企业本身。
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进行设备更新,过高的工资福利支出,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社会实验从来都是残酷的,就像高的那位一样,直接来个去城市化,嗯,其残酷程度只有当地人才能够感受得到。
相比于那些理想主义者,李毅安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更多的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话音落下之后,站在窗边的李毅安凝视着窗外,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哦?为什么?”
所以,对现实的选择就是要把红利给释放出来,而不是否认发展红利的存在,或者说用种种借口去掩盖发展红利被官方占据或者少部分人侵吞的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